一种石墨双极板巡检控制器组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30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518988.5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双极板巡检控制器组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所述巡检控制器组件结构包括石墨双极板、金属嵌片和母插端子PCB板;所述石墨双极板包括两片单极板,其中一片单极板的侧边设置有金属嵌片连接部,所述金属嵌片连接部包括固定凹槽和水场粘接槽,两片所述单极板通过所述水场粘接槽内涂入的粘接胶相互粘接固定;所述金属嵌片的粘接固定端通过卡接安装于所述固定凹槽内,所述金属嵌片还包括接线引出端;所述母插端子PCB板包括母插端子结构和接线扦口,所述母插端子结构与所述接线引出端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巡检控制器组件在薄石墨双极板中固定的可靠性问题,提升了巡检控制器控制器采集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组件的装配效率。

    燃料电池双极板三腔口涂层缺陷及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57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2364.7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三腔口涂层缺陷及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池主体;测试池主体内部设置有溶液装载池和溶液导通腔室;测试池主体底部开设有样品凹槽;溶液导通腔室用于连通溶液装载池和样品凹槽;测试样品放置于样品凹槽内;密封底板用于使测试样品被夹紧并密封于溶液‑样品狭缝区内,通过密封胶线实现在狭缝区内的密封;评价方法通过进行两阶段电化学测试,对比两阶段曲线得到对应的判定结果,给出了7种结论,实现对燃料电池双极板三腔口涂层缺陷及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无针对于双极板三腔口耐腐蚀性能测试装置、无该位置涂层缺陷程度及耐腐蚀性能评估方法的问题。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用氢系统子部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41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643865.6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用氢系统子部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氢气源主回路、氢气回流泵测试回路、氢气引射装置测试回路、氢气阀组测试回路和排气回路;所述氢气回流泵测试回路、所述氢气引射装置测试回路、所述氢气阀组测试回路和所述排气回路之间彼此并联连接,且均与所述氢气源主回路串联连接;所述氢气回流泵测试回路、所述氢气引射装置测试回路和所述氢气阀组测试回路与所述氢气源主回路之间均设置有电动开关阀,用于根据需要选择一条或多条测试回路工作;所述排气回路包括泄压阀Ⅴ,用于调节所述氢气源主回路的流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燃料电池氢系统的测试方法项目单一且不够精确等问题。

    一种强化物料水分配型PEM电解水双极板

    公开(公告)号:CN1187736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52583.1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物料水分配型PEM电解水双极板,包括阳极板单板和阴极板单板;所述阳极板单板的反应区域内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阳极板单板两侧表面的通孔;所述阳极板单板一侧表面加工形成了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具有凸起部分的流体分配支撑结构;所述阴极板单板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了物料水能够流入的水腔结构;所述水腔结构通过所述阳极板单板上的所述物料水入口作为物料水进水通道,所述水腔结构不再单独设置物料水出水通道,所述水腔结构内的物料水能够通过所述通孔流入阳极电解室,再经所述阳极电解室设置的物料水出水通道流出所述阳极电解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增强传质使物料水均匀分配至膜电极表面反应区。

    一种燃料电池变剖面密封胶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712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9442.7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变剖面密封胶线结构,密封胶线两端分别设置有三腔口区域,所述密封胶线包括外侧胶线和位于所述三腔口区域内侧的胶线,所述外侧胶线为各部分高度相等的恒剖面结构;所述三腔口区域内侧的胶线包括用于分隔三个开口的两条分隔胶线和位于中心镂空区与所述三腔口区域之间的内侧胶线;所述内侧胶线为中部高度高于所述外侧胶线的变剖面结构,所述分隔胶线为与所述外侧胶线高度相等的恒剖面结构或者中部高度高于所述外侧胶线的变剖面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燃料电池三腔口密封差的问题,增强了电堆气密性和燃料电池密封性能和耐久性。

    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空气压力和空气流量综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8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1313509.2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空气压力和空气流量综合控制方法,根据系统目标电流和环境温度得到空压机转速和背压节气门开度的预控值,并将预控值指令发送给执行部件空压机和背压节气门,同时得到当前目标电流下的入堆空气目标压力和入堆空气目标流量,根据空气路入堆实测压力和入堆实测流量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得出压力偏差和流量偏差,计算空压机补偿转速和背压节气门的补偿开度,直到空气路实测压力和流量达到目标压力和流量误差范围内。判定燃料电池当前状态是否满足自学习要求,满足条件则计算当前工况点相邻的四个坐标点的空压机转速学习补偿值以及当前工况点相邻的四个坐标点的背压节气门开度补偿值,并更新空压机转速预控二维表。

    一种气体扩散层压缩状态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272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1381203.9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层压缩状态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测试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冷却单元、热流柱、绝热罩、温度测量单元、引伸计和数据处理单元;加热单元包括绝热垫块、加热水槽和加热恒温水箱;冷却单元包括顶部带有连接头的冷却水槽和冷却恒温水箱;热流柱包括上热流柱和下热流柱,上热流柱的下端和下热流柱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可更换测试头,上下两端的可更换测试头之间夹持测试样品;绝热罩包括上绝热罩和下绝热罩;温度测量单元包括若干铠装热电阻和微型热电偶;数据处理单元与温度测量单元和引伸计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与万能试验机结合使用,高精度的控制压力,可测试气体扩散层在压缩状态下的有效导热系数。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低温快速启动系统和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0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10497527.2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低温快速启动系统和启动方法,系统包括由低温启动水箱、低温启动水泵、四个阀门和一个换热装置组成的低温启动专用小循环系统,换热装置串接在燃料电池电堆冷却腔体的出口与入口之间。启动方法是:先开启阀门Ⅰ与阀门Ⅲ,关闭阀门Ⅱ和阀门Ⅳ,启动燃料电池,对电堆进行活化与吹扫;完成后,关闭阀门Ⅰ与阀门Ⅲ,开启阀门Ⅱ和阀门Ⅳ,开启低温启动水泵,低温启动专用小循环系统运行,进入低温启动;成功后,开启阀门Ⅰ与阀门Ⅲ,关闭阀门Ⅱ和阀门Ⅳ,关闭低温启动水泵,进入电堆正常运行。有益效果是:启动方法简单、实用、有效,缩短低温启动时间,提升低温启动的功率输出,无外加热单元,无额外能量消耗,对电堆无损伤。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98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10493003.6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结构,所述双极板设置由边缘向所述双极板中心凹陷形成的定位结构I;所述封装结构包括采用了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堆芯组件,所述封装结构还包括封装箱体;所述封装箱体包括至少两个开放面,所述开放面上均设置密封结构;所述封装箱体还包括定位结构II和封装板;所述封装板数量与所述开放面数量相同,所述封装板将所述密封结构压紧于所述开放面;所述堆芯组件位于所述封装箱体内部;所述定位结构II固定于所述封装箱体内侧,嵌入位于所述堆芯组件侧面的所述定位结构I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封装结构零部件数量多、电堆受振动变形失效、密封面较多或密封面交叉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提升燃料电池抗反极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6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74071.5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燃料电池抗反极能力的方法,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催化剂、抗反极催化剂、抗反极载体、#imgabs0#溶液和分散剂通过分散方式配制成成分均匀的阳极浆料,将阳极浆料、阴极浆料分别转移到质子交换膜的两侧,形成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将其与气体扩散层通过热压的方式,组装成膜电极。本发明通过在阳极催化层中加入抗反极载体以及抗反极催化剂,优化阳极催化层结构,可以大幅提升阳极催化层的抗反极能力。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普适性高、节约成本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