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0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32687.5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去除痕量铊的方法;先将含有铊的水体的pH调整为7.0±0.1,然后加入磷酸钼铵溶液,在恒温摇床中转速振荡,振荡结束后用0.45μm滤头过滤,即可吸附去除水体中的痕量铊;本发明创造性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利用孔道限域性处理含铊废水的除铊剂,结果表明,大部分共存离子的存在对铊吸附几乎没有影响,只有在K+浓度为10g/L时略有影响,根据吸附动力学,15分钟即可吸附完全。实际水体的实验中,吸附完之后Tl+浓度为3.94ug/L,符合5ug/L的标准。本发明具有成本低、选择性高、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水质的含铊废水,均能够实现对这些含铊废水的深度处理,使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2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1911032239.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太原市润民环保节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重力污水分离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动力装置和污水分离装置,污水分离装置包括主轴、污水仓、清水仓、污水分离仓和污泥仓,动力装置驱动主轴转动;主轴上下贯穿且支撑于所述污水仓、清水仓及污水分离仓中。本发明污水处理效率高,整个过程连续且耗时很短;处理后水质较好,悬浮颗粒物基本可以分离完全,出水质量高,悬浮颗粒少;无二次污染,污泥含水率低,污泥容易排出,不会对处理后的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大幅节约污水处理投资成本,本超重力分离机投运后可省传统污水处理后续造价高昂的设备投资;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占地面积小、投资耗能低、设备故障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0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04647.8
申请日:2024-10-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调节型农村污水运行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根据农村污水具有季节性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但目前农村污水通常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悬浮式活性污泥运行方式,该方式无法在长期进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的条件下,实现污泥含量、浓度和活性的保持。根据农村污水的季节性特征,在高负荷进水条件下,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活性污泥运行模式,在低负荷进水条件下,采用厌氧+微氧的污泥床运行模式,根据水质水量灵活实施负荷调节型农村污水运行方式,实现农村污水的高效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7074.8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脱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添加剂制备高结晶Fe[Fe(CN)6]电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分别以FeCl3·6H2O和过量K3Fe(CN)6为高自旋和低自旋铁源,在水中配制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即得高结晶Fe[Fe(CN)6]电极材料,通过增加前驱体溶液中K3[Fe(CN)6]的浓度从而减少Fe[Fe(CN)6]的空位缺陷;制得的电极材料具有高的储钠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可应用于脱盐电池正极电极材料,具有极好的实际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方法无任何添加剂,制备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0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26016.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化工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涉及工业废水回收利用领域。利用常规预处理工序去除硬度、氟、COD、氨氮、悬浮物、浊度和胶体;利用反渗透技术将废水盐类浓缩,利用纳滤技术将高盐废水中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分离,实现废水中氯化钠和硫酸钠两种盐类分离;利用电渗析技术替代蒸发浓缩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利用冷冻结晶+芒硝回融重结晶法将硫酸钠结晶分离转化为硫酸钠产品;利用冷冻母液循环方法,实现COD等污染物循环处置,避免影响盐的品质,实现母液中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循环利用;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方法替代蒸发结晶工艺,将氯化钠溶液转化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在废水预处理工序循环利用,也可作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6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442454.X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1B32/336 , C01B32/324 , C02F1/28 , B01D53/02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1/18 , B01J32/00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废炭化料粉制备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活性炭由在低变质程度煤中掺混废炭化料粉,加入粘结剂和水,形成原料,均匀混合后经挤出成型制成柱状成型料,再经炭化和活化后得到;其中,废炭化料粉是来自压块活性炭生产过程炭化阶段产生的粒度≤1mm的粉状固体废弃物,废炭化料粉占低变质程度煤和废炭化料粉总量的质量分数>0%,且≤10%;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活性炭机械强度高、吸附性能好,实现了废炭化料的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合理利用了难以处置的炭化料粉,制备出的柱状活性炭机械强度高,微孔率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好,掺混一定量的废炭化料,能够提高活性炭的装填密度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253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1042871.1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抗生素的光电催化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属于难降解污染物处理与能源回收及利用技术领域。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产电生物阳极与光电催化阳极耦合,构成耦合产电催化降解抗生素系统,该系统的光催化阳极是镍网负载了水热型TiO2催化剂的网状结构,生物阳极是负载产电微生物的碳刷,阴极是普通碳刷。阴阳极中间由离子交换膜隔开。该系统对阳极降解难抗生素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或光电催化系统,无光照条件下也进行的是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降解反应。本发明的效果和优势是将MFC和光催化两个系统耦合后可以解决现有MFC的降解效率低、产电少,使抗生素降解效率更高更彻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7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98456.7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秦新皓 , 秦光磊 , 刘坤 , 马英建 , 何斌 , 朱文辉 , 鲁雷 , 于松聆 , 尚建明 , 韩鹏举 , 马富丽 , 王程伟 , 闫伟露 , 桂惠斌 , 解钧 , 冯泳翔 , 李靖宇 , 苏彬 , 方舟 , 程慧峰 , 梁登钦 , 王林浩 , 刘晓凤
IPC: C02F11/148 ,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淤泥快速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淤泥快速固化剂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建筑垃圾粉30~41份,矿渣粉30~41份,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12~25份,碱激发剂5~9份和絮凝剂0.6~0.8份(或者未添加絮凝剂);所有组分合计为100份。制备方法是以建筑垃圾粉和矿渣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碱激发剂与絮凝剂,均匀混合并过2mm筛,之后将粉末进行中速搅拌30s~50s。本发明采用建筑垃圾粉和矿渣粉等工业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简单,综合生产运输成本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固化剂有明显的降低,固化速度快,对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起到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1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24680.4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2/324 , C01B32/336 , C10B53/00 , C10C5/00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成药药渣固废资源再利用的工艺方法,其主要加工过程是:(1)低温烘干工序;(2)中温干馏工序;(3)水蒸气高温活化工序;(4)产品收集工序。本发明利用药渣中较高的碳含量,通过中温干馏、高温水蒸气活化等工艺制备出比表面积发达、脱色能力强的高性能液相吸附净化材料。以中药药渣为原料生产出的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发达、脱色能力强、灰分低的性能指标,可用于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净化;不仅可实现废弃资源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更可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用于环保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29955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928492.6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程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单级耦合工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反应系统;(2)、污泥接种与微生物培养;(3)、反应器启动及运行。本发明通过反应器系统建立和操作条件控制,使得在单一的微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内同时培养并富集出具有全程硝化和短程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的功能微生物,依靠全程硝化菌可以将一部分氨氮完全氧化成硝酸盐氮,接着在短程反硝化菌的存在下,被还原为亚硝态氮,剩余的氨氮和生成的亚硝氮为随后的厌氧氨氧化发生提供了必要底物,最终在一个反应器内实现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