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87540.2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IPC: G01N21/01 , G01N21/8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梁病害快速智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爬壁机器人通过广角相机扫描桥梁检测区域,快速采集检测区域宽视场图像,对其进行畸变校正,去除边缘部分的光学畸变后,再导入健康桥梁表面识别系统中,将无法判为健康表面的部分定为可疑区域。路径规划系统根据可疑区域的位置优化检测路径,再根据优化检测路径直接抵达并检测所有可疑区域,通过工业相机近距离多角度拍摄桥梁表面,将拍摄的图像导入病害识别系统中,自动识别分类其中的桥梁病害。本发明方法节省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精度,解决了移动检测设备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去除了狭窄空间的检测死角,降低对桥面交通的影响,提高了桥梁病害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50282.9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41 , G01N2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吊索监测传感器,包括固定于吊索顶部拱肋的传感器固定机构和固定于吊索下侧的非接触式位移计固定机构,非接触式位移计固定机构所固定的非接触式位移计向上无摩擦插入传感器固定机构所固定的传感本体元件内。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吊索两端锚固点间的距离得出不同的数据信号,进而来评判吊索的安全状态,无需与吊索进行直接接触,避免对吊索造成二次损坏;可以对整根吊索、整个断面、全部病害进行检测评价;检测结果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小,提高了桥梁索力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安装方便、成本不高,适合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94612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231060.7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保障低温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再生沥青混凝土,按质量计包括以下组成:集料:46.8~70份;旧路面刨冼得到的旧料:17.4~46.8份;矿粉3.7~7份;改性沥青或70号基质沥青2.8~6.1份;所述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设计方法如下:1)对沥青材料进行物理力学试验,2)对于低温性能影响显著的4.75mm粒径以下集料,3)测试19mm粒径集料捣实成形后的体积填充率,4)通过车辙试验和低温小梁试验确定沥青用量,并验证材料性能。本发明与已有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及设计方法相比,可保证材料低温性能的优异性,保证材料性能变异较小,且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优良,充分利用旧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且大大降低季冻地区路面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5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79645.X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韧性混凝土简支转连续梁桥构造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桥墩上安装的永久支座,湿接头构造和免拆卸模板;免拆卸模板固定安装于永久支座上,湿接头构造设置于免拆卸模板上方;免拆卸模板为由底膜和两侧模组合形成的灌浆槽;灌浆槽的外形轮廓为U型;灌浆槽的槽壁均匀分布若干个栓钉;湿接头构造包括现浇段和预制段;预制段的预支简支梁通过现浇段连接;现浇段下层浇筑高强度微膨胀混凝土,上层浇筑超高韧性混凝土;现浇段上层内部预留有预应力孔道;预应力孔道两侧施加有垫板和锚具,并通过垫板和锚具张拉预应力钢筋。本发明抗拉和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免拆卸模板能有效解决模板的损耗,节约成本,避免了搭设拆除模板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48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611150282.9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吊索监测传感器,包括固定于吊索顶部拱肋的传感器固定机构和固定于吊索下侧的非接触式位移计固定机构,非接触式位移计固定机构所固定的非接触式位移计向上无摩擦插入传感器固定机构所固定的传感本体元件内。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吊索两端锚固点间的距离得出不同的数据信号,进而来评判吊索的安全状态,无需与吊索进行直接接触,避免对吊索造成二次损坏;可以对整根吊索、整个断面、全部病害进行检测评价;检测结果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小,提高了桥梁索力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安装方便、成本不高,适合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9461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231060.7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保障低温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再生沥青混凝土,按质量计包括以下组成:集料:46.8~70份;旧路面刨冼得到的旧料:17.4~46.8份;矿粉3.7~7份;改性沥青或70号基质沥青2.8~6.1份;所述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设计方法如下:1)对沥青材料进行物理力学试验,2)对于低温性能影响显著的4.75mm粒径以下集料,3)测试19mm粒径集料捣实成形后的体积填充率,4)通过车辙试验和低温小梁试验确定沥青用量,并验证材料性能。本发明与已有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及设计方法相比,可保证材料低温性能的优异性,保证材料性能变异较小,且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优良,充分利用旧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且大大降低季冻地区路面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0689486.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IPC: B62D57/024 , E01D19/10 , B25J11/00 , G01N21/956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实现检测面转换的桥梁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工作面转换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安装有吸附装置,且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桥梁表面,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沿桥梁表面行走;本发明选用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检测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接近并拍摄高精度桥梁表面图像,无需出动大量人力和影响交通的桥梁检测车,提高了桥梁病害检测精度,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6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1100599.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挠度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飞行吸附机器人机架、飞行装置、吸附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直流电机、旋翼、密封装置、密封内衬、密封裙、离心装置、离心泵、无刷电机、气压传感器、相机、激光雷达、传感器组、机载单片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雷达作为检测设备远程检测挠度,通过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实时监测桥梁各位置挠度,避免了人工读数误差,降低了劳动强度。选用飞行吸附机器人搭载检测设备,能够快速飞行并固定到桥下检测位置,避免无人机晃动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排除了桥面沥青层对挠度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扩大了检测覆盖面,提高了检测精度,去除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00599.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挠度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飞行吸附机器人机架、飞行装置、吸附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直流电机、旋翼、密封装置、密封内衬、密封裙、离心装置、离心泵、无刷电机、气压传感器、相机、激光雷达、传感器组、机载单片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雷达作为检测设备远程检测挠度,通过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实时监测桥梁各位置挠度,避免了人工读数误差,降低了劳动强度。选用飞行吸附机器人搭载检测设备,能够快速飞行并固定到桥下检测位置,避免无人机晃动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排除了桥面沥青层对挠度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扩大了检测覆盖面,提高了检测精度,去除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2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89486.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吉林省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 东北师范大学
IPC: B62D57/024 , E01D19/10 , B25J11/00 , G01N21/956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实现检测面转换的桥梁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工作面转换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安装有吸附装置,且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桥梁表面,所述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的底盘上均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爬壁机器人和第二爬壁机器人沿桥梁表面行走;本发明选用第一爬壁机器人、第二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检测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接近并拍摄高精度桥梁表面图像,无需出动大量人力和影响交通的桥梁检测车,提高了桥梁病害检测精度,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