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防水传感器节点封装盒

    公开(公告)号:CN108225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25087.7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防水传感器节点封装盒,封装盒主体分为内层、中层和外层三层结构,内层、中层和外层结构共用外层后壁,封装盒联接前翼与封装盒联接后翼分别与外层前壁和外层后壁连接;封装盒盖同封装盒联接前翼、封装盒联接后翼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连接;底部左支座和底部右支座分别置于下壁左右两端,作为封装盒支承件;监测节点模块安装于内层结构之内,各传感器安装于中层结构之上。本发明既不影响传感器对环境数据的监测,又可以实现对节点模块的防水、防尘保护,提高节点模块的使用寿命;封装盒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容易装配;可以实现对多传感器的集成封装,传感器损坏后容易换装。

    一种高灵敏薄膜热电偶传感器芯片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8163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00935.0

    申请日:2017-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薄膜热电偶传感器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放置合金薄膜的腔体和放置石墨烯的环形孔;环形孔位于腔体外周;腔体内设有一层合金薄膜制成薄膜热电偶,环形孔内设有石墨烯;壳体包括三段:测试探头、中间圆台和引线端。本发明通过设计新的传感器结构,能够能在动态高温温度场下长时间测量温度信号,通过强制换热效果使热电偶薄膜的冷端与热端建立大散热梯度,从而增强薄膜热电偶灵敏度,具有高灵敏、微型化、耐高温、防氧化、高塞贝克系数、适用于的动态测试的特性,并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解决动态高温温度场测试环境中薄膜热电偶冷端温度过高,导致灵敏度低的问题。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距离古建筑火灾监控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9966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86787.1

    申请日:2017-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距离古建筑火灾监控预警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基站、远程终端、自供电系统、报警器。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所述网关节点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射频收发模块、GPRS通信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基站包括汇聚节点和一台可以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两者通过USB接口和仿真器相连接。所述远程终端是可以连入Internet的设备。所述自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蓄电池。本发明所述的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耗小、运行成本低,可以有效地对古建筑的温度、湿度和烟雾浓度进行远距离的实时监控,对火灾灾害作出及时有效的监控和预警。

    一种基于阶梯形横梁的大尺寸非球面磨床

    公开(公告)号:CN10263244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2304.4

    申请日:2012-05-02

    Abstract: 一种基于阶梯形横梁的大尺寸非球面磨床,包括基座,基座上螺栓连接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螺栓连接阶梯梁,基座凹槽中布置X轴溜板,X轴溜板上连接转台,阶梯梁上安装滑动的Y轴溜板,Y轴溜板上螺栓连接配重,Y轴溜板上布置Z轴滑枕,Z轴滑枕下端螺栓连接主轴,加工工件时,工件位于转台上,随同转台一起转动,同时由X轴带动工件x方向运动,而主轴在由Z轴带着上下移动,实现z方向运动,又因为Z轴位于Y轴溜板上,整个Z轴随着Y轴沿y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工件与主轴在空间的各个相对位置,以此对工件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本发明精度高,并减小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加工机床部件的重量,同时降低成本。

    三维微力硅微传感器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805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50217.5

    申请日:2008-07-01

    Abstract: 三维微力硅微传感器,包括一玻璃基底1,玻璃基底1上配置有相互垂直的四个单端固支硅悬臂梁4,悬臂梁4支撑着中间的质量悬块5,质量悬块5上配置有微力学探针3,四个悬臂梁4上还各配置有组压阻条2,四个压阻条2配置成惠斯通电桥。该传感器集应力敏感与力电转换检测于一体,具有灵敏度高、动态响应好、精度高、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特点。

    一种三维复合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36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32825.8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微纳制造技术领域,具公开了一种三维复合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在已制备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双层应力薄膜表面制备导电功能结构;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双层应力薄膜包括第一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和设置于第一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表面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第一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溶胀率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溶胀率不同;导电功能层制备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表面;然后进行切割,得到平面复合双层应力薄膜;将平面复合双层应力薄膜于溶剂中进行溶胀变形,得到预设形状的三维复合型薄膜。本发明利用基于溶胀机理的应力差引入策略,从而实现了柔性聚合物功能薄膜一体化卷曲成形制造。

    一种自卷曲螺旋形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4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2824.3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微纳制造及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卷曲螺旋形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柔性薄膜衬底的顶层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上利用激光加工方式原位制备出图案化的石墨烯导电薄膜;将带有石墨烯导电薄膜的柔性薄膜衬底切割成条状结构;柔性薄膜衬底的底层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溶胀效应大于顶层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溶胀效应,因此将条状柔性薄膜衬底在溶剂中进行溶胀变形,即可得到自卷曲螺旋形应变传感器。本发明利用溶胀机理实现柔性螺旋形结构的制备,采用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加工方式实现了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原位制备,通过调节特征参数,可实现多层级螺旋形功能结构的制备,获得具有不同灵敏度和工作范围的应变传感器。

    一种综合大语言模型和确定性分类器的材质识别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9334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0475.7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一种综合大语言模型和确定性分类器的材质识别传感器,包括传感单元、信号采集单元、模糊逻辑转换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大语言模型、确定性分类器以及综合识别单元;传感单元感应物体的各类无物理学参数;信号采集单元提取出关于材质的特征数据;模糊逻辑转换单元将其转化为大语言模型可以理解的模糊自然语言;数据传输单元将模糊逻辑转换单元生成的自然语言传输至大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根据传输的自然语言判别物体的材质,得出识别结果1;确定性分类器根据特征数据得出识别结果2;综合识别单元,进行可信度综合,得出最终的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物体的特征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大语言模型识别的提示词,从而实现材质判别和应用。

    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分布式多参量传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3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2416.X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分布式多参量传感系统,包括激光器,激光器发出激光光源经信号发生器输入触发脉冲驱动后分别与基于瑞利散射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及其解调装置、基于拉曼散射的拉曼光时域反射仪及其解调装置、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及其解调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及其解调装置、拉曼光时域反射仪及其解调装置、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及其解调装置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多芯光纤扇入扇出模块与多芯光纤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利用空分复用的原理,光缆中每个纤芯作为单独的传感信道进行测量和信号传输;多芯光纤将三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融合在一起,实现温度、应变和振动的原位测量与相互补偿解耦,提升了传感系统的测量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