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空间高空平台空间-极化分集MIMO信道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847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226309.0

    申请日:2018-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13 H04B7/10 H04B17/3911 H04B17/3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高空平台空间‑极化分集MIMO信道建模方法,利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确定Loo信道参数;利用信道测量数据和理论模型计算极化和空间相关系数,代入由Loo模型模拟的大/小尺度衰落模型产生相关性;联合每条子信道的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部分得到高空平台空间‑极化分集MIMO信道模型。与现有高空平台MIMO信道模型相比,综合考虑了理论模型和基于实测的散射模型的优劣性,全面评估了极化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对信道模型的影响,能够准确描述高空平台环境下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特性,以及子信道之间的相关性。

    基于二维搜索的飞行器驻点温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3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41733.1

    申请日:2017-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搜索的飞行器驻点温度计算方法,建立查找表;拟合出γ-T曲线;将γ-T曲线转换为查找表,以温度值T为搜索条件可以查找到对应的空气比热容比值γT;计算V=5Ma时的驻点温度值,根据温度值选取γ值,再重复计算驻点温度,确定γ初始值;计算空气比热容比值γi,j;以飞行速度V和高度H为条件,在二维查找表中查找空气比热容比γ,并计算对应速度和高度下的飞行器驻点温度T,最终可以得到高度20km-70km区间、速度5Ma-22Ma区间内飞行器驻点温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飞行器驻点温度不准确、计算不连续的问题。

    高速飞行器双卫星联合信道马尔科夫状态序列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313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25769.9

    申请日:2017-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7/391 H04B7/1851 H04B7/185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双卫星联合信道马尔科夫状态序列产生方法,包括:根据陆地移动卫星双星信道状态模型和等离子鞘套马尔科夫信道状态模型,分别建立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卫星1和飞行器-卫星2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双卫星之间的相关性,生成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双卫星相关链路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相关链路的状态转移矩阵,生成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双卫星联合状态序列;对联合状态序列进行分解得到飞行器-卫星1和飞行器-卫星2的各自状态序列。在无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可完成多状态马尔科夫状态链的建立,能够准确的描述等离子鞘套信道影响下的高超飞行器-双卫星信道。

    太阳能电池与缝隙天线集成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115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54861.0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太阳能电池与缝隙天线集成一体化装置,包括缝隙天线、太阳能电池、金属地板、介质基板与微带线;所述金属地板位于介质基板之上,金属地板上设置缝隙天线,介质基板下方覆微带线用于为缝隙天线馈送能量,微带线与缝隙天线形成电磁耦合从而产生电磁辐射;太阳能电池位于金属地板的上方且太阳能电池不覆盖缝隙天线,缝隙天线贯穿太阳能电池和金属地板;所述金属地板作为缝隙天线和太阳能电池的共用地平面。解决在微纳卫星有限的表面积上太阳能电池与天线系统相互争夺空间资源的问题,并减少卫星体积,降低卫星重量,增大太阳能电池受光面积。

    无线携能通信装置
    8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3659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155427.3

    申请日:2015-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携能通信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移动设备使用电池或线缆供电方式所带来的不便以及现有无线能量传输和无线通信不能并行使用的问题。该发明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射单元包括一根微带发射天线、第一选频电路、第一数传模块、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匹配电路;接收单元包括一根微带接收天线、第二选频电路、第二数传模块、接收匹配电路和整流电路。发射单元将基站不同频率的通信信息和能量信号融合在一起并经过发射天线发射;接收单元从接收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出通信信息和能量信号,并在输出端给移动设备提供直流电能。本发明减小了设备体积,扩展了移动设备在诸多复杂特殊场合的应用。

    基于球形准直的X射线光子计数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308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730192.0

    申请日:2016-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 G01N23/083 G21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球形准直的X射线光子计数成像系统,包括X射线单光子计数器,X射线单光子计数器用于探测X射线光子,将探测的光脉冲信号输出至光子计数信息读出模块;光子计数信息读出模块用于记录X射线光子的计数值,并输出至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产生随机观测矩阵并控制数控随机快门阵列的开闭,信息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数控随机快门阵列;球形X射线准直器用于收集来自空间不同方向的X射线,其输出端连接数控随机快门阵列;数控随机快门阵列用于控制球形X射线准直器每个通道的开闭,当快门打开时该快门对应的通道中的X射线沿直线传播至X射线单光子计数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X射线成像系统视场小、制造工艺难度大的问题。

    一种MFSK伪装为跳频体制的抗截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3472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98142.6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001 H04K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FSK伪装为跳频体制的抗截获方法,基于现有跳频体制的抗截获性能,结合混沌保密通信理论,将一般的MFSK体制经过混沌码调制后伪装成随机跳频体制,可以起到迷惑敌方进行跳频截获或者干扰的作用,而我方仅需要检测频点的方式即可获取真实有效信息,且混沌码的不可逆性保证了真实信号的不可截获性,因此本发明简单有效且可以避开直接对抗,与现有常用的抗截获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抗截获性能和抗跟踪干扰性能。

    一种动态等离子鞘套相移键控信号判决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38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22335.3

    申请日:2015-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3312 H04L2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等离子鞘套相移键控信号判决检测方法,操作如下:利用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特殊规律,通过对反射电波的测量预测信道特征,建立训练样例。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经过等离子鞘套后的m维相移键控信号,将m维相移键控信号输送至处理单元进行判决检测处理,并将判决检测处理的结果进行输出。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动态等离子鞘套相移键控信号判决检测方法,能有效解决动态等离子鞘套寄生调制效应引起的星座点交叠问题。

    一种快速的动态等离子鞘套电波传播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589009.5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动态等离子鞘套电波传播计算方法,该方法从电子密度变化快慢的物理机理出发,建立动态等离子鞘套电子密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准稳态蒙特卡洛方法和经典电磁计算方法获取这种复杂随机变化介质的电波传播的时变场强结果。本发明是一种简单有效快速的电波计算方法,可解决动态等离子体的电波传播计算,避免直接采用随机介质建模方法计算的高难度和高复杂度。

    一种皮卫星的正交线极化单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5206917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73355.1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卫星的正交线极化单极子天线,包括第一、二固定介质、折形金属连接件、折形介质以及第一、二振子,第一、二振子为弹性板片构成,折形介质上设置有馈电的IPX接头,折形金属连接件和折形介质的馈电点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二振子在卫星出舱前缠绕贴附固定在卫星壳体表面,结构紧凑,不会增大卫星的体积。卫星出舱后第一、二振子展开恢复成相互垂直的通信状态,第一、二振子由折形金属连接件相连并通过一个馈电点馈电,无需额外的匹配馈电网络就可辐射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而且水平极化波的方向图和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互补,配合正交线极化的地面站即可实现卫星任意姿态下的星地通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