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043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714981.0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梁悬臂施工挂篮行走系统及操作方法,属于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两根呈工字形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前支座和顶推油缸,所述顶推油缸的输送轴铰接在前支座上,行走系统还包括安装座,所述顶推油缸设置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滑动卡接在两根滑轨之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面承接在滑轨上且横跨两根滑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设置有抵接板,行走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使抵接板滑动,对滑轨进行夹持。本申请具有减轻工作人员劳动量的效果。

    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设备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5094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96022.0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坡度测量的领域,涉及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三组共同对底座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三组分别与支撑机构对应设置的清理机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竖板,清理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竖板上的清理螺杆,底座上滑动安装有清理滑板,清理螺杆穿设至清理滑板中,且与清理滑板螺纹连接,清理滑板的底部安装有清理板,清理板上固定连接有毛刷,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电机,底座上转动安装有清理转轴,清理转轴与清理螺杆之间通过锥形齿轮组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清理转轴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本发明解决了对坡度的测量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安全监测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78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25068.3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安全监测方法与系统,涉及隧道安全监测领域。该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安全监测方法,基于预设的距离对待监测隧道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待监测隧道的若干个监测区域,并实时获取每个监测区域的隧道图像数据,并进行转化处理,得到隧道三维数据集;实时对应监测区域的环境数据,并与隧道三维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待监测隧道的每个监测区域的隧道综合安全指数,本发明通过结合BIM技术与待监测隧道的隧道三维数据集以及每个监测区域的隧道综合安全指数、设备安全指数、结构安全指数、环境安全指数,建立隧道孪生模型,并进行实时展示,从而能够全面地评估隧道的安全状况,进而提升了安全评估的准确性。

    一种道路养护维修用测量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8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9844.0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养护维修用测量装置,包括杆体和杆头,所述杆头转动安装在杆体的下端并用于插入进管道内部,且杆头内部设有一个接触器;所述杆头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接触器包括有一个可自开口内转出并抵触在管道内壁上的抵杆,所述抵杆的上部设有一个可沿杆体轴线方向导向滑动的标识杆,当所述抵杆朝内或朝外旋转时,标识杆同步朝上或朝下滑动。本发明通过在杆体的前端设置能够旋转的杆头,并且在杆头中设置能够抵触在待检管道内壁上的抵杆,通过抵杆的旋转能够和管道内壁的凸起或凹陷产生不同的动作关系,进而让给标识杆进行相应的动作,能够清晰明了的了解到管道内的情况。

    一种超稀疏压电传感阵列的构建方法及损伤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5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43136.9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稀疏压电传感阵列的构建方法,并基于此阵列结构提出损伤定位算法。该方法构建具有两个子阵列的超稀疏嵌套线性压电传感阵列,在两级嵌套阵列的基础上,从每一级子阵列中摒弃一半的压电传感器,得到一个超稀疏的类嵌套阵列;接下来,将多时段获取的协方差矩阵矢量化,进行二阶差分处理,将原始阵列进行第一次虚拟扩展,扩展结果为经典嵌套阵列;然后,再基于导波信号的非高斯特性,引入高阶累积量对第一次虚拟扩展的经典嵌套阵列再次差分处理,选取其中的最长均匀连续线阵。对两次扩展的虚拟均匀线阵执行MUSIC算法,实现损伤的精准定位。本发明可大幅度降低压电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设备采样通道的使用量,有效节约硬件资源和成本。

    一种基于预应力三明治结构设计理念的面板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0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14572.3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应力三明治结构设计理念的面板加固方法,首先通过在原面板层的上方设置上加固层形成整体新面板,其次通过预应力施加结构对新面板施加与使用荷载反向的外力,使新面板内形成预应力,然后在原面板层的下方设置下加固层,锁定面板应力状态,最后撤销预应力施加措施,最终从上至下形成含预应力的上加固层、中间的原面板层以及下加固层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实现面板加固。本发明通过在现有原面板层上方及下方设置上加固层、下加固层,形成三明治结构,而有效提高结构刚度、降低应力幅;同时设置与车轮荷载相反的预应力,避免原面板层中的混凝土形成拉应力而开裂;在结构刚度加强和预应力的双重作用下,可有效延长面板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