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60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17564.X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以及第二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热湿交换结构,设置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其中,新风通道的入口端用于与室外新风入口连接,新风通道的出口端,通过风阀切换与第二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或第一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进风口连接;回风通道的入口端用于与室内回风口连接,回风通道的出口端,通过风阀切换与第一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或第二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进风口连接。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解决了基于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空调系统需在蒸发器和冷凝器频繁切换的问题。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及远程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105387563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791472.8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及远程服务器。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环境参数信息,环境参数信息为空调所处环境的参数信息;向远程服务器发送环境参数信息,其中,远程服务器用于查询与环境参数信息对应的控制参数信息并将控制参数信息下发至空调;接收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控制参数信息;以及根据控制参数信息对空调执行控制。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用户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反复对空调进行操作,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

    一种导风柱、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77658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195138.6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风柱、出风装置和空调器,导风柱包括能够相对于自身转轴旋转的柱体结构,在所述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引导从所述柱体结构的一侧的气流排出到另一侧的导风通道(1)。本发明采用了能够相对自身转轴旋转的柱体结构,并在柱体结构内部设置引导气流排出的导风通道,由于柱体结构内部形成的导风通道能够形成更平滑的导风面,因此较之现有的导风板可以降低风阻,而且导风通道还可作为导风柱一侧风道本体的延伸部分,加大送风距离,而通过柱体结构的旋转,能够实现气流排出的出风大小及角度的引导,提高送风效果。

    换热装置和换热电器
    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9679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077064.1

    申请日:2014-03-04

    Inventor: 郑海文 陈远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和换热电器,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膨胀阀、第二换热器和三通阀通过四通阀依次连接形成主回路;换热装置还包括:水媒换热器,水媒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三通阀连接,水媒换热器的冷媒出口连接在主回路上的膨胀阀与第二换热器之间;控制阀,连接在水媒换热器的出口与主回路之间;分液管,分液管的一端连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二换热器与三通阀之间,分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一换热器与第四端口之间;第一通断阀,设置在分液管上。本发明的换热装置能够实现双换热器同时热水与冷气,冷媒同时从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中流通,这样能够顺利协调同时热水与制冷之间的平衡,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种空调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654595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81437.X

    申请日:2016-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F24F11/30 F24F11/64 F24F11/77 F24F21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的当前风档和当前内管温度;对所述当前内管温度进行温度负补偿,作为所述空调的通讯内管温度,以在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讯时使用;并确定与所述通讯内管温度适配、且高于额定内管温度的目标内管温度;预设风挡、内管温度、目标内管温度与目标转速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当前风挡、当前内管温度以及确定的目标内管温度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转速,以使所述空调按所述目标转速进行高温出风。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温升速度慢、使用不方便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实现温升速度快、使用方便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0928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52167.1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装置,其包括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导风板,相邻的导风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其中,至少一个导风通道两侧的导风板布置成不平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通道的宽度沿通流方向变大,并且使得所有的导风通道的宽度之和沿通流方向变大,其中,导风通道的宽度为两侧的导风板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导风装置通过导风板的扩散式布置方式,实现了送风范围的扩大,免除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扫风驱动机构,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

    空调系统及基于该空调系统的空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923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57382.1

    申请日:2015-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F24F11/30 F24F11/58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基于该空调系统的空调控制方法,属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中空调与手机仅为单向通讯的问题而设计。本发明空调系统包括空调,还包括与空调双向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空调内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空调能检测室内温度分布情况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温度检测结果向空调发送指令,指令包括工作模式和/或工作参数。本发明空调系统及基于该空调系统的空调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不能直观了解房间温度分布情况的问题,移动终端对空调的控制更加直观、及时。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1849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617473.0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该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示空调与其安装房间大小相关的第一房间负载系数和与其安装房间漏热相关的第一房间漏热量系数;将第一房间负载系数和第一房间漏热量系数模糊化;根据预定的模糊控制策略对经过模糊化后的第一房间负载系数和第一房间漏热量系数进行解模糊以得到第二房间负载系数和第二房间漏热量系数;根据第二房间负载系数计算得到空调运行的初始频率值;根据第二房间漏热量系数计算得到空调运行的稳定后频率值。本发明避免了因为房间大小和空调匹数大小不匹配、房间西晒等情况下温度控制不精确的问题。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663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1790.3

    申请日:2015-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F24F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设定值;将当前设定值与默认设定值相比较,判断当前设定值相对于默认设定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是:依据当前设定值计算出与当前设定值对应的当前运行参数;显示当前运行参数。本发明通过将与当前设定值相对应的当前运行参数进行显示,可以方便用户直观的全面的观察到改变设定值后空调的运行状态,有助于用户对设定值进行合理的设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

    空调内机及空调换热器防护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4864496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061967.0

    申请日:2014-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换热器防护部件,包括固设于空调换热器的端部和空调电气盒之间的隔板,隔板罩设于换热器的U形换热管端。通过在空调换热器的端部和空调电气盒之间放置隔板,由隔板将换热器的U形换热管路罩设于换热器的一侧,使得空调内部电气盒和换热器被隔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在产生冷媒换热管路的U形端部发生泄露时,隔板将泄露的冷媒阻挡在换热器的一侧,冷媒更容易向换热器方向散开,避免冷媒在电气盒的位置发生会聚,从而使得泄露的可燃冷媒远离火源,提高空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