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材料自组装的土霉素SERS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28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82439.4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3/44 G01N1/28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自组装的土霉素SERS检测方法,用于鱼粉等水产品中土霉素(OTC)含量的检测。纳米金颗粒(80nm粒径)通过含OTC适配体的碱基序列与纳米金颗粒(15nm粒径)连接在一起,4‑巯基苯甲酸孵育在纳米金颗粒表面,由此产生拉曼信号。当OTC接触检测体系时,OTC适配体与OTC特异性结合,导致80nm纳米金颗粒和15nm纳米金颗粒距离缩小,热点增强,拉曼信号增大,从而实现检测目的。本检测体系能够定量检测土霉素,线性范围是0.046‑460fg/mL,检出限为0.004fg/mL。本发明用于土霉素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优点,应用于鱼粉等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荧光生物检测系统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24662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22700.3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G01N33/569 G01N21/6486 G01N33/56911

    Abstract: 荧光生物检测系统,包括发光模块、荧光接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在发光模块与荧光接收模块之间设有比色皿,比色皿内盛放有上转换荧光材料标记的检测试液;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红外激发光源,所述红外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束通过激发光路照射于盛放有检测试液的比色皿上,所述检测试液发出的荧光通过接收光路由荧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激发光路与所述接收光路成直线或者直角设置;荧光接收模块为光强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基于上转换荧光技术即可实现对多种被检液中待检目标菌浓度的实时定量检测,整个检测系统无需免疫层析试纸,且激发光路和接收光路的设置更为简便。

    一种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双酚A电致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4186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32189.0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对于环境激素中BPA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标记上转换材料的互补链通过杂交方式与电极上的双酚A适配体捕获探针连接。然后电极在靶物质双酚A溶液中孵育,双酚A适配体捕获探针会将靶物质双酚A包裹在其三维空间结构中,同时标记有上转换材料的互补链会被竞争掉,因此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值会降低,我们利用这种信号值的变化实现对双酚A的定量检测。本发明将上转换材料与适配体结合应用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也为双酚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兼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

    一组特异识别玉米赤霉烯酮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公开(公告)号:CN103013998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475127.X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特异识别玉米赤霉烯酮的寡核苷酸适配子,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通过竞争SELEX技术结合表面偶联玉米赤霉烯酮的磁珠,经过14轮反复的孵育、清洗、解离、扩增、λ核酸外切酶消化制备单链次库,从一个单链DNA随机文库中筛选出了能与玉米赤霉烯酮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适配子。克隆测序并合成12条代表性序列后,对其进行亲和力分析;并对3条亲和力表现最好的适配子进行特异性试验。该组寡核苷酸适配子(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1-3所示),为分析检测食品或环境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提供了一种特异高效的识别配体,为开发替代现有依赖抗体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提供了新的选择。

    一种同时检测泰乐菌素、交沙霉素和螺旋霉素残留的毛细管电泳-纳米金敏化电化学发光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282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035335.6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毛细管电泳-纳米金敏化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对三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泰乐菌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残留同时进行检测的方法。尤为独特的是该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同时加入纳米金作为活性剂大大增强了三种抗生素与Ru(bpy) 3 2+ 电化学发光体系的信号强度。在六分钟内三种抗生素完全分离,泰乐菌素检出限为23ng/ml、交沙霉素检出限为15ng/ml、螺旋霉素检出限为15ng/ml。该发明不但可以同时检测三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而且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在检测时间上也具有明显优势。

    一种特异性识别阿洛西林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39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6404.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阿洛西林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适配体进行截短优化,得到了对阿洛西林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核酸适配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先结合阿洛西林的核酸适配体无法与PDDA结合而使PDDA呈游离态,游离的PDDA会导致AuNPs聚集,而AuNPs聚集会导致AuNPs对MAPbBr3@ZIF‑8的荧光淬灭效果降低的原理,将阿洛西林与MAPbBr3@ZIF‑8的荧光信号相偶联,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的阿洛西林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是阿洛西林的新型识别元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多种检测方法的构建,能够实现阿洛西林的快速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