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2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8393.6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PC: H04W12/033 , H04W12/041 , H04L9/08 , H04L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配网业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5G+量子电力配网业务数据加密传输系统及方法,包括总公司量子密服平台、离线密钥充注TF卡、5G量子CPE、5G基站、运营商专网、专线交换机、防火墙、量子安全接入网关、配电自动化终端DTU/FTU、配网安全接入网关、采集服务器和配网自动化主站,总公司量子密服平台包括量子引擎服务平台、交换密码机ECM、QKD随机数发生器、量子密钥充注机和量子密钥生成终端,通过集成5G通信技术和量子加密技术,实现了配网业务数据的高效、安全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利用量子加密技术提供的无条件安全性,有效防止了数据被非法窃取或篡改,确保了配网业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1268.6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所防脱落式接地装置,涉及变电所接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竖壳,所述竖壳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组,所述竖壳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环架,两个所述环架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面的电线与电池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竖壳顶面固定安装有孔盖,所述孔盖的内壁与电动伸缩杆的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竖壳的外壁顶部固定有回形板,所述回形板的左侧固定有孔架,所述孔架正面左边有圆孔,所述孔架的顶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孔架的圆孔内壁固定有双孔杆,本发明通过压弧板和横托板大面积夹持住电缆,从而避免了压弧板和横托板的夹持面积小造成接地线易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9759.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布式光储变流器并网无功的分层协同优化分配方法,属于多分布式光储变流器并网控制领域。本方法包括本地层控制和网络层的并网无功支撑功率的优化分配控制,本地层控制根据各分布式光储变流器自身参数实现常规的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和虚拟阻抗算法,虚拟阻抗算法的加入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增大网络层控制参数的设计范围,提高无功优化分配效果;网络层控制在本地层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多分布式光储变流器并网无功的优化分配;本地层控制和网络层控制的协同配合,共同实现多分布式光储变流器的并网无功均分、电压控制精度的提升和系统稳定性的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6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91593.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配电网规划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拓扑优化模块、方案评估模块和决策输出模块。其中,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提取配电网负荷特征向量集;拓扑优化模块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单元,以供电可靠性指标和线路损耗率为双目标函数构建拓扑优化模型,生成拓扑结构候选方案;方案评估模块采用深度Q网络对候选方案进行量化分析,得到评估得分矩阵;决策输出模块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单元对候选方案进行排序,输出最优配电网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负荷特征,改进遗传算法优化拓扑结构,强化学习评估方案质量,模糊评判确定最优方案,提高了配电网规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4810.3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设备安全维护小车,涉及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车体一端转动安装有水平的转臂,转臂一端转动安装有竖直的刷盘;车体上还安装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能够相对车体竖直移动的横梁,横梁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支臂,支臂的两侧均安装有检测块。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变电设备安全维护小车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在操作室内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在高温下进行户外工作,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也保证了安全检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3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76557.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枞阳县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缆巡检机器人,涉及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铰接架,所述铰接架的数量为多个且之间通过连接器活动连接,所述铰接架上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安装有机械臂组件,所述机械臂组件上安装有机械手,其用于驱动铰接架在电缆上移动;触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铰接架上且作用于安装框架,当所述触动机构受外界触动时,触动机构以驱动安装框架向远离电缆的方向移动。本申请通过触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配合安装框架进而在多个铰接架持续移动的过程中自动避免避震锤与机械手的接触,从而提高了电缆巡检的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繁琐程度,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56310.4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市义安区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线路绝缘保护伞,涉及高压线路维护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上箍板。本申请在使用时将两个上半箍板进行对其后,通过转动转板,使得其上的突齿通过齿牙带动滑动板进行滑动,使得位于两个上半箍板上的抵滑动板分别插设到对侧的弧槽内,并通过凸块插设到凹槽内,将滑动板的滑动进行限制,下箍板也同样操作,使得上箍板与下箍板成型,过程中,通过L型杆的拉动使得拉绳拉动斜块对抵触板进行抵触,使得二者能够与电线杆进行抵触,增加了装置的安装强度,在对装置进行连接时,将下箍板向上箍板处靠近,将伞面打开,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施工时携带的伸缩夹杆对装置进行提前安装,增加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8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90664.3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PC: G01D21/02 , G01M13/00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梯子稳定性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梯子上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触摸感应传感器,能够全面监测梯子使用过程中的倾斜角度、加速度、重量分布以及使用者是否正确手持梯子两侧,这种全方位的监测方式,相较于单一指标监测,大大提高了梯子使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3104.8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自同步电压源的虚拟功率预同步控制系统,属于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孤岛/并网平滑切换控制领域,大电网三相电压与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输入到虚拟功率预同步控制电路计算生成虚拟电流,基于虚拟电流和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计算得到虚拟功率,进而得到频率补偿值,频率补偿值补偿到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电路,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频率补偿值输入到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电路进行计算,得到三相正弦内电势参考信号,三相正弦内电势参考信号输入到空间矢量调制SVPWM控制单元中生成并网逆变器主电路中各开关管的触发脉冲信号,实现孤岛与并网之间的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3102.9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同步电压源非理想因素的补偿整定方法,属于自同步电压源控制领域,步骤1、测量死区时间、导通和关断延迟时间,补偿;步骤2、补偿控制延迟;步骤3、测试固定管压降,补偿;步骤4、并网测试电感电流,判断死区时间、导通和关断延迟时间、固定管压降补偿是否合理,电感电流等于零则合理,转入步骤5,不等于零则不合理,返回步骤1;步骤5、测试功率器件和输电线路的寄生电阻,补偿;步骤6、并网测试电感电流,判断功率器件和输电线路的寄生电阻补偿是否合理,电感电流等于零则合理,转入步骤7,不等于零则不合理,返回步骤5;步骤7、校正微分控制器参数;步骤8、判断是否校正完成,降低多种非理想因素对并网性能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