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收缩灌浆加固料及其配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2078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163071.X

    申请日:201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收缩灌浆加固料及其配制工艺,包括水泥、膨胀剂、粉煤灰、硅灰、减水剂、消泡剂、石英砂、豆石,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泥16%~24%,膨胀剂1.2%~3.4%,粉煤灰3.2%~6.8%,硅灰1.6%~2.4%,减水剂0.3%~0.5%,消泡剂0.03%~0.12%,石英砂33%~45%,豆石20%~34%。本发明通过采用膨胀剂和粉煤灰的合理配比,辅以连续级配的石英砂作细骨料,精确控制加固料在塑性阶段和固化阶段的收缩和膨胀率,使得加固料即使在厚层加固施工中也能保证在任何阶段无收缩。

    一种无收缩灌浆加固料及其配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2078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63071.X

    申请日:201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收缩灌浆加固料及其配制工艺,包括水泥、膨胀剂、粉煤灰、硅灰、减水剂、消泡剂、石英砂、豆石,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泥16%~24%,膨胀剂1.2%~3.4%,粉煤灰3.2%~6.8%,硅灰1.6%~2.4%,减水剂0.3%~0.5%,消泡剂0.03%~0.12%,石英砂33%~45%,豆石20%~34%。本发明通过采用膨胀剂和粉煤灰的合理配比,辅以连续级配的石英砂作细骨料,精确控制加固料在塑性阶段和固化阶段的收缩和膨胀率,使得加固料即使在厚层加固施工中也能保证在任何阶段无收缩。

    一种高性能结构加固砂浆组成物及其配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29544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63068.8

    申请日:201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结构加固砂浆组成物,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活性火山灰组分为胶凝材料主剂,采用增稠保水组分、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促凝组分对其进行改性,还填加有砂浆专用型抗裂纤维、石英砂、可再分散性胶粉。本发明采用可再分散性聚合物胶粉和几种活性外加剂,添加于普通砂浆基本配合物中可有效地改善砂浆的耐久性能以及与钢筋混凝土加固基体所构成整体的耐久性能,同时对人体与环境没有毒害,是一种新型节能绿色建筑材料。

    一种用于砌体结构加固的可喷射加固料及其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988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50868.8

    申请日:201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砌体结构加固的可喷射加固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配制而成:水泥20%~25%、硅灰2%~5%、粉煤灰2%~4%、超塑化剂0.10%~0.15%、膨胀剂1%~2%、纤维素醚0.05%~0.1%、抗裂纤维0.05%~0.1%、玻璃微珠50%~60%、级配砂10%~15%。所述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所述硅灰为二氧化硅有效含量大于90%的活性硅灰。所述粉煤灰为Ⅰ级低钙粉煤灰。可喷射加固料的配方设计不仅考虑了自身材料性能,同时兼顾了与砌体结构材料性能的匹配性,加固体系的兼容性与耐久性明显优于常规改性水泥砂浆加固体系;可喷射加固料具有良好的泵送性能,适用于机械化喷射施工。

    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可喷射加固料及其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3063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50869.2

    申请日:201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可喷射加固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配制而成:水泥25%~30%、硅灰2%~6%、粉煤灰4%~8%、超塑化剂0.15%~0.2%、膨胀剂2%~3%、纤维素醚0.05%~0.1%、抗裂纤维0.05%~0.1%、级配砂50%~65%。所述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硅灰为二氧化硅有效含量大于90%的活性硅灰。所述粉煤灰为Ⅰ级低钙粉煤灰。所述超塑化剂为高效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膨胀剂为硫铝酸钙和氧化钙的复合膨胀剂。有益效果:可喷射加固料的配方设计不仅考虑了自身材料性能,同时兼顾了与混凝土性能的匹配性,加固体系的兼容性与耐久性明显优于常规水泥复合砂浆加固体系。

    砌体结构整体性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77799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5876.2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整体性加固方法,在楼板与墙面的交界处设置端部加固件,墙顶部为上端部加固件,墙底部为下端部加固件,当有圈梁时,可不设置上端部加固件,在两墙交界处设置墙端加固件,当有构造柱时,可不设置墙端加固件,在楼板底面设置板底加固件,板底加固件与上端部加固件交叉连接,在墙面上设置墙面加固件,墙面加固件与端部加固件交叉连接,所述上端部加固件连接墙面加固件、板底加固件和墙端加固件,下端部加固件连接墙面加固件和墙端加固件,上端部加固件、下端部加固件、墙端加固件、墙面加固件及板底加固件连接为整体。与传统加固相比,楼板的加固与墙面的加固相互连接,结构的整体性更好,施工简单方便,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一种消能减震机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6055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247853.4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能减震机构,包含一金属阻尼器、用于安装阻尼器的支撑或刚性墙以及与结构相连的连接装置。所述金属阻尼器上设有两个外部连接机构,一个与建筑物上的其它连接结构连接,另一个通过支撑或刚性墙与建筑物连接,所述连接为铆接或销栓连接或螺栓连接或焊接。本发明的消能减震机构包括一种金属阻尼器,是利用金属的拉压性能来消耗能量,其滞回曲线饱满,即在很小的变形下(例如小震作用下),也可全截面屈服进入塑性消耗能量;而且需要的材料少,便于安装和更换,与现有的粘滞性阻尼器相比具有耐久性长,免维护的特点。

    建筑物加固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91818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7001.9

    申请日:200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加固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1)清除被加固结构表面,露出坚固的部分;2)对被加固结构提前进行喷水润湿;3)植入连接钢筋网和被加固结构的销钉,绑扎钢筋网;4)在被加固结构的表面上喷涂界面剂涂层;5)在界面剂涂层上分层喷射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粘结层和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保护层。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被加固结构的承载力,增加被加固结构的刚度,占用空间小;成型后的面层加固结构与被加固结构粘结可靠,密实、不开裂、防水抗渗、防火耐高温、抗Cl-腐蚀、防碳化、阻锈、耐久性好;同时施工工艺简单、不需要搭建模板、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强度增长快,大大缩短工期;该方法可以同时应用于既有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修复和补强加固,解决旧建筑的材料破损老化和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新型支撑型抗震耗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2535664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10612258.9

    申请日:2010-12-29

    Abstract: 一种新型支撑型抗震耗能器,包括防屈曲装置、芯板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离材料构成;防屈曲装置两端部设置有限位受力板;芯板的一端设置有由加劲板、抗拉限位板和抗压限位板组成的防拉断装置。芯板屈服段的中间部分设置于防屈曲装置内,其一端与防屈曲装置一端焊接;其设置有防拉断装置的另一端与防屈曲装置可以相对滑动,该端的抗压限位板和限位受力板的内侧分别设置一橡胶缓冲垫,在芯板外表面与防屈曲装置配合的部分设置有隔离材料。本发明在发生一定变形后利用防屈曲装置来增加刚度,避免大震作用下支撑持续变形或倒塌;芯板变截面次数的减少使加工方便,加劲板使芯板、防屈曲装置的尺寸减小,降低材料用量和自重,使结构优化,成本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