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302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279302.0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17/20 , E02D3/12 , C09K17/18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边坡加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植物茎和根系注浆的道路边坡加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道路边坡的坡面上撒播种植根系发达、生长能力强的禾本植物;2)待禾本植物自然枯萎后,剪去禾本植物上部的枝干,预留禾本植物茎;3)调制注浆液,注浆液的密度是1.2 g/cm3~2.0g/cm3;注浆液是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的混合物;4)通过禾本植物茎的禾本植物导管向禾本植物根系中注射注浆液;5)以禾本植物茎在地面上的出土处为圆心,向半径5厘米‑10厘米的圆内注射注浆液。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绿色环保、高可靠度、固化方便、粘附力强以及力学性能良好的基于植物茎和根系注浆的道路边坡加固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5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21784.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围护施工方法,首先采用无泥浆参与的钻孔施工工艺对穿越溶洞区域的桩孔进行施工;桩孔施工完毕后,利用吊装设备将收拢状态的可变截面护筒下放至溶洞区域的桩孔内;调整可变截面护筒的位置,使得可变截面护筒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溶洞顶部和底部的桩孔内;对预置在可变截面护筒内的气囊充气,利用气囊将可变截面护筒撑开与桩孔同大小,同时下压溶洞上部覆盖层桩孔内的钢护筒,使得可变截面护筒受压力定型定位;对可变截面护筒内的气囊放气回收;下放钢筋笼,利用导管对桩身进行混凝土灌注,桩身固化后,完成桩基施工。本发明可以有效节省钢材,并且利用可以向内收拢的特性可以避免钢护筒下放时与桩孔壁的摩擦,更易下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3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42871.6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纤维生态水泥加固消落带边坡的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沿消落带边坡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最高水位加固区、水位变化加固区以及常水位线加固区;所述常水位线加固区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加砂与石垫层组成的护坡结构;所述水位变化加固区采用第一生态水泥与土工格室组合的护坡结构;所述最高水位加固区采用第二生态水泥与土工格室组合的护坡结构;本发明可满足消落带岸坡稳定性和河道防洪排涝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进行边坡的防护、加固,以减少材料的用量,降低造价,节省投资,同时打破传统护坡方式的单调形式,既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211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88358.3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93 , G01N33/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VG模型的变形土进气值预测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预测变形土进气值,该变形土进气值预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压力板试验测得变形条件下的测量基质吸力ψ0与测量质量含水率w0的系列实测数据;步骤2.将测量基质吸力ψ0和测量质量含水率w0系列实测数据代入VG模型中拟合出土-水特征曲线,并基于该土-水特征曲线得出测量拟合参数a0、m0、n0;以及步骤3.将测量拟合参数a0、m0、n0代入变形土进气值预测模型中,计算出变形条件下土体进气值,即为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796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85952.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算原位植物根系固土实际截面抗拔力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种植槽、连接绳、支架、定滑轮以及测力计;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纱网;定滑轮设置在支架上;连接绳缠绕在定滑轮上;连接绳的一端与种植槽相连,另一端与测力计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以及适用范围广的测算原位植物根系固土实际截面抗拔力的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651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69659.8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05 , E02D3/12 , E02D5/74 , E02D17/207 , E02D2300/0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体加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浆竹网格和棕榈纤维加筋的土体加固体系及加固方法,该注浆竹网格和棕榈纤维加筋的土体加固体系包括竹条、中空注浆竹锚杆以及棕榈加筋土;竹条包括横纵交错编织成竹网格结构的横向竹条以及纵向竹条;中空注浆竹锚杆置于横向竹条以及纵向竹条相交的结点上;棕榈加筋土填充在横向竹条以及纵向竹条横纵交错编织成竹网格结构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环保、能够给土体提供的侧限作用和抗拉性能以及可提高土体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注浆竹网格和棕榈纤维加筋的土体加固体系及加固方法,该加固体系在加筋土挡墙、加筋土边坡、加筋土路堤和加筋土地基方面都能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8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03326.2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1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5/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涵洞减载及防止蠕变的控制方法及结构,该方法包括:1)在涵洞两侧按相关规范要求填筑路堤至设计标高;2)在步骤1)所形成的路堤上开挖减载槽,并对所开挖减载槽壁进行护坡处理,减载槽以及涵洞顶部共同形成减载区;减载区位于涵洞的正上方;3)在减载区的涵洞拱脚处预设带导气孔的导气管;4)在减载区中回填砂土、轮胎碎片以及装有微生物浆液和营养液(钙盐与尿素的混合溶液)的微生物固化浆液减载袋,进行碾压密实处理;5)回填剩下土体至设计高度,使之与两侧土体形成整体作为路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效率高、易操作以及适用性广的高填方涵洞减载及防止蠕变的控制方法及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149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96143.2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含泥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灌注桩、具有热源和温度传感功能的光纤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分布式光纤温度检测仪和控制光纤传感器加热的调压器,所述光纤传感器在浇注前附着在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根据工程桩的特征制作一组相应不同含泥量的灌注桩,通过调压器使光纤传感器按照一定的加热功率对灌注桩进行加热,并记录相应加热功率下不同含泥量灌注桩的稳定温升;然后将灌注桩含泥量和温升拟合成一个函数关系;以同样的方式测得工程桩的稳定温升值,将稳定温升值与上述函数关系对比即可得到工程桩的含泥量,即可实现对灌注桩含泥量进行无损检测,该装置和检测方法简单、准确,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63332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90304.8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钻机跟管钻进微型桩的施工方法,钻机安装就位,调整钻杆、钻头方位、角度与设计参数一致;准备就绪后,开始钻孔;采用正循环方法,用循环水冷却钻头、除渣;每钻0.25~0.5m同步跟进压入护壁钢套管,护壁钢套管离孔底不超过0.5m;每钻进1~2m,校核钻杆角度一次;达到设计深度后,取出钻杆、钻具;向护壁钢套管内注入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凝固后,即形成一种用于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加固的跟管钻进微型桩。本发明能最大限度避免路基土体扰动,防止因整治工程施工而引起的路基附加变形;可在既有高速铁路行车条件下施工,不影响既有线的正常运营;适用于既有高速铁路出现路基变形的病害整治。
-
公开(公告)号:CN207959015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20352573.4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1D2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整转体桥撑脚高度的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下三角块、上三角滑块、螺杆和套在螺杆上的大螺母,所述下三角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上三角滑块倒扣在下三角块上,在两者之间形成倾斜的滑动面,并在上三角滑块顶部形成支撑面,所述螺杆一端固定在下三角块上,另一端自由穿过上三角滑块并在上三角滑块侧面通过大螺母相对位置固定,通过拧动大螺母调节上三角滑块与下三角块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利用倾斜的滑动面转换作用调整上三角滑块相对于底座的高度。本装置操作方便、构造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控制转体桥撑脚与滑道之间的间隙问题,并且现场施工简单方便,从而使转体桥在运转过程中更加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