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薏苡叶斑病菌的DPO-PCR引物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71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249901.9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薏苡叶斑病菌的DPO‑PCR引物及方法,提供一种薏苡叶斑病菌高度特异的DPO‑PCR检测引物以及建立了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判定的DPO‑PCR检测。本发明设计一对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PCR检测引物,对带菌的薏苡叶片和种子进行检测,以扩增产物有无和片段大小来确定病原菌是否为薏苡叶斑病。针对现有技术中薏苡叶斑病菌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所需周期长、检测方法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DPO‑PCR检测方法较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0089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599065.4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应用,它们是两亲脂质分子负载性信息素和增效剂芳樟醇:由两亲脂质分子DSPE‑mPEG5000(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N‑[甲氧基(聚乙二醇)‑5000])、性信息素和芳樟醇通过共溶剂法自组装形成,然后将其吸附到缓释载体0.22μm聚醚砜膜上得到。所述的性信息素由(Z)‑9‑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7‑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和(Z)‑11‑十六碳烯‑1‑醇乙酸酯质量比为90:0.5:9.5组成。并公开了其作为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在田间的诱蛾效果。

    一种温棚设施玉米大斑病的人工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421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0792832.X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棚设施玉米大斑病的人工接种方法,其包括温棚内玉米的种植管理、玉米植株大斑病菌的接种处理、玉米植株接种后的管理三个部分,即在设施温棚条件下,选择延迟播种20~30天的秋玉米为接种对象,于玉米心叶末期采用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2天获得的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接种,并对接种后植株的保湿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在保障玉米植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使玉米大斑病的室内人工接种达到理想稳定的发病效果。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我国南方一些温热地区因玉米抽穗期间温度偏高,玉米大斑病人工接种发病效果差的难题。

    甘草苷在防治作物卵菌及真菌病害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7420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18787.3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草苷在防治卵菌及真菌病害中的用途,其具体是利用甘草苷作为活性成分,加上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植物杀菌剂,或直接使用甘草苷用于防治作物卵菌及真菌病害。本发明所用甘草苷来源天然,无毒副作用,对人畜安全,可作为一种低毒、有效的抑菌成分,且其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可用于防治辣椒疫霉菌、隐地疫霉菌、灰葡萄孢菌和核盘菌等引起的番茄灰霉病、花菜菌核病、辣椒疫病和草霉疫病等作物病害的发生,具有巨大的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