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84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8101.2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内的热回收器,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热回收风道,设置在热回收风道上的热回收器,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直连风道,设置在直连风道与热回收风道上风阀组件,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组,根据温度控制风阀组件连通热回收风道或直连风道的控制器。本发明通过设置风阀组件根据温度切换连通热回收风道与直连风道,从而在不需要热回收的时候连通直连风道不经过热回收器,在需要热回收的时候连通热回收风道,使新风机更加节能,实现智能节能方式。

    具有扩压风道的风机盘管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4555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73346.0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扩压风道的风机盘管及空调器。根据本发明的风机盘管,其包括:管壳,管壳具有容纳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均与容纳腔连通;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管壳内,第一进风口位于换热器的下方;贯流风机,贯流风机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具有第二进风口、扩压出风口和与扩压出风口连接的扩压风道,第二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通,扩压出风口朝向换热器,至少部分扩压风道的通风面积逐渐增大。该风机盘管流动损失小,噪声低,且可以更薄。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76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26475.X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该换热器包括在横向上相互隔开的多列换热管,每一列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管,还包括用于将换热管之间形成连接的连接管,以在所述换热器内形成换热介质流路,所述连接管包括将位于同一列中的两换热管之间形成连接的第一连接管,还包括将位于不同列的两换热管之间形成连接的第二连接管。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内能够形成复杂多变的换热介质流路,以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另外,使得各个换热管之间的连接灵活多变,具有较大的设计自由度,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流路,以获得不同的换热效率。

    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温控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3304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410049124.9

    申请日:2014-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温控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空调型号参数、空调运行环境参数、空调运行模式参数设置温度保持区间设置值,读取温度保持区间设置值,获取用户设定的设置温度,根据所述设置温度和所述温度保持区间设置值计算得出温度保持区间,获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环境温度,与温度保持区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判断环境温度是否达到关闭水阀温度点和开启水阀温度点,从而控制水阀的运行状态实现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其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保持区间设置值,选择温度保持区间的范围大小,适应不同工程和用户的个性化需要,提高舒适性和节能性。

    换热器接水结构及空调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8760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1017182.4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22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接水结构及空调,其中,换热器接水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设有接水区和排水区,所述接水区设有导水部,以便将来自换热器的冷凝水汇集在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排水区用于将所述冷凝水排到外部;所述接水区设有用于支撑换热器的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接水区隔为多个水槽。本发明提供的底盘上设有接水区和排水区,接水区能够通过导水部收集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能够通过接水区直接进入排水区排出,结构简单,排水方便通畅,且接水区内设置凸台,能够实现承载换热器的作用,防止换热器受到垂直向下的力而变形;且凸台又能够将接水区隔为多个水槽,利于收集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一种空调器及其温控器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682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26096.3

    申请日:2013-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控器,包括框体、操作键、主控板和液晶模块,其中,液晶与主控板通过软排线或导电胶电连接,且液晶模块与主控板沿框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而操作键与主控板沿框体的厚度方向布置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将主控板与液晶模块沿框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避免了液晶模块与主控板厚度的叠加,即该温控器的厚度方向不再叠加主控板的厚度,减小了温控器的厚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温控器的空调器。

    商用空调末端室内机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898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95229.4

    申请日:201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空调末端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盘管、贯流风叶及控制电路,换热盘管及贯流风叶设于壳体内,换热盘管上具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在前述进水端和/或出水端上设有电动水阀,该电动水阀位于壳体内并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减轻空调机在下次工作时所产生的吹水现象,并避免结构改动而对室内机外观的影响,不会破坏室内装潢。

    具有除霾效果的车辆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48089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366486.8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霾效果的车辆。车辆包括车体和至少两个除霾装置,所有所述除霾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顶部,且每一所述除霾装置的进风方向与所述车体的直线前进方向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除霾效果的车辆,使除霾装置的进风方向与车辆的直线运行方向形成夹角,从而避免车辆的气流对除霾装置的风机产生冲击而影响除霾效果,过滤件和IFD净化机构能够对气体进行双重过滤增加除霾效果,并且设置温湿度传感器、粒子浓度传感器和警报机构,实现除霾装置的自动调节和自动发出清洗警报,增加车辆除霾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风机装置及设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公开(公告)号:CN209013343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734971.9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装置及设有其的空调室内机,风机装置包括:主壳体,形成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气流通道;换热结构,设于气流通道内并位于气流通道靠近进风口一端;风机机组,设于气流通道内并位于换热结构与出风口之间;其中,风机机组包括至少两个风机,至少两个风机在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上述风机装置,由于由至少两个风机组成的风机机组具有较强的增压效果,因此可采用直径较小的风机以将机身的厚度控制在较薄范围内,与此同时可克服机身的厚度太薄导致的高风阻的问题,使该风机装置在超薄化的同时可达到足够的送风风量与送风距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