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51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10675494.8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A01G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作物缺水灌溉自动预报装置,包括一个储水器,储水器顶部设置有与储水器内部连通的蒸发盘,储水器底部与一个水位玻璃管连通;水位玻璃管上设置有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一对触点,当触点之间通过水体导电形成回路时,报警系统不发出警报;当水位下降,触点之间不导电产生断路时,报警系统发出警报。本发明利用一款特别蒸发器的水位下降过程与土壤水分蒸发过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原理而设置的,性能可靠。不需要其他参数,也不需要计算,灌溉预报装置会自动根据盛水器里的水位变化进行缺水预报。而且可根据盛水器里面的水位了解田间土壤水分状况,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比较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54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36089.7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集流场、植被过滤带和滤清池组成用水滤清系统,其中,植被过滤带位于集流场和滤清池之间,用于过滤降雨径流侵蚀泥沙及面源污染物,滤清池用于过滤植被过滤带进入的柴草杂物,滤清池的出水连接至蓄水装置;植被过滤带沿径流方向长度为5~7米,宽度不小于3米,坡度不大于1%,植被过滤带采用种植覆盖度80%以上的能源型牧草柳枝稷,能源型牧草柳枝稷的高度大于30cm;经理论计算和试验检测证明,植被过滤带对总磷和泥沙最大拦截效果分别达到93.6%和98.62%,对COD的最大拦截效果达到56%,对泥沙与污染物拦截效果明显。如对水质有进一步要求,可在滤清池增加活性炭或麦饭石层来提高水质。为高效农业提供洁净水源,形成循环环保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2696330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149369.X
申请日:2012-05-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A01C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文丘里吸肥器,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相同直径的进水段和出流段,在进水段之后有偏心的收缩段,该收缩段从进水段末端延伸至喉部,在喉部之后有偏心的扩大段,该扩大段延伸至出流段,在扩大段的起始端之后设置有吸肥口,在吸肥口连接有吸肥管和吸肥量控制阀。可以有效的避免会流水流入吸肥管,提高文丘里吸肥器的吸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22385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88423.0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流抗堵塞低压灌水器,滴灌带上的灌水器为双层管壁构成连续通道,双层管壁分别为灌水器的内壁和外壁,灌水器连续通道的双壁两侧与滴灌带粘合在一起,灌水器的内壁和外壁自然相切,内壁与外壁中间为灌水器的过水流道,灌水器的内壁为滴灌带的一部分,内壁的里面为输水通道,外壁包裹内壁,在灌水器内壁的壁面上设有和出水流道相通的十字状进水孔或川字形进水孔,在灌水器外壁的壁面上也设有圆形出水孔或十字形出水孔。本发明具有防止流道堵塞的作用,在不同的管内压力下,内外壁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流道过流断面面积不同,过流断面面积与压力成反比,流速与进出口压差成正相关,出流量受压力变化的影响很小,具有很好的稳定出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486552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021168.X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C09K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14/308 , C04B18/141 , C04B2111/00275 , C04B2111/00293 , C04B2111/00732 , C04B2111/20 , C04B2111/2076 , C04B2111/29 , C04B2111/802 , Y02W30/92 , Y02W30/94 , C04B7/02 , C04B14/185 , C04B18/08 , C04B18/142 , C04B2103/10 , C04B2103/40 , C04B12/04 , C04B22/143 , C04B22/147 , C04B22/148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色土壤固化剂YMBER(A Yellow Materrialbecoming Earth into Rock),制得的该黄色土壤固化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胶凝材料:75%~80%,氧化铁黄:2%~4%,矿渣或矿渣混合物:2%~5%,表面活性剂1%~1.5%、碱性催化剂12%~15%、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各原料的含水量小于2%,混合后的原料粉磨至勃氏比表面积400-900m2/kg;其固化原理为:氧化铁黄与上述其它组分在使土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无分散、像界面紧密接触的同时,发挥土体铝酸盐矿物潜在的活性,使其界面形成牢固的多晶黄色粘土聚集体,从而改善土体颗粒相界面接触的本质,使其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在同等条件下,同龄期固化土的强度可提高100%以上,抗渗、抗冻、抗化学腐蚀性及保色性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486913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21166.0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C09K17/10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土壤固化剂BMBER(A Back Materrial Becoming Earth into Rock),制得的该黑色土壤固化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胶凝材料:75%~80%,氧化铁黑:2%~4%,矿渣或矿渣混合物:2%~5%,表面活性剂:1%~1.5%,碱性催化剂:12%~15%,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各原料的含水量小于2%,混合后的原料粉磨至勃氏比表面积400-900m2/kg;氧化铁黑与上述其它组分在使土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无分散、像界面紧密接触的同时,发挥土体铝酸盐矿物潜在的活性,使其界面形成牢固的多晶黑色粘土聚集体,从而改善土体颗粒相界面接触的本质,使其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在同等条件下,同龄期固化土的强度可提高100%以上,抗渗、抗冻、抗化学腐蚀性及保色性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486553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21169.4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14/308 , C04B18/141 , C04B40/0039 , C04B2111/00275 , C04B2111/00293 , C04B2111/00732 , C04B2111/20 , C04B2111/2076 , C04B2111/27 , C04B2111/29 , C04B2111/802 , Y02W30/92 , Y02W30/94 , C04B7/02 , C04B18/08 , C04B18/142 , C04B2103/10 , C04B2103/40 , C04B12/04 , C04B22/143 , C04B22/147 , C04B22/148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色土壤固化剂BLMBER(A Blue Materrial becoming Earth into Rock),制得的该蓝色土壤固化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胶凝材料:75%~80%,氧化铁蓝:2%~4%,矿渣或矿渣混合物:2%~5%,表面活性剂1%~1.5%、碱性催化剂12%~15%、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各原料的含水量小于2%,混合后的原料粉磨至勃氏比表面积400-900m2/kg;其固化原理为:氧化铁蓝与上述其它组分在使土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无分散、像界面紧密接触的同时,发挥土体铝酸盐矿物潜在的活性,使其界面形成牢固的多晶蓝色粘土聚集体,从而改善土体颗粒相界面接触的本质,使其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在同等条件下,同龄期固化土的强度可提高100%以上,抗渗、抗冻、抗化学腐蚀性及保色性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257957C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10073273.5
申请日:2004-11-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C09K17/12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它以胶凝材料、碱性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矿渣为原料,按合理的重量配合比的组分混合粉磨至勃氏比表面积400-900m2/kg制成固化土壤激发剂。本发明的新型土壤固化剂因其固结强度高、水稳性好、抗冻性能好、变形小、耐久高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其固化原理为:在使土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无分散、像界面紧密接触的同时,发挥土体硅酸盐、铝酸盐等矿物潜在的活性,使其界面形成牢固的多晶聚集体,从而改善土体颗粒相界面接触的本质,使其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本固化剂不仅在界面进行,更能在土体单元内部进行,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土体常温固化的理论。
-
公开(公告)号:CN1244444C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310105828.5
申请日:2003-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滴灌管滴头的粘接方法,它包括滴灌管、滴头材料的配备,滴灌管滴头的粘接,其特征在于:选择滴头材料配方为,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2∶6∶2,管胚配方为,高压聚乙烯∶线性聚乙烯∶低压聚乙烯=6∶2∶2,滴头和管胚材料的熔融指数在6~8之间,机头及口模的温度为190℃~200℃,粘接强度高,稳定。它适用于各类内镶式和片式滴灌管滴头的粘接。
-
公开(公告)号:CN1211009C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3134406.2
申请日:2003-07-17
Applicant: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张国祥
IPC: A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低压滴灌系统的构建方法,该系统与常规滴灌系统相同,包括压力水源、首部枢纽和输配水管网三大部分组成;其特点是该系统对地形的适应能力与田面高差相匹配,因而没有地形适应能力的闲置;滴头设计压力不大于0.04MPa,支、毛管压力等级不大于0.06MPa;在新低压滴灌系统灌水小区入口(即支管进口),还设置能使其下游为低压区的恒压器,使支、毛管获得稳定的设计水头。与常规滴灌系统相比,在一个实施例的支、毛管部分,亩均塑料耗量由12.54kg降至3.42kg,降低72.7%;小区进口水头由10.4m降至1.3m,降低87.5%。其中每年需更新的滴灌带塑料耗量由7.4kg/亩,降到1.34kg/亩,降低81.9%。系统的运行能耗(指从地面算起)也有约不小于30%的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