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8935458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312300.3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所述多通换向阀包括壳体和壳体腔,且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隔板、以将壳体腔分隔成壳体上腔和壳体下腔;所述多通换向阀的位于壳体上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所述多通换向阀的位于壳体下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解决流路阀多、控制复杂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系统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50874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305340.5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第一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以及第二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热湿交换结构,设置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其中,新风通道的入口端用于与室外新风入口连接,新风通道的出口端通过风阀切换与第二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或第一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进风口连接;回风通道的入口端用于与室内回风口连接,回风通道的出口端通过风阀切换与第一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或第二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进风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解决了基于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空调系统需在蒸发器和冷凝器频繁切换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制冷系统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15269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051408.7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压缩机包括相互独立的两个以上的压缩腔;还包括一个以上的切换压缩腔和一个以上的补气口、以及位于所述压缩机外部的一个以上的补气支路(10),所述补气口能与至少一个所述补气支路(10)相连接,所述切换压缩腔的吸气端与所述补气口相连、其排气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补气增焓与并行压缩相结合的技术,利用补气支路进行补气增焓,相比起原有的双级或准二级补气增焓的系统回路而言,能够有效地降低补气的混合损失,还能减小补气的回流损失和流动阻力损失,从而提高补气增焓的效果,提高该制冷系统在低温下的制热能力,提高系统能效水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系统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13279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1097985.X

    申请日:2017-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和补气装置,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排气口、补气口和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转子,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吸气进口、第一排气出口、补气进口、补气通道、第一滑片和第一滑片槽,第一滑片的第一端抵接在转子的外周以将压缩腔分隔为吸气腔和排气腔,当补气通道与第一吸气进口共同连接至吸气腔时,补气通道关闭;当补气通道与第一排气出口共同连接至排气腔时,补气通道在补气压力大于或等于排气腔中压力时打开,在补气压力小于排气腔中压力时关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能够避免补气回流,同时保证滑片强度,降低补气阻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系统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46704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970821.2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空调系统还包括:通风加湿结构,通风加湿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通风处,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通风加湿结构具有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的加湿部;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吸气口连通;蒸发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吸气口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通过增设通风加湿结构,使得空调系统具备加湿功能。

    空调系统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13357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431678.5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组件,包括循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全热交换芯体;回风流路组件,用于将部分室内空气输送至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换热,并将换热后的所述部分室内空气与所述回风流路组件内的其余室内空气混合,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排入室外;以及新风流路组件,用于将部分室外空气输送至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换热,并将换热后的所述部分室外空气与所述新风流路组件内的其余室外空气混合,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换热后送入室内。这样可以在对新风即输送的室外空气加热的同时提高排风即排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实现低温制热时第一换热器的无霜运行,室内温度波动小、舒适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8620489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304669.X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体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三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二阀体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或第四换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解决了空调器系统在进行化霜作业时,空调器系统的制热作业停止,造成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补气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817828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20513199.7

    申请日:2017-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补气装置,包括气液分离腔体和引射器;两相制冷剂通过气液进管进入气液分离腔体,气液分离腔体能够将气液分离,从而使气液分离腔体分为气体腔和液体腔;引射器具有喷射入口、引射入口和引射出口,喷射入口用于接收经分离后的气态制冷剂,引射入口用于引射气液两相制冷剂或者经分离后的液态制冷剂,引射出口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该补气装置,能够根据补气量的大小自动调整补液量的大小,在压缩机排气温度低,补气量小的非极端工况进行少量补液或不补液;在压缩机排气温度高,补气量大的极端工况,补入更多的液态制冷剂以降低排气温度。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热泵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