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635930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801763.1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流板、油分离器、冷凝器及闪发器,均流板(1)包括板体(11),在所述板体(11)的至少一个侧边上沿所述板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过液槽(12),以便所述板体(11)上方的沉积液滴通过所述过液槽(12)流回所述板体(11)下方。本实用新型在均流板的板体侧边设置多个过液槽,均流板所连接的壁面与过液槽之间能够形成板体上方的沉积液滴的导流通道,沉积液滴可通过过液槽流向均流板的下方,并能够降低其他方向的流体对沉积液滴向下回流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均流板对气态介质和液态介质的分离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635659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801761.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及换热设备,其中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的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包括油分壳体,油分壳体设有进气口,油分壳体内设有过滤装置和位于过滤装置下方的均流板,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气口进入油分壳体后,经均流板进入过滤装置进行油气分离,均流板上设有多个均流孔,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折弯部能够引导均流板表面的油液汇聚于折弯部。本实用新型中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折弯部对于积累在均流板表面的油液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能够使油液汇聚于折弯部,从而使油液顺利穿过均流孔,降低在均流板上所形成的油膜阻力的影响,提高油液滴落的效率,改善油气分离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349451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2754282.1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及热泵机组。换热组件包括壳体;布液器,所述布液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布液器的内部形成布液腔;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布液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组件及热泵机组,利用第一连通管将冷凝工况下的气态制冷剂送入布液器内,气态制冷剂能够通过布液器流动至布液器下方,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内布液器和挡液板对气态制冷剂的阻挡,有效的提升了气态制冷剂与换热管的接触能力,达到提高换热组件的换热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9301058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0245076.5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和制冷系统。换热器包括:壳体,具有气态工质进口和液态工质出口;去过热组件,位于壳体内,包括分隔壁和第一换热管,分隔壁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去过热腔和冷凝腔,气态工质进口与去过热腔连通,液态工质出口与冷凝腔连通,分隔壁上设有连通去过热腔与冷凝腔的去过热腔出口,第一换热管被配置为冷却经气态工质进口进入内部空间的气态工质,第一换热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位于去过热腔内以冷却去过热腔内的气态工质;和第二换热管,位于冷凝腔内,被配置为将从去过热腔进入冷凝腔的气态工质冷凝为液态工质。本公开利于提高换热器的去过热换热的换热系数,从而提高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412627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640142.6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管、壳管式冷凝器、空调器,其中的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所述进气管本体具有锥形管段,所述进气管本体的出口处于所述锥形管段的小直径底面上,所述锥形管段上构造有多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贯通所述锥形管段的内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带有油分的冷媒气流进入所述进气管中时其中的油滴进行初步过滤,并通过所述锥形管段锥形构造将冷媒气流中的大颗粒油滴提前收集,且能够对小颗粒油滴起到再收集的作用,有效提高油分分离能力以及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36292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821742.8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布液结构包括:布液管;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布液管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换热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将现有技术中的布液盘结构替换为呈环形的布液管,从而在保证与布液盘结构相同的布液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对气态冷媒的遮挡,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通过设置喷射孔,能够增加换热管的分布区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分布区域小而存在多个换热死区的问题,减少布液器对换热管的遮挡,减少布液器对换热管布局的限制,简化布液器结构,使其占据空间小,布液无死角,换热无死角提高了换热器的空间利用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62512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2085056.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换热器包括:壳体、隔板、多个折流板,所有所述折流板均间隔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构成折流流道,所述折流板为曲面形状,且所述曲面形状的凸起方向与所述过冷区域内冷媒流向具有夹角、多根换热管,并列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且每根所述换热管均贯穿所有所述折流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通过设置曲面形状形状的折流板,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平板型折流板所造成的流动死区的问题,增加对液态冷媒扰流作用,提高过冷效果和提高过冷区域利用程度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换热器过冷效果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042820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823058.6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冷凝设备包括: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冷凝管束;和油分离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管束的中部。空调系统包括该冷凝设备。基于本公开的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经内置于冷凝器内的油分离器过滤油滴后的冷媒蒸汽可以在油分离器表面的较大范围输出和扩散,增加冷凝管束与冷媒蒸汽的接触机会,强化冷凝器换热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20577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193118.0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在该蒸发器中,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第二换热管组位于布液器的下方。第一均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管径,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换热管组的换热管分布密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组后,冷媒会落在第一均液管组上。当冷媒流经第一均液管组时,就会被第一均液管组的换热管随机分配地更加均匀,使得冷媒可以被再次均液,冷媒就可以均匀地落在第二换热管组上进行换热。这样一来,就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提高整体换热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20575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192967.4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蒸发器还包括布液器、换热管组和防带液管组,布液器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并与进液口相对应,布液器用于对进液口通入的冷媒进行分散。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布液器的下方,防带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围在换热管组的外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一道蒸发过程有利于浸泡式换热,还由于防带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且分布密度大的特点,可以使得防带液管组上的液膜厚度薄于换热管组,使得气体挣脱阻力更小,降低可携带的液态冷媒量,有利于防止吸气带液现象的发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