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71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249901.9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薏苡叶斑病菌的DPO‑PCR引物及方法,提供一种薏苡叶斑病菌高度特异的DPO‑PCR检测引物以及建立了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判定的DPO‑PCR检测。本发明设计一对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PCR检测引物,对带菌的薏苡叶片和种子进行检测,以扩增产物有无和片段大小来确定病原菌是否为薏苡叶斑病。针对现有技术中薏苡叶斑病菌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所需周期长、检测方法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DPO‑PCR检测方法较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016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30366.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37/36 , A01N43/16 , A01N37/02 , A01N59/26 , A01N37/04 , A01N31/02 , A01N35/02 , A01N43/60 , A01N25/18 , A01P19/00 , A01M1/10 ,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无毒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其活性成分包括果葡萄糖浆、果糖浆、乙酸、苹果酸、磷酸、乙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乙酸‑2‑戊酯、乙醇、苯乙醛、3‑羟基‑2‑丁酮、四甲基吡嗪、柠檬酸钠和食用香精。本发明的引诱剂具有特殊挥发性气味的缓释性物质,对玉米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同时具有引诱效果,且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大于雄成虫,可以显著减少草地贪夜蛾雌成虫在田间玉米植株上的产卵量。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好,且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防治草地贪夜蛾,本发明的引诱剂活性成分来源于人可食用的食物和食品添加剂,对人畜、天敌和自然环境无毒副作用,对环境安全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79158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144965.7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29
Abstract: 用于染黄龙病长春花叶片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及其应用,其为转录延伸因子S‑II蛋白(SPOC)、ENTH/ANTH/VHS超级家族蛋白(ENTH1)和延长因子(EF‑1)的基因片段。其中,所述所述转录延伸因子S‑II蛋白(SPOC)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ENTH/ANTH/VHS超级家族蛋白(ENTH1)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延长因子(EF‑1)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该基因可以作为研究长春花叶片的相关基因在染黄龙病条件下的内参基因,表达检测的准确性,表达稳定,表达量较高,其Ct值在20‑3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353836.5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金线莲茎腐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Z5,已于2019年11月21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8987。本发明所述的菌株GZ5是从福建省光泽县健康番茄根围土壤中获得,与土壤生态和谐相容,无毒、无致病性。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GZ5菌株经平板对峙试验筛选获得,能够有效抑制金线莲茎腐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且与环境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89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599065.4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应用,它们是两亲脂质分子负载性信息素和增效剂芳樟醇:由两亲脂质分子DSPE‑mPEG5000(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N‑[甲氧基(聚乙二醇)‑5000])、性信息素和芳樟醇通过共溶剂法自组装形成,然后将其吸附到缓释载体0.22μm聚醚砜膜上得到。所述的性信息素由(Z)‑9‑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7‑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和(Z)‑11‑十六碳烯‑1‑醇乙酸酯质量比为90:0.5:9.5组成。并公开了其作为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在田间的诱蛾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21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11210334.6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对多肉植物茎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海洋链霉菌SCFJ‑05,属于微生物生防技术领域。所述海洋链霉菌SCFJ‑05为葱绿毛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sinopilosus),已于2018年6月4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860。海洋链霉菌SCFJ‑05对多肉植物茎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具有被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55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096322.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莲草直胸跳甲ERP基因表达特性的荧光定量PCR引物,引物包含两对,其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建立了莲草直胸跳甲雌雄虫取食不同CO2浓度培育的空心莲子草后ERP基因表达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法,并进行了转录组的测序,对ERP基因荧光定量的表达量趋势与转录组的表达量趋势做了比较,为研究莲草直胸跳甲受到环境胁迫时产生的防御机制及ERP基因表达特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0421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0792832.X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棚设施玉米大斑病的人工接种方法,其包括温棚内玉米的种植管理、玉米植株大斑病菌的接种处理、玉米植株接种后的管理三个部分,即在设施温棚条件下,选择延迟播种20~30天的秋玉米为接种对象,于玉米心叶末期采用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2天获得的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接种,并对接种后植株的保湿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在保障玉米植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使玉米大斑病的室内人工接种达到理想稳定的发病效果。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我国南方一些温热地区因玉米抽穗期间温度偏高,玉米大斑病人工接种发病效果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420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18787.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草苷在防治卵菌及真菌病害中的用途,其具体是利用甘草苷作为活性成分,加上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植物杀菌剂,或直接使用甘草苷用于防治作物卵菌及真菌病害。本发明所用甘草苷来源天然,无毒副作用,对人畜安全,可作为一种低毒、有效的抑菌成分,且其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可用于防治辣椒疫霉菌、隐地疫霉菌、灰葡萄孢菌和核盘菌等引起的番茄灰霉病、花菜菌核病、辣椒疫病和草霉疫病等作物病害的发生,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58116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1072138.2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敌昆虫室内繁殖和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朱砂叶螨饲养黄角食螨隐翅虫的方法。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70%‑90%、光暗比16h:8h的环境下,饲养朱砂叶螨作为猎物,利用朱砂叶螨饲养黄角食螨隐翅虫。经过寄主植物的准备、朱砂叶螨的转接与饲养、黄角食螨隐翅虫的饲养等具体技术措施饲养出具有连续继代能力强、种性(对猎物捕食能力等)不易退化等优点的黄角食螨隐翅虫,对于提供稳定的实验室虫源,深入开展该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