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式换热器和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83984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43002.4

    申请日:2016-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9/047 F28D19/041 F28D19/04 F23L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式换热器和发电设备,再生式换热器(1)包括转子(2)、定子(22)和轴向密封件(3),该转子被设计为具有多个径向壁(7)的中间存储部,该定子将转子(2)包围在该定子的外圆周中,使得在转子(2)与定子(22)之间产生有圆周密封间隙(23),该轴向密封件具有至少一个密封单元(5)。密封单元(5)被布置成:沿转子(2)的方向从定子(22)延伸并且部分地突出到密封间隙(23)中,转子具有平滑的、圆周状的、基本封闭的密封表面(25)。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再生式换热器(1)的发电设备。

    具有强制引导型转子密封件的再生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6798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10461849.5

    申请日:2011-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9/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热交换器(1),包括蓄热器,所述蓄热器布置为转子(2)并且围绕中心旋转轴线(A)可旋转地被保持并且将流过转子(2)的至少一个气体容积流(V)的热传递给流过转子(2)的另一个气体容积流上,并且所述再生热交换器(1)包括用于转子(2)的密封系统。所设置的是:密封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4,5),所述密封件(4,5)相对于转子(2)固定,并且一方面挤压转子(2),而另一方面由旋转的转子(2)上的多个辊子(12,18)支撑。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强制引导型转子密封件的再生热交换器。

    节流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6315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10216.9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流装置(1),其用于改变多个平行出口(12)中的流体压力。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变节流装置,其包括流体收集器(10)和控制元件(20),流体收集器至少包括用于流体的内腔、入口(11)和多个出口(12),控制元件可移位地安装在流体收集器(10)的内腔中并包括多个孔(21、22),这些孔的横截面可通过控制元件相对于流体收集器的相对运动而改变。控制元件为套筒(20),其中孔(21、22)被布置在套筒中,使得它们与流体收集器(10)的出口(12)对应,其中,在套筒(20)与流体收集器(1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便在套筒的外表面(24)与围绕流体收集器的内腔的内表面(13)之间的区域中,套筒的孔(21、22)之间不发生流体连通。

    用于再加热汽轮机蒸汽的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681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20422.0

    申请日:2013-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3/18 F01K9/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再加热汽轮机蒸汽的设备和方法,包括再热器和冷凝物收集罐,冷凝物从所述再热器被引导进入所述冷凝物收集罐中。再冷却器被装备在所述再热器的上游,与所述再热器具有共用的外壳中。所述再冷却器被设置在所述再热器的下方,且所述冷凝物收集罐与所述再冷却器连接以供应作为加热介质的来自所述冷凝物收集罐中的冷凝物。

    具有新型环向密封件的再生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1726206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79600.8

    申请日:2009-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再生热交换器,包括:被布置作为转子的蓄热器,所述转子围绕中心旋转轴线能旋转地被保持,并将通过所述转子的至少一个气体体积流动的热能传递到通过所述转子的至少另一个气体体积流动。该热交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环向密封件,其密封所述转子的周界。为了改善热交换器的密封,所述环向密封件从外侧以密封的方式安置在所述转子的环向护罩上,优选位于所述转子的一个工作面侧的区域中,其中所述环向密封件被布置为在区段中是弹性的。

    热交换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8751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10058576.X

    申请日:2004-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6 F28F9/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具有大量U形管(3)和多个隔板(4)的热交换器中排列排放管(6)的方法。优选地,该U形管(3)位于壳体(2)内并共同形成至少一个管束,隔板(4)将壳体(2)分为几个分开的区域(5)。为了使得热交换器即使在工作时间不断增加时也有相对较高的效率,本发明提出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用排放管(6)来替换原先用于热交换的管子(3)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该排放管(6)穿过壳体(2)的所有区域(5),并具有多个横切于管的纵向(14)形成的排放孔(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