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82983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09760.7
申请日:2010-10-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产生毫米波及其在光载微波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装置。在中心站采用调制器和射频源产生双边带调制,再通过滤波器滤出两个边带,边带1调制上数据和边带2一起耦合到光纤信道,传输到基站。在基站通过SOA产生四波混频获得四个波长,每个基站由波分复用器分解出两个频率,再通过光探测器产生拍频实现毫米波的产生,最后经过天线发射毫米波信号。每个基站通过天线接收数据再调制到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最后传输到中心站,由光/电转换后通过探测器接收数据信息。本发明为光载微波系统中毫米波产生与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88296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10047.2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正交频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OOFDM-PON)系统中时间同步的方法,该方案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终端(ONU)。OLT由激光器、调制器、OFDM信号产生模块和光复用器组成。ONU由光解复用器、时延补偿、光探测器和OFDM接收模块组成。在OLT发射端,分为调制光OFDM信号和调制定时信息两个分支的光信号组成。通过光纤传输后由光解复用器分为两个分支,其中携带定时信息的分支通过时延补偿后由光探测器提取出定时信号,在ONU接收端完成OFDM信号的准确接收。本发明的设计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805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60403.4
申请日:2010-04-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光正交码光标签的全光识别方法,方案中的光标签全光识别模块的结构主要是由布拉格光纤光栅(FBG)解码器、非线性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和滤波器构成的。用FBG解码器对经二维编码的光正交码(OOC)进行解码,得到自相关脉冲,再利用非线性SOA的四波混频(FWM)原理和滤波器提取出不同新波长的脉冲,从而来识别不同的OOC。把提取出的每个OOC的识别脉冲耦合到一起,再提取出由非线性SOA的四波混频得到的某一特有新波长脉冲,就作为光标签的识别信号。此方法能够在光域对光标签做出快速高效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725721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21288.1
申请日:2005-07-1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码分多址复用技术的无源光网络,属于光纤通信中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领域。该无源光网络由互连的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组成,所述OLT/ONU是基于光码分多址技术的OLT/ONU。所述OLT和ONU之间还可接入光配线网(ODN),所述ONU还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光网络终端(ONT)。所述OLT主要由数据接收机、发射机、激光源、光编/解码器、光正交码发生器、耦合器、解耦合器、循环器和传输光纤等构成;所述ONU主要由数据流发生器、激光源、光编/解码器、光正交码发生器、循环器和接收器等组成。该无源光网络能突破TDM-PON和WDM-PON一些限制,比如实现灵活带宽分配、避免测距、提供高速多比特数据流传输、组网灵活和保密通信等;还有利网络可扩展性,提高系统用户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37977.4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光纤太赫兹通信系统优化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两个独立边带提供的额外维度构建四维星座整形,该端到端的优化框架分为训练阶段和部署阶段;在训练阶段,首先通过随机训练序列的收发先后训练一个基于剪枝神经网络的均衡器和一个基于混合密度网络的均衡后信道模型;然后通过固定参数的均衡后信道模型连接发射端的星座整形器和接收端的解映射器,从而考虑均衡后全链路残余失真和噪声,反向传播梯度以学习出全局最优的四维联合几何概率星座图,进一步逼近香农极限;在部署阶段,则通过训练阶段习得的四维几何整形星座表和概率分布以及接收端均衡器和解映射器的协调实现比特流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41687.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光纤太赫兹通信系统的接收机装置,属于光纤太赫兹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电光调制器非线性调制和拍频技术结合,产生高质量的太赫兹射频源与太赫兹接收信号进行混频,实现超低噪声的下变频,减小后续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复杂度。同时,由于本发明无需生成高平坦度的光频梳,只需两个频率间隔近太赫兹的高阶边带,无需复杂设备,结构简单。除此之外,本发明中激光源既用于产生混频所需射频源,又用于将混频后的中频电信号经电光调制器转换成光基带信号,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1530198.6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IPC: G06V20/4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降维卷积层、尺度特征提取层、合并层和特征融合层,尺度特征提取层包括大目标检测分支、原始特征检测分支和小目标检测分支,能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再通过特征融合层进行特征融合,令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具有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计算复杂度低,需要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时能即时应用本特征提取网络,提升目标检测精度,而该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对输入的待提取特征图进行特征降维、分目标检测以及核心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快速获取尺度特征提取图,且具有目标检测精度高、运算量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33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37052.8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W72/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前传网络多级边缘计算的低时延方法与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对云端资源池、多级边缘移动服务器、小区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前传网络边缘计算场景,收集各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任务量、数据大小、所需的计算资源。利用多级边缘服务器之间的无线传输和小区基站到资源池的前传网络架构,计算每个任务在底层拆分再在顶层聚合时所耗费的时间和能量,并建立多级时延优化模型,以全网络中计算任务的完成时延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计算资源、消耗能量为约束,确定任务在每层服务器的卸载比例,获取传输时延最优和网络负载均衡的资源分配方案。本发明降低了小区系统内用户任务计算及传输的总时延,提高了前传网络对用户的服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11277463.1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纸黑白刷新时间测算方法,包括视频图像的采集、预处理、灰度转化、小波包去噪以及刷新时间的测算判定,该方法能大幅减少图像的处理计算量,利用将电子纸转换刷新过程中的闪烁部分进行灰度值取零,再用图像灰度均值的大小判断颜色,避免了闪烁的灰度均值干扰了颜色变化点的获取,对图像进行去噪也使数据更加精准,从而实现对颜色变化点的精准快速获取及刷新时间的计算,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测算快速便捷,能有效迅速地反映电子纸的刷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63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0766.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IPC: H01L21/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ITO薄膜晶体管本征电学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高度真空环境下,使用磁控溅射仪以射频磁控溅射的方式溅射N型ITO薄膜,后用导电金属加热蒸发以形成ITO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ITO薄膜经过第一预退火工艺处理、ITO薄膜晶体管经过第一后退火工艺处理或者ITO薄膜晶体管经过两步退火工艺处理,两步退火工艺包括对ITO薄膜采用的第二预退火工艺和对ITO薄膜晶体管采用的第二后退火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预退火工艺可大幅度提升迁移率,第一后退火工艺可得到较小亚阈值摆幅以及较大开关比,两步退火工艺可以提升ITO薄膜晶体管的迁移率,并且兼顾其他本征电学性能,工艺简单易操作,并进一步提升ITO TFT的性能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