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28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38856.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齿型切槽刀头的钻切一体化设备,涉及钻切领域,包括筒壳,所述筒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筒壳的内部设有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的前端位置处设有钻头机组,所述钻头机组上设有主钻头,所述主钻头的外部设有多齿型切槽刀件,所述筒壳的下端壳壁上设有框板。本发明通过活塞在方筒的内部往复移动,实现自动改变活塞两侧的负压,使得外接水流动至外喷圈中喷出,即可实现自动抽取水完成对切槽作业处的冲洗,有效的将切槽积存的碎石小颗粒冲出,防止影响切槽作业的准确性;通过两个支杆一端的弧形顶头转动至斜置支撑状态,顶紧作业处的岩石,保证筒壳中的钻切组件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8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7270.4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21B7/28 , E21B10/32 , E21B15/00 , E21B19/086 , E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爆破切槽装置及切槽方法,属于隧道开挖装置技术领域。隧道爆破切槽装置包括套筒,套筒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在大臂的端头,安装板上设置有带动套筒旋转的转动结构,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套设在钎杆的外部,钎杆、安装筒和套筒同轴设置,安装筒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若干个切刀,钎杆上设置有带动切刀滑动的滑动结构,安装筒上设置有对切刀进行复位的复位结构,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切刀进行限位的限位槽,钎杆的端头通过连接杆与钻头连接,钎杆上设置有对安装筒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隧道爆破切槽装置及切槽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切槽装置角度不能调节、刀具定位效果差、刀具不宜回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3198.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智能监控系统及应用方法,属于施工监控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盾构机内的控制台,盾构机的尾盾中设置有注浆装置,注浆装置与控制台电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尾盾上的温湿度控制装置、分区控制装置以及振动控制装置;温湿度控制装置、分区控制装置以及振动控制装置均与控制台电连接。同时公开了上述系统的应用方法,采用上述一种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智能监控系统及应用方法,及时对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缝隙进行有效的填充,可以在不同径向方向进行不同注浆压力的注浆,设置有振动控制装置,可以及时对注浆体进行振动,快速排出注浆体内的空气,减少空隙的情况,从而减少二次注浆的量,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8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58677.8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久性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硫化氢气体和地下水联合侵蚀衬砌的试验装置,包括水箱、硫化氢气罐、混液箱和试验箱,水箱和硫化氢气罐分别连通有伸入混液箱内底部的供水管和供气管,混液箱内设有混合搅拌器,试验箱的侧面设有密闭配合的箱盖,试验箱内设有土壤和加压板,土壤内布置有衬砌试样,加压板与试验箱内壁间隙配合,箱盖上设有加压组件,与加压板接触以加载模拟土压,箱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混液箱连通,出水管连通有水回收箱。本发明能够模拟硫化氢气体和地下水联合侵蚀的环境,有助于推动联合侵蚀的研究进展,为地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89009.9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高速巫云开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38 , F16F15/02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隧道用衬砌支护结构,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外衬层、外圈支架层、阻尼层、内圈支架层、中衬层、涂料层、防水层及内衬层;阻尼层包括若干组沿外衬层轴向排列的阻尼组,每一阻尼组包括若干个沿外圈支架层内周向及内圈支架层外周向排列的阻尼机构。本发明中,当围岩出现大变形时,滑柱会相对滑动套进行滑动,通过阻尼器的伸缩、第一支撑组件及第二支撑组件的弹性伸缩则可来支撑及吸收该变形力;当遭遇其他外力冲击时,前述结构也可吸收冲击能量,以提升本支护结构的抗压强度,提高隧道安全性能,减少隧道损坏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36867.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动态超临界CO2与岩芯作用实时岩石力学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托板组件;托板上安装有环压组件;还包括密封夹持组件,密封夹持组件包括内密封套,内密封套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内顶夹持件,内密封套的底端可拆卸底连接有内底夹持件;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下压组件和上顶组件。本发明通过内顶夹持件和内底夹持件的设置,可在环压筒内模拟现场工况对岩样柱进行超临界CO2压裂操作,并在CO2‑岩石长期作用后对岩石进行实时的力学性质测试。本发明不仅可有效精简操作工序,减少工作量,而且测试环境更贴近CO2注入时与地质封存后的真实情况,其测试数据更具参考性及代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06708.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21D11/10 , E21D11/38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断层隧道延塑性吸能减震装置及方法。包括衬砌隧道内壁,多个第一竖向减震管均设置在减震加固座内部的位置处,竖向减震弹簧的顶端与相对应的第二竖向减震管固定,竖向减震弹簧的底端与相对应的第一竖向减震管固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跨断层隧道延塑性吸能减震装置及方法,通过竖向减震弹簧、第一横向减震弹簧和第二横向减震弹簧的结构配合设计,方便装置在发生跨断层地震隧道内部遇见横向和纵向交错的不同冲击力度时,使得装置能够减轻地震对隧道造成的破坏,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在地震发生时的保护效果与装置在发生地震时的保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05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50186.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4B28/26 , C04B111/27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大竖井围岩渗水的注浆堵水材料。注浆堵水材料由第一堵水混合浆液和第二堵水混合浆混合制成,第一堵水混合浆液亲水型聚氨酯水性注浆液、油性聚氨酯注浆液、固硫剂、活性剂和增塑剂;第二堵水混合浆包括水泥浆、水玻璃浆、催化剂和泡沫稳定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大竖井围岩渗水的注浆堵水材料,通过使用改进后的凝固较慢的注浆堵水材料,当在挖掘竖井施工时,方便从竖井内壁的渗水点位置到围岩深处的渗水点之间的渗水处全部注满堵水材料后,注入围岩深处的堵水材料会渐渐凝固对围岩内较深的渗水点进行完全的堵水,且注浆堵水材料方便在竖井内进行施工时候用,施工较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678552.9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包括:硬质外套管,呈长圆的直管状;滑动座,呈长条形,并贴附在硬质外套管的管腔的顶部;软质内套管,设置于硬质外套管内;该软质内套管的顶部与滑动座滑动配合;在软质内套管的内腔处于负压状态时,该软质内套管能够朝硬质外套管的管腔顶部聚拢以挤压或破碎软质内套管内壁上附着的结晶。本方案中的软质内套管可以实现径向伸缩,从而挤压软质内套管内壁上形成的结晶,并且由于软质内套管沿其长度方向整体变形,从而能够减少软质内套管内腔的死角;方便于水流冲洗结晶,同时也由于软质内套管在内外侧压力变化时,能够发生振动,从而减少结晶的附着和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9236.6
申请日:2023-12-3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4B28/26 , C04B20/02 , C04B111/70 , C04B111/72 , C04B111/20 , C04B14/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六方氮化硼改性水泥基双液浆注浆材料,注浆材料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原料包括水泥、缓凝剂、微膨胀剂和纳米改性h‑BN,所述B组分包括水玻璃,所述纳米改性h‑BN由h‑BN经球磨剥离和改性制得;采用非离子亲水化共价接枝的纳米六方氮化硼,作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材料的外掺改性填料,并与缓凝剂、膨胀剂等助剂共同作用,提高纳米氮化硼在水泥基注浆材料浆体中(高电解质环境)的分散稳定性,进而提高结石体中纳米六方氮化硼的分散均匀性,能够保留有效结石成分,提高注浆浆液成型后整体密实度,且减少浆液溶出,抑制离子渗出速率,减少注浆实施过程对环境的损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