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6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30765.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通用的油漆膜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过滤器上方设入油管路,下方设出油管路,过滤器的内部安装有滤筒,滤筒的内部设置有滤板,在滤板上开设有筛孔;滤筒内设置有漆膜滤纸或者若干漆膜吸附颗粒;过滤器的入油管路以及出油管路上均安装有通用接头。在滤筒内部设置用于漆膜过滤的漆膜滤纸以及漆膜吸附颗粒,具有良好的过滤或吸附效果,能够有效去除润滑油和绝缘油中的软性污染物漆膜,且本申请具有便携和小型化,简单易用,操作方便同时维护成本低,相较于传统大型过滤装置,大大提高效率;同时在入油和出油管路上设置适配性高的通用接头,能够与不同类型的油过滤处理设备或工具相连接,确保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5792.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换流变灭火试验热油模拟系统及热油加热方法,包括加热单元、保温储油罐、主油箱顶部油池、右侧事故油池、左侧事故油池、油枕,所述加热单元与保温储油罐相连并能够对其加热;所述油枕与主油箱顶部油池连通,所述保温储油罐通过第一输入管路、第一输出管路与主油箱顶部油池连通,所述保温储油罐通过第二输入管路与右侧事故油池、左侧事故油池相连,所述右侧事故油池、左侧事故油池通过第二输出管路与保温储油罐连通。本发明中,通过加热单元先加热后注油再微调油温的油温控制方式,与先注油后直接在主油箱顶部油池和两侧事故油池分别采用电热棒加热的方式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油温分布更均匀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4434.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量子传感单元、宽场检测探头及缺陷成像系统,量子传感单元包含一透明基底、一入射口、反光介质以及滤光介质,量子传感单元相对现有金刚石NV色心颗粒具备更大的检测面积,能够实现对缺陷区域的成像覆盖检测,且传感单元的内反射结构设计,一方面使得基于激光束的色心激发过程更加充分和高效,另一当面,由于无需对激光进行扩束,使用激光束进行色心激发会使得光路更加稳定可靠。宽场检测探头使用了宽场相机、物镜与量子传感单元适配的组合,能够对极小像素内的荧光进行区分探测,能够提高检测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63903.2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断线剪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支撑面板,且支撑面板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绝缘杆,所述支撑面板的表面设置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的一端安装有旋转面板,所述旋转面板通过连接螺栓转动设置在支撑面板的侧面。本发明结构紧凑,重量轻便,操作简便,适合单人高空作业。采用弧形静剪切凹槽设计,可稳定挂载在电缆上,确保高空剪切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著降低因设备不稳引发的意外风险。通过驱动组件实现自动化剪切,动剪切凹槽与静剪切凹槽精准配合,提供强大剪切动力,提升作业效率。多级齿轮减速系统进一步放大剪切扭矩,能够轻松剪断较粗电缆,满足抢修和复杂线路维护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9140.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3504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的多组分温室气体检测方法及系统,是由检测系统通过测量获得被测气样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均值滤波对被测气样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处理获得背景谱;利用背景谱和被测气样红外吸收光谱计算获得温室气体透过率;利用HITRAN数据库提供的温室气体标准吸收截面计算获得温室气体参考校准光谱;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将透过率与参考校准光谱迭代拟合反演温室气体浓度,实现温室气体多组分气体浓度的检测。本发明可用于各种不同场景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0184.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结构自储能型多端口软开关及在配电网中最优运行方法,包括:1、构建变结构自储能型多端口软开关数学模型;2、设置配电系统调控设备,并建立各类设备的模型;3、基于结构自储能型多端口软开关模型和配电系统调控设备模型,考虑最优潮流分布,建立含变结构自储能型多端口软开关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4、基于步骤3中建立的含变结构自储能型多端口软开关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对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进行转化,从而建立含变结构自储能型多端口软开关配电网优化运行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本发明所建TS‑SOP模型进一步提升了传输功率的灵活性,并且考虑变流器断电能力可减少空载损耗,最终增强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18248.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SF6/N2混合气体分离回收模拟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环境模拟组件、配补气装置、混合气缓存组件、深冷处理灌装装置、分离回收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环境模拟组件、配补气装置、混合气缓存组件、深冷处理灌装装置、分离回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环境模拟组件用于还原SF6/N2混合气体现场回收环境温度;所述配补气装置用于将纯净的SF6和N2按实验所需比例配置混合气;所述混合气缓存组件用于存储配补气装置配置后的混合气,为分离回收装置提供测试源气;所述深冷处理灌装装置、分离回收装置用于对SF6/N2混合气体进行处理,所述分离回收装置布置在环境模拟组件环境仓内。本发明能够模拟真实环境下的SF6/N2混合气体分离回收,为多技术协同的混合气回收分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6667.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驱动的燃煤机组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循环水泵优化目标;S2、建立凝汽器机理模型,得到凝汽器压力理论值;S3、建立凝汽器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残差建模的混合建模方法对凝汽器机理模型产生的误差进行修正,得到凝汽器背压混合模型,计算精确的背压值;S4、建立微增功率通用计算模型,结合凝汽器背压混合模型,计算排汽流量、排汽焓、余速损失的值,利用微增功率通用计算模型计算机组的微增出力的值;S5、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结合凝汽器背压混合模型和微增功率计算模型,动态优化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本发明结合凝汽器背压模型和微增功率计算模型,动态优化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479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25806.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真火模拟技术的池火模拟器及模拟方法,包括燃气瓶组、输气管路、模拟油池、整流砂层、脉冲电子点火器,所述模拟油池内设有整流砂层,所述整流砂层内形成多个导气通道,所述燃气瓶组通过输气管路与导气通道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输气管路上设有可控燃气电子阀,所述模拟油池外侧还设有脉冲电子点火器,且脉冲电子点火器的点火端位于导气通道的输出端上方;所述整流砂层材质为钢砂。本发明中,基于气体真火模拟,并使用燃气作为气源,与直接燃烧变压器相比,烟气量小,系统更为环保,同时通过整流砂层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变压器油火快速升温,体现出实际变压器油火的燃烧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04959.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机组黑启动的安全调度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化学储能电站中每个储能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荷电状态数据进行噪声去除和平滑处理,得到精准的荷电状态估计值。本发明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实时监控各单元状态并适时隔离问题单元。在黑启动过程中,持续评估剩余能量并动态调整阈值和调度策略,确保安全稳定运行,黑启动后,分析过程对储能单元的影响,优化管理策略和参数设置,为后续黑启动做好准备,该方案显著提高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黑启动可靠性和能量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