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工装
    8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64984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21463111.1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倾斜工装,包括底板、安装板和升降装置,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升降装置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倾斜工装,通过设置安装板和升降装置,能够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安装板相对于底板倾斜,进而达到调节安装板与底板的夹角角度的目的,能够保证安装板处于倾斜状态时的受力分布均匀,能够防止在调节安装板与底板的夹角时,升降装置的上端脱离所述安装板,增加倾斜工装的可靠性,而且利用液压或气压能够使升降装置停止在指定高度,通过设置安装孔能够保证不同大型空调机组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板上,而且通过设置止挡结构能够防止机组意外移动。

    电器盒及电器设备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38707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783782.4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盒及电器设备。该电器盒包括:电器盒本体及散热组件。电器盒本体包括盒体和设于盒体内的滤波器件和变频驱动器,滤波器件和变频驱动器固接于盒体的内壁。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冷媒管,第一散热板固接于盒体的与滤波器件所在的内壁相背的外壁,且正对滤波器件布设,第二散热板固接于盒体的与变频驱动器所在的内壁相背的外壁,且正对变频驱动器布设,冷媒管穿设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确保电器盒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状态,确保电器盒内的各个器件的工作温度正常,即使在恶劣工况下,也不会出现某个器件超温运行的情况。

    吸振器及空调机组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24051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1995529.6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振器及空调机组。吸振器包括壳体、配重结构和弹性件,所述配重结构处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配重结构和所述壳体的底面之间,且所述弹性件能够在所述配重结构的挤压下产生形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振器及空调机组,设置配重结构和弹性件,利用弹性件的形变使配重结构与待减震结构形成一个反相位振动,从而将待减震结构的振动传递至配重结构上,实现吸振减振效果,同时配重块数量可调,从而调节配重结构的有效减震频段,扩大吸振器的减振频率的范围,阻尼弹簧能够对阻尼器起保险作用,同时利用螺栓和螺纹段的配合位置调节阻尼器和阻尼弹簧的阻尼效果,增加吸振器的减震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吸振盒、压缩机及船用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9725058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22087817.3

    申请日:2018-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振盒、压缩机及船用冷水机组。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吸振盒还包括弹性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振盒、压缩机及船用冷水机组,通过设置弹性薄片,能够利用弹性薄片主要承担垂直方向的振动,从而有效的利用阻尼颗粒进行摩擦吸振,通过在壳体的底部设置第二容纳腔,使壳体的横截面产生变化,将振动能量截留在壳体内部,从而强制使振动波被壳体及壳体内部的阻尼颗粒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杆将盖板处承受的振动直接传递至弹性薄片上,同时利用振动机构能够在支撑杆振动过程中对阻尼颗粒进行搅拌,从而避免阻尼颗粒因振动而进行自然分层从而降低吸振效果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可满足舰船环境的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04464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232942.0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满足舰船环境的减振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减振腔;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减振腔内,用于连接振源,所述支撑件在振动方向上可移动;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减振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基座之间,用于缓冲振源的振动;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件在非振动方向上的位移。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有效限制了支撑件非振动方向上的位移,避免了保证支撑件由于在非振动方向上位移而与基座发生碰撞或接触,从而最大的削弱激励源能力传递,大大提高减振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空调冷水机组及空调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20598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386425.0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冷水机组,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变频器、冷媒水泵和过冷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器出液在所述过冷器中与所述冷媒水泵提供的冷媒水换热后,流经所述变频器对所述变频器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冷水机组具有冷却效果好且能效高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减振部件及压缩机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18872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304166.2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部件及压缩机,减振部件,用于压缩机减振,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压缩机;减振片,所述减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减振片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并吸收所述压缩机的振动。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部件将减振片设置在支撑件上,使压缩机直接与减振片连接,并通过减振片间接与支撑件连接,由于压缩机直接与减振片连接,不存在间隙,因此,压缩机与减震部件间可以实现紧密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系统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95074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937701.7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用于形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1)、冷凝器(2)、第一节流单元(3)和蒸发器(4),在冷凝器(2)的冷媒出管对应的冷媒循环流路上还旁支有用于连通压缩机(1)的吸气口的吸气喷液流路(f1),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前的均液机构(5),用于对蒸发器(4)的出口下游的冷媒和来自吸气喷液流路(f1)的冷媒进行预先均匀混合。本实用新型利用均液机构对蒸发器冷媒和吸气喷液流路的冷媒进行预先均匀混合,以促进吸气口前的吸气温度场的区域均衡,进而降低节流单元发生频繁波动和压缩机频繁加卸载的可能性,从而尽量消除压缩机的吸气喷液过程对空调系统的部分不利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螺杆式冷水机组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35544U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20979048.0

    申请日:2017-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杆式冷水机组,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用于解决提高冷水机组安装的灵活性。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包括第一、第二开口部;冷凝器包括腔室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腔室本体两端的第一、第二封堵件;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其中之一同时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蒸发器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内相同种类流体参数的流体参数检测元件,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的其中任一能作为流体入口,其中另一对应作为流体出口。和/或,冷凝器被构造为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安装位置可互换。上述技术方案,蒸发器的流体入口、出口可任意选用,冷凝器进水管和出水管位置可改变,提高了机组安装灵活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设备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01884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23158183.X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设备,空调室内机包括:电机(7),包括电机轴(71);电机支架(3),电机(7)被支撑在所述电机支架(3)中,电机轴(71)穿过电机支架(3);弹性垫(2),套设在电机轴(71)上并在电机轴(71)的轴向上抵靠着电机支架(3)的外侧;以及周向保持件(8),其两端与电机支架(3)相连,并且与弹性垫(2)在电机轴(71)的周向上保持接触,周向保持件(8)的周向长度是可调节的;以及挡板,安装在电机支架(3)上并且将弹性垫(2)在所述电机轴(71)的轴向上抵靠着所述电机支架(3),所述电机轴(71)穿过所述挡板,这样增强了电机(7)产生的振动能量的耗散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