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深度限位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0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44311.6

    申请日:2025-01-11

    Inventor: 金丽鲜 王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深度限位装置,涉及急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中滑动设置有外杆以及内杆,壳体与外杆上设有用于对心肺复苏按压深度进行限位的按压深度调节组件,内杆底部设有按压组件,外杆顶部设有驱动组件;通过按压深度调节组件中的粗调固定机构,对粗略调整后的外杆进行固定,以每个定位孔的间隔距离,对内杆进行精细调节,并使用精调固定机构进行固定,以将按压深度调节至推荐范围内,通过驱动组件中的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并通过滑动杆以及驱动滑槽带动内杆上下滑动,通过位于内杆底部的按压块以及液压伸缩杆对患者心脏位置进行按压;本发明具有调节精度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以及便于携带的优点。

    皮肤形变信号加强装置及可操控假肢

    公开(公告)号:CN1142245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060336.1

    申请日:2022-01-19

    Inventor: 杨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形变信号加强装置及可操控假肢,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下滑块、壳体、上滑块和转动连杆;由于下滑块通过转动连杆与上滑块连接,下滑块沿着下滑动路径移动时会带动上滑块沿着上滑动路径移动,将平行于肢体轴线的肌力,转化为垂直于皮肤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肌力,使肌力都用于皮肤法线方向上的形变,使皮肤法线方向上的形变程度显著增加,信号采集质量显著提高,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新的肌力会使切向于皮肤表面的形变大,而垂直于皮肤表面的形变小,而形变传感器是紧贴于皮肤上只能采集皮肤表面法线方向上的形变,使得能采集到的有效信号很小的技术问题。

    一种骨折牵引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7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86597.1

    申请日:2024-12-31

    Inventor: 罗鸿 潘伟 王从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骨折牵引装置,包括近端支撑单元、固定螺杆、远端支撑单元和多个辅助复位部,近端支撑单元包括两个近支撑环,远端支撑单元包括两个远支撑环,近支撑环和远支撑环周向均布有多个连接孔,近支撑环和远支撑环上均可拆卸设有至少一个固针部,固针部均包括固针器以及端部固定在固针器上的骨钉;辅助复位部均包括导向滑座和滑动杆,导向滑座均周向设置在靠近在骨折点处的远支撑环上,滑动杆一端固定在靠近骨折点处的近支撑环上,另一端插入对应导向滑座中两者可相对滑动。以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骨折复位以及能够进行骨折断面位移的骨折牵引装置。

    一种气管导管自动拔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5986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329403.6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拔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管导管自动拔除装置,包括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两端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和内部相通的第一空心囊和第二空心囊,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自身的通槽;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软管放入病人口腔内,第一软管会穿过防护罩的通槽,此时通过第一软管的端口开始打气,气体会先进入第一空心囊后再进入第二空心囊,第二空心囊处于人体内,起到撑起的作用,当需要将第一软管抽离出人体时,通过第二空心囊开始泄气,使得第一空心囊也开始泄气,启动微型电机,让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带着滚轮开始逆时针转动,利用滚轮将第一软管带出,从而起到不需要医护人员拔出第一软管的作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姿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006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1910598076.1

    申请日:2019-07-03

    Inventor: 种皓 周雁 王庚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引导下穿刺姿态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超声引导下穿刺姿态监测方法包括:以超声换能器的探头与扫查部位接触的皮肤表面作为探头平面;获取穿刺针中心轴线与探头平面的第一夹角,以及获取穿刺针中心轴线与超声换能器的超声平面的第二夹角;将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分别与参考值进行比对,并输出比对结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能够对穿刺针与穿刺部位的皮肤表面的夹角进行监测,以及能够对穿刺针是否始终处于超声平面内进行监测,通过实时获取两种数据,并与后台计算机中已存在的相关参考值进行比对,并给出监测结果反馈,从而实现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操作指导,减少患者损伤的风险。

    一种自适应跖骨假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9485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8149.6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跖骨假体,具体包括:固定杯,固定杯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半球状空心体,固定杯的正中心设置有固定孔;第一旋转部,第一旋转部为两个对称设置的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的一端与前述固定杯可旋转的连接;第二旋转部,第二旋转部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啮合齿轮,其内部设置有内啮合斜齿;固定齿轮,固定齿轮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啮合齿轮,其外表面设置有外啮合斜齿;外啮合斜齿和前述第二旋转部的内啮合斜齿相互啮合;传动杆,传动杆固定设置在套筒上,套筒与前述固定齿轮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跖骨假体植入后,由于人体骨骼的生长导致假体不适配的技术问题。

    基于CT检查自动化测量体质成分的KOA风险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11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99591.4

    申请日:2024-07-05

    Inventor: 姚宁 程晓光 闫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T检查自动化测量体质成分的KOA风险预测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健康人群和KOA患者的CT数据集;采用移动图像增强窗口对CT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集;利用预处理数据集对预设的多目标分割的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分割信息;利用分割信息自动获得体质参数;根据体质参数和预设的临床资料建立样本数据集,并对样本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利用特征值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KOA风险预测模型;利用KOA风险预测模型对待测人群进行KOA风险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构建整合人体体质成分及临床因素的KOA的风险预测系统预期,实现精准预测KOA的风险,为临床KOA的防治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一种磁导航辅助穿刺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26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78850.4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导航穿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磁导航辅助穿刺装置,包括持针器,所述持针器的顶部开设有供针体移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阻力传感器,所述持针器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伺服电机,所述持针器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本发明通过磁定位芯片将持针器与磁导航穿刺系统相连接并配合使用。在磁导航穿刺系统通过探头已经获取穿刺部位B超影像的情况下,使用持针器,安装好针体,打开电源,无线连接磁导航穿刺系统,磁导航穿刺系统立即开始跟踪装有磁定位芯片的持针器,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实时反馈,从而精确计算出探针在体内的三维坐标,给出相应的穿刺安全区和路线,进行穿刺操作。

    一种瘢痕等级评估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30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5803.9

    申请日:2024-09-27

    Inventor: 田彭 李哲 傅瑞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瘢痕等级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瘢痕等级评估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可以获取多个人体瘢痕的多模态信息,对每个多模态信息中的N个单模态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多个处理后多模态信息;对于任一处理后多模态信息,分别在处理后多模态信息的N个预处理后单模态信息中进行特征提取,以得到对应的N个单模态特征数据,分别确定N个单模态特征数据的权重系数,之后对N个单模态特征数据进行加权融合,得到特征融合数据。使用特征融合数据对待训练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训练好的瘢痕等级评估模型。本发明训练好的瘢痕等级评估模型可以基于人体瘢痕的多模态信息进行瘢痕等级评估,多样化瘢痕等级的智能化评估方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