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旧涤/棉纺织品的建筑用纤维自增强阻燃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95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3813.6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涤/棉纺织品的建筑用纤维自增强阻燃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将废旧涤/棉纺织品开松、梳理针刺成针刺毡之后,直接将棉溶解作为纤维素溶液,而涤纶针刺毡留下作为支撑结构,经冷冻干燥后形成纤维自增强气凝胶,将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和棉共同使用,且将涤纶针刺毡作为支撑结构,改善了纤维素气凝胶力学性能,解决利用废旧纺织物回收制得的气凝胶力学性能差的缺陷;使用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作为离子液体对废旧涤/棉针刺毡进行溶解,能够将废旧涤/棉针刺毡中的棉纤维素溶解成为纤维素溶液,能够促进纤维素溶解的速率,并能够调整纤维素的微观结构,提高制备成的气凝胶的孔隙率,增加了气凝胶的阻热性。

    一种无铅透气中子防护用多孔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1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42597.8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铅透气中子防护用多孔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若干功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分别设置于屏蔽粉末填充多孔气凝胶层两面上,功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与屏蔽粉末填充多孔气凝胶层之间紧密结合,能够增强屏蔽粉末填充多孔气凝胶层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防护材料的质量,并能够根据功能屏蔽粉末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增强屏蔽粉末填充多孔气凝胶层防护功能的防护侧重点和防护效果调节,能够同时保证增强屏蔽粉末填充多孔气凝胶层的防护性和服用性;功能屏蔽粉末能够进入气凝胶中,在利用气凝胶本身多孔的特点增加功能屏蔽粉末的含量,有效减小中子射线从间隙透过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对中子射线的屏蔽能力。

    一种可控变色的结构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9561.6

    申请日:2024-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变色的结构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纤维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纤维基层,附着在纤维基层上的变色层和光子晶体结构色层;变色层通过聚合物掺杂变色材料制备得到,光子晶体结构色层包括若干呈有序紧密排布的光子晶体纳米微球;其中,聚合物掺杂变色材料和光子晶体纳米微球的质量比为1:(4~45),光子晶体纳米微球的粒度范围为138~365nm,单分散指数为0.09~0.1。本发明制备的结构色纤维可以通过调控光子晶体纳米微球的尺寸和掺杂不同的变色材料,实现显示不同颜色的结构色纤维克服了传统染料染色制品的缺点。

    一种基于废旧棉纺织品的高强彩色人造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31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1327023.4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棉纺织品的高强彩色人造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色废旧棉纤维降低聚合度后,冲洗烘干再在离子液体中充分溶解,得到再生纤维素溶液;将再生纤维素溶液与低浓度的聚氨酯溶液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得到再生纤维素‑聚氨酯纺丝液;将化学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其作为芯纱,将再生纤维素‑聚氨酯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包覆于化学纤维表面,得到彩色的初生人造棉;去除初生人造棉残留离子液体后得到相应颜色的彩色人造棉,本发明中的表层纤维素纤维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改善了纤维素纤维脆性强,不易织造的缺点,与内层化学纤维应力基本达到一致,改善内外层应变不同造成的断裂分层现象。

    一种可拉伸和按压发光的多轴柔性发光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6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19291.1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拉伸和按压发光的多轴柔性发光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ZnS:Cu粉末和无水乙醇湿磨后烘干;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主剂和助剂按比例混合为纤维基体液;将纤维基体液固化得到PDMS纤维,将固化PDMS纤维再次浸渍并粘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得芯层纤维;在纤维基体液中加入异丙醇,ZnS:Cu粉末以及Al2O3粉末,配置成按压发光层溶液,浸渍固化获得能够在按压时激发出绿光的纤维A;在纤维基体液中加入前处理后的ZnS:Cu粉末以及聚四氟乙烯粉末,配置成拉伸发光层溶液,再将纤维A浸渍到拉伸发光层溶液中,固化后获得能够拉伸发光且能够按压发光的多轴柔性发光纤维,本发明与现有的其他机械力发光的纤维相比较可以实现双向协同的发光。

    一种增强玄武岩界面性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3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0374112.6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玄武岩界面性能的制备方法,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玄武岩纳米包覆纤维,再将制备的PAN‑玄武岩纳米包覆纤维经碳化工艺制得界面性能增强的皮芯结构的玄武岩碳化纳米材料,最后将制得的皮芯结构的玄武岩碳化纳米材料与树脂基体进行固化形成界面性能增强的复合材料,其既有皮层碳纳米材料大的表面积、相对高的电导率、结构完整、吸附性能好等特征,又有芯层玄武岩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同时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且本方法对环境污染少可广泛应用在纤维增强材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差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且可推动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便于更好地应用与开发。

    一种制备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7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294914.6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先对芳纶Ⅲ纤维进行预处理,再将预处理过的芳纶Ⅲ纤维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配制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作为纺丝液,将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芳纶Ⅲ纤维作为芯层,利用静电纺丝平行电极法制备PAN‑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经乙醇处理干燥后与与环氧树脂基体固化得到PAN‑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皮芯结构的纳米包覆纤维,兼具多孔纳米效应和材料特性,既有皮层纳米纤维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特征又有芯层芳纶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芳纶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差的问题。

    一种退化草地修复用植被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923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374107.5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可降解纤维制备退化草地修复用植被毯的方法,步骤如下:本复合植被毯采用非织造针刺技术将木棉纤维、废旧棉纤维、椰壳纤维制作的针刺毡作为储水层,生物质结皮作为种子层,湿法非织造技术将黄麻和废旧棉纤维制作的薄非织造布,最后利用稻草植物将储水层、种子层和湿法非织造布编结在一起制成。本发明一种利用可降解纤维制备退化草地修复用植被毯的方法,该种植被毯不仅提高了植被毯的种子发芽率,而且非常有希望大规模应用于退化草地恢复工程,并为废旧棉纤维的处理与应用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一种制备大应变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纱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1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29248.1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大应变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纱线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氨纶进行拉伸;步骤2,将经步骤1处理的氨纶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氨纶置于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中,对氨纶表面进行刻蚀,取出、待用;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氨纶进行聚多巴胺改性处理;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改性氨纶进行化学镀银处理;步骤6,采用细纱机的包芯纱技术,将步骤5得到的导电氨纶纱线作为轴纱、棉纱作为外包纱,编织成导电氨纶/棉包芯纱,轴纱导电氨纶在编织过程中不运动,轴纱导电氨纶被外包棉纱所包围,最终得到可穿戴的导电氨纶包芯纱。解决了传统导电纱线存在的拉伸性能差、穿戴不便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