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1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70611.4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存活率的野生暗色唇鲮捕捞运输及驯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夜间短时间多频次的方式进行捕捞;S2.就地暂养3~5天,暂养期间停食,先进行药浴,换水后在水中加入维生素C和青霉素使鱼体浸泡2~4天;S3.运输:运输用水中添加维生素C和青霉素,水温18~20℃,鱼体装进护鱼袋,充纯氧,将袋口捆紧后放入泡沫保温箱;S4.调节护鱼袋中的水温,向护鱼袋中加入暂养池的水,将鱼体完全转入暂养池中;S5.检疫暂养2~3周,鱼体未发现异常可转入循环水养殖系统;S6.循环水养殖系统驯养。该方法可以减少野外捕捞对鱼体的伤害、减轻应激反应,提高野生暗色唇鲮的运输、驯养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6884.2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铜鱼和圆口铜鱼以及其杂交后代的引物组合和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鉴别铜鱼和圆口铜鱼以及其杂交后代的引物组合,包括用于铜鱼和圆口铜鱼以及其杂交后代鉴别的线粒体引物对和核基因引物对,线粒体引物对和核基因引物对配合使用,所述的线粒体引物对为CH‑MTSP‑01和CG‑MTSP‑01;所述的核基因引物对为CH‑NGSP‑01和CG‑NGSP‑01。可用于铜鱼和圆口铜鱼以及其杂交后代的快速、高效、准确鉴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6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081552.4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尾高原鳅微卫星标记及其扩增引物和应用。本发明提供22个细尾高原鳅的微卫星标记,以及相应扩增引物对,为不同流域细尾高原鳅种群的遗传分析提供分析数据,为后期结合形态学性状方面的差异进行更深入分析提供基础,应用于细尾高原鳅鱼类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结构分析和物种资源保护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56775.7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线粒体控制区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圆口铜鱼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扩增引物及其应用。扩增引物由两条单链寡核苷酸组成,其中上游引物CGU‑dlp‑S有25个碱基:AAGCATCGGTCTTGTAATCCGAAGA,下游引物CGU‑dlp‑A有21个碱基:CTCACGGGGTTGCGGAGACTT。本发明的扩增引物可以高效特异性地扩增圆口铜鱼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可用于不同地区圆口铜鱼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遗传信息分析,为快速有效地进行种类鉴定、遗传分化、控制区进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777951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710778373.5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DNA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长丝裂腹鱼微卫星位点及其引物和应用。本发明所述长丝裂腹鱼7个微卫星位点的核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SEQ ID NO:7所示。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8~SEQ ID NO:21所示。本发明从长丝裂腹鱼基因组DNA中筛选7个微卫星位点,并在微卫星重复序列两端的侧翼区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的产物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长丝裂腹鱼的群体遗传学、亲缘关系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78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82671.7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DNA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短体副鳅微卫星位点及其引物和应用,所述微卫星位点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用于扩增所述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对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21所示。本发明从短体副鳅基因组DNA中筛选出了7个微卫星位点,并依据微卫星重复序列两端的侧翼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采用该特异性引物对扩增短体副鳅基因组DNA,获得的产物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短体副鳅的种群遗传学、亲缘关系鉴定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480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62966.0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华鲟环境DNA检测PCR扩增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所述PCR扩增引物ASCB1F序列为:5’‑ACAATGCCACCCTTAC‑3’,ASCB1R序列为:5’‑TGTCTGCGTCTGAGTTT‑3’。中华鲟物种的DNA分子标记位点位于中华鲟线粒体CYTB基因,DNA片段长度为138bp,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所述PCR扩增引物进行环境DNA扩增,扩增产物与所述DNA分子标记位点位序列进行比对,非引物区100%匹配即为中华鲟物种。本发明利用环境DNA检测实现了对中华鲟物种的鉴定,无需采集鱼体样本,可避免对鱼体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307012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034096.9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A01K61/00 , A01K67/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步骤2、性逆转;步骤3、性逆转鱼的遗传性别鉴定;步骤4、扩群;步骤5、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建立,最终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该发明由于采用激素性逆转结合黄颡鱼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集成技术,不用测交方法就能确定XX♂生理雄鱼,缩短了育种时间,与测交方法比较,可以缩短一代。因省略了雌核发育步骤,可以降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对受精卵遗传物质的损伤,提高了XX♀雌鱼的获得率,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5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079611.1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华倒刺鲃亲子鉴定试剂盒及其方法。提取中华倒刺鲃个体样本的基因组DNA;PCR扩增:中华倒刺鲃亲子鉴定用引物组中的15对微卫星引物的每对引物的正向引物的5’端标记上荧光物质,利用上述引物组中的各标记荧光引物对获得的DNA基因组进行梯度PCR扩增,扩增产物在测序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读取每个个体的等位基因大小,获取基因分型数据;中华倒刺鲃家系的亲子鉴定分析:基于基因型数据进行亲本和子代数据分析,根据子代基因型和亲本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子代与亲本间的亲子关系。本发明方法简单、快捷,可在中华倒刺鲃的种质鉴定、家系遗传管理方面推广应用,并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813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490967.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1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圆口铜鱼MHC基因引物及其应用。圆口铜鱼MHC基因引物:YKTY‑MHC II(表2),利用其PCR扩增后可直接测序获得圆口铜鱼序列;进一步基于由此获得的圆口铜鱼序列可进行圆口铜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在圆口铜鱼环境适应性上开展研究和应用,也可应用于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种群进化和物种保护等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