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用智能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56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0566.5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用智能一体化设备,物料耙的爪尖部可以插入承接板的凹槽中,使得物料耙的爪尖部位置低于最下层的负极片,从而使得物料耙可顺利将最下层的负极片推入破碎辊组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无法推动最下层的负极片运动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同时,人工推动物料耙向防护罩运动过程中,物料耙的爪尖部迫使承接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物料耙可顺利推动负极片向防护罩运动,此过程中人工无需刻意调整站位和施力方向,有利于提高操作的便捷性;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用智能一体化设备,包括有防护罩、软橡胶块、承接板和后处理组件;连接板上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罩,并且防护罩位于破碎辊组上方。

    一种固体电解质掺杂无定型碳包覆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0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6981.3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电解质掺杂无定型碳包覆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金属锂分散在无活泼氢的惰性溶剂中,之后添加多孔碳、固态电解质分散均匀、过滤,喷雾干燥,碳化,得到锂掺杂多孔碳固态电解质复合体;之后将所得材料溶解在树脂溶液中,并添加杂原子化合物,石墨分散均匀,高温碳化,得到固态电解质掺杂多孔碳包覆石墨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利用多孔碳中的掺杂的氧化锂提升锂离子的传输速率,及其固态电解质自身锂离子传输速率高的特性,提升锂离子的传输速率;同时杂原子及其树脂碳化物所形成的无定形碳提升材料的电子导电率,改善功率性能及其循环性能。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负极原材料破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076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55460.3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负极原材料破碎设备,本装置的粉碎块二只需上下往复运动,即先分批次将大石墨块挤压成小石墨块,再将每一批次的小石墨块粉碎,使得粉碎更加充分,且结构更加简单,有利于减少石墨粉残留,从而降低因此残留而对原材料配比造成的影响;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负极原材料破碎设备,包括有粉碎块一、伸缩气缸一、粉碎块二、限位板、闭合组件和辅助组件;粉碎舱体上固接有粉碎块一;粉碎块一上固接有至少两个伸缩气缸一,伸缩气缸一的伸缩杆与粉碎块一滑动连接;粉碎舱体上滑动连接有粉碎块二,粉碎块二与伸缩气缸一的伸缩杆固接。

    具表面改质的硬碳基材电池负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4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3603.1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说明书揭示一种具表面改质的硬碳基材电池负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上述具表面改质的硬碳基材电池负极结构,包含复数层修饰膜位于硬碳基材上。上述修饰膜分别包含水溶性有机高分子。上述修饰膜可有效提高硬碳基材电池负极结构的充放电功率,且可有效降低电池的不可逆电容量,与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根据本说明书的具表面改质的硬碳基材电池负极结构的制备方法,可藉由水相浆料制程来避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伤害。更好的是,上述具表面改质的硬碳基材电池负极结构可提升大幅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与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63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7741.7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包括芯材和包覆在所述芯材表面的包覆材料;所述芯材的制备原料包括硅材料、碳基材料和粘接剂。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能提高电池调浆时的均匀性以及负极材料的渗液性,可以有效抑制硅的膨胀,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

    耦合剂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造粒制程中的应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造粒制程

    公开(公告)号:CN113903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97199.0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耦合剂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造粒制程中的应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造粒制程,属于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耦合剂具有黏合性、不会与碳基材或接合材料发生反应、以及可在后续的碳化步骤或石墨化步骤被移除等特性,本发明采用耦合剂来黏合碳基材与接合材料,使得在上述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造粒制程中无需使用高温熔融来黏合碳基材与接合材料,使得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造粒制程无须每批次生产需等候高温熔融的17~20小时加热时间,进而达到节省制程所需时间与提升产能的效果。藉由耦合剂的添加,不仅可避开使用耗能又高污染的高温熔融方式来黏合碳基材与接合材料的各种缺点,更可让碳基材与接合材料达到完美黏合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