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092529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37904.7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单点系泊的多功能无线遥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海上单点系泊系统内的数个远程遥测单元、监控数个远程遥测单元运作的陆上终端遥测基站、位于海上单点系泊系统内的远程遥测单元和位于油轮上的便捷式遥测显示操作单元,其中,悬链锚腿单点系泊浮筒在海流海浪作用下,上、下漂浮和摇摆过程中,实现终端遥测基站与海上单点系泊系统内的远程遥测单元、油轮上的便捷式遥测显示操作单元三部分信号之间的不间断传输。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海上单点系泊系统的自动监测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操作人员在每次接卸油过程中,需人工登录单点浮筒观测和操作的问题,为单点系泊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地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07568967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614431.2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5B13/02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水环境下的水下控制模块的集成管汇阀块,包括:底盘、垂直安装在底盘上的数个集成管汇阀块,其中,相邻的集成管汇阀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由O型圈进行密封;集成管汇阀块与底盘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并由异型密封圈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陆地上将水下控制模块内部管线及接头模块化,解决了在深水环境下的水下控制模块的安装问题,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降低了泄漏几率;而且,还便于水下控制模块上的维修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207098569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888872.5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G9/02
Abstract: 一种水下电飞线接口结构,包括:操作面板、安装在操作面板两侧的挡板、安装在操作面板底部的数个支撑杆,其中,操作面板上设有与水下电飞线相连接的飞线接头、电飞线暂置孔、电飞线接头安装孔及标识;飞线接头上安装有固定结构;操作面板上安装有电飞线限位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限制了电飞线在合理安全的区域内移动,解决了电飞线在安装、生产、维修的过程中发生缠绕、滑移等问题;而且,还能够适应水下设施分体保护装置的后安装,大大提高了飞线面板的稳定性,加强了飞线面板在生产使用中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093004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888900.3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23/00
Abstract: 一种水下控制模块的缓冲装置,设有:安装于水下控制模块底部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一外环、同心布置于外环下面的内环,其中,外环上设置有数个节流孔;内环则能够沿轴线方向在外环的内侧上下移动,并形成一个容积可变的环状密闭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环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空腔吸入海水,不仅降低水下控制模块的下放速度,解决了水下控制模块与水下采油树对接坐放着陆时的下放速度问题;而且,在整个缓冲过程中,无需其他装置干预,也不需要额外的操作;避免损坏其底部的接口和水下采油树上的对应接口,保证了水下控制模块的对接安全,提高了水下控制模块对接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882032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88738.7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相流发生装置,进气主管通过三通管接头分别与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连通,进液主管通过三通管接头分别与第一进液支管的进口端和第二进液支管的进口端连通,第一进气支管的出口端和第一进液支管的出口端分别与前大直径直管的进口端连通,前大直径直管通过大直径连接弯管与后大直径直管连通,后大直径直管出口端与大直径气液混合物输出管连通;第二进气支管出口端和第二进液支管出口端分别与前小直径直管进口端连通,前小直径直管通过小直径连接弯管与后小直径直管连通,后小直径直管出口端与小直径气液混合物输出管连通;其优点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维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制造容易,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3688131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20009000.3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
IPC: G01L9/00
Abstract: 一种无线快换式压力传感器,包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设在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底部的压力传感器、设在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底部并套装在压力传感器上的安装块及分别设在安装块两端的快换接头,其中,安装块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各设有一向内的凹槽;快换接头包括:安装在第一端凹槽内的第一快换接头和安装在第二端凹槽内的第二快换接头;安装块上还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流通通道,且流通通道贯穿安装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根据不同内径的管道,快速的更换接头;而且,能够快速接入大型液压系统的被测管道内,对被测管道进行系统压力测量,同时,便于监测液压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诊断液压系统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22156845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334339.9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注气树抬升位移监测智能装置,该井口注气树抬升位移监测智能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一端与井口注气树连接,支架另一端与限位套筒外表面连接,限位套筒外表面还连接有指示器,限位套筒内滑动设有感应器组件,限位套筒内还滑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感应器组件连接,连接管远离感应器组件一端与甲板抵接,连接管移动以带动感应器组件在限位套筒内移动,以使指示器数值改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口注气树抬升位移监测智能装置采用磁致伸缩原理,可以实现井口注气树抬升位移的精确测量,实时监测注气树抬升位移,为及时准确监测井口注气树位移抬升提供有力保障,并且井口注气树抬升位移监测智能装置整体尺寸小,占用空间少。
-
公开(公告)号:CN220651082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0592265.X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无人平台及其安全系统,其中,所述海上无人平台安全系统包括第一安全系统;第二安全系统,所述第二安全系统与所述第一安全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安全系统用于控制海上无人平台的应急设备、火气探测报警设备以及消防设备,所述第一安全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海上无人平台的其它设备;正常工况下,所述第一安全系统和所述第二安全系统共同运行,失电工况下,所述第二安全系统单独运行。本实用新型中的海上无人平台安全系统采用最小容量的不间断电源便可以满足第二安全系统的长时间工作,从而降低了海上无人平台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4825706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758734.8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纽威石油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5D5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阀门接口的保护罩,所述阀门接口包括接口壁、位于所述接口壁内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接口壁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保护罩用于插入在所述腔体内,所述保护罩包括本体、套设在所述本体外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与所述本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架的外壁用于与所述接口壁的内壁之间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阀门接口的保护罩,通过设置由本体和支架形成的保护罩,将其插入接口的腔体内,能够有效实现对接口的保护。且本体与支架之间具有间隙,能够保证在插入时支架向内压缩,并具有向外张开的趋势用于抵接接口壁的内壁用于实现保护罩与接口的连接,防止保护罩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207826510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838900.9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C11/52
Abstract: 一种卡爪式锁紧机构,包括:吊装接口,安装在吊装接口下面套筒、底盘和外壳,其中,套筒与贯穿在吊装接口上的上锁紧杆连接,上锁紧杆与下锁紧杆连接,且下锁紧杆枢接有连杆和锁紧块,锁紧块与套筒枢接,并贯穿底盘、安装基座;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操作接口,操作接口与上锁紧杆连接,操作接口包括:套装在上锁紧杆上的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锁紧螺母和限位块,限位块插入上锁紧杆上的下提升环上;轴承座顶部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限位销,限位销从下提升环卡槽处伸出,并顶入吊装接口上的限位槽中;下提升环与上提升环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需要紧急解锁的场合下,需要额外的工具的问题;减轻了水下机器人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