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1357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80001606.9

    申请日:2017-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控制气泡的位置及大小,从而对在底部内具有与外部独立的气泡的玻璃容器进行高成品率的制造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一种具有口部、主体部、以及底部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熔融玻璃成型未形成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工序;向未形成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底部内插入针状物之后将其拔去,从而形成气泡形成用通路的工序;从气泡形成用通路的入口注入空气,在未形成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底部内形成以气泡形成用通路为起点在底部内扩张的倒泪滴形状的内部空间,从而得到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内部空间的玻璃容器的工序;以及利用固化前的玻璃的保有热使固化前的玻璃流动,从而使倒泪滴形状的内部空间的入口侧封闭,由此得到在底部内具有与外部独立的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工序。

    抗菌性纤维和抗菌性纤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26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80002401.1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使芯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少于鞘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而使抗菌性玻璃的配合量为少量即可、进而发挥优异的抗菌性的抗菌性纤维以及这样的抗菌性纤维的有效的制造方法。所述抗菌性纤维包含热塑性树脂和抗菌性玻璃作为配合成分,使抗菌性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0μm的范围内的值,抗菌性纤维具备芯部和鞘部,使芯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相对于抗菌性纤维的总量为Q1(重量%),且使鞘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相对于抗菌性纤维的总量为Q2(重量%)时,Q1和Q2满足下述关系式(1)。Q1<Q2 (1)。

    白色玻璃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8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1702.9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依赖于玻璃组合物的熔融条件和成型条件的、机械强度和白色性优异的白色玻璃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白色玻璃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白色玻璃容器至少具备头部和主体部、且经历无卤玻璃组合物的分相现象而成,其特征在于,玻璃组合物至少含有SiO2、P2O5、Al2O3、B2O3、R2O(R=Na、K)、MgO以及CaO等作为配合成分,并且头部和主体部各自在局部或全部具有白色多层结构,该白色多层结构从外表面侧依次包含白色性相对低的白色透明层和白色性相对高的白色不透明层而成,白色透明层中的P2O5和CaO的含量分别比白色不透明层中的P2O5和CaO的含量少。

    抗菌性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1405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580049342.1

    申请日:200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1/103 A01N25/12 A01N25/34 A01N59/16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抗菌性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该抗菌性玻璃即使直径为10~30μm左右,也具有优异的表面平滑性、透明性等。为此,在含有透明树脂、抗菌性玻璃和作为该抗菌性玻璃的分散剂的无机粒子的抗菌性纤维中,使抗菌性纤维的直径为10~30μm、抗菌性玻璃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且相对于总量,使抗菌性玻璃的添加量为0.1~10重量%;并且,使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15μm,且相对于抗菌性玻璃的添加量100重量份,使无机粒子的添加量为0.1~50重量份。

    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887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4319.1

    申请日:2017-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9/32 B65D1/00 B65D1/0246 C03B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具有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且外观美观的玻璃容器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A)~(E)。(A)经由漏斗向成型模内投入玻璃坯料的工序;(B)使空气经由漏斗向成型模内吹出,在使玻璃坯料与被配置于嵌合有漏斗一侧的相反侧的柱塞接触后,使柱塞远离玻璃坯料,在玻璃坯料的表面形成凹部的工序;(C)在从成型模取下漏斗后,使挡板嵌合于成型模的工序;(D)使空气从柱塞吹出,以凹部为起点在玻璃坯料的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同时使玻璃坯料的外侧按压于成型模的成型面来成型外部形状,得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工序;以及(E)将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向冷却用金属模移送并进行冷却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