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的制作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13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1766.9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E02B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的制作成形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该方法的特征是:将虹吸式出水流道的制作成形过程分为骨架成形、小段成形和整体成形三个主要阶段;引入误差易于控制的虹吸式出水流道的骨架,作为小段成形和整体成形的依托;将虹吸式出水流道按图纸分为若干个小段,按所述各个小段的展开图下料;借助于骨架,对各个小段进行成形操作并与骨架点焊连接,逐段拼接实现整体成形;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整体成形后的虹吸式出水流道进行检验和修整。本发明提供的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制作方法,具有一系列有效的误差控制措施,可保证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的制作成形精度,为提高泵装置模型性能试验的质量提供了必要条件。

    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水力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4564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628994.1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水力优化方法,属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轴流泵导叶体设计方法不能在泵装置中实现与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相匹配的缺陷,提供了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方法。本发明设计和构建了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平均速度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模型试验装置,对一组7个方案的试验导叶体出口环量和出水流道水头损失分别进行测试和计算,在研明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头损失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使其与出水流道达到最佳匹配、进一步提高轴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由不同型号轴流泵和不同型式出水流道组成的轴流泵装置中的导叶体水力优化。

    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488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523511.1

    申请日:2014-10-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所述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进水流道沿水流方向分为直线进口段、竖井过流段、相贯汇流段和圆台整流段等4段,各段具有不同的几何特征;所述竖井过流段、相贯汇流段和圆台整流段几何形体复杂,提供了详细的断面位置图和断面数据表;所述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进水流道所有尺寸均用相对值表示,将这些相对值乘以泵站拟采用的贯流泵叶轮直径即可得该泵站进水流道的实际所需尺寸;所述直线进口段的参数可根据泵站的实际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适应不同泵站对流道长度、宽度等主要几何参数的实际需要。对于确保泵站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用于大流量低扬程泵站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565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361355.3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流量低扬程泵站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建立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的目标函数、确定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第二,确定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的初步方案;第三,进行泵装置的优化水力设计;第四,进行泵房及泵机组的结构设计和安全度评价;第五,进行互相关变量调整;第六,进行泵装置水力设计与泵房及泵机组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大流量低扬程泵站泵房及泵机组结构设计与泵装置水力设计之间复杂的协同问题,获得了泵站整体设计的最优解,在满足大型低扬程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水力性能。

    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水力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456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8994.1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5/0088 F04D29/548

    Abstract: 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水力优化方法,属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轴流泵导叶体设计方法不能在泵装置中实现与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相匹配的缺陷,提供了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方法。本发明设计和构建了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平均速度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模型试验装置,对一组7个方案的试验导叶体出口环量和出水流道水头损失分别进行测试和计算,在研明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头损失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使其与出水流道达到最佳匹配、进一步提高轴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由不同型号轴流泵和不同型式出水流道组成的轴流泵装置中的导叶体水力优化。

    隔涡导流的轴流泵进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897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5148.2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隔涡导流的轴流泵进水结构,属于水泵技术领域。由联结法兰、吸水室和隔涡导流片组成整体金属构件,吸水室出口连接联结法兰,隔涡导流片设置在吸水室的内壁上。吸水室为外椭圆形吸水室,吸水室的内壁面为1/4椭圆线围绕泵轴线旋转360度而成的曲面,吸水室的出口直径与轴流泵叶轮室的进口直径相等,吸水室的进口直径是出口直径的1.35~1.50倍。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科学,是基于空间几何学、流体力学原理和轴流泵理论设计而成,外椭圆形吸水室内壁面优化设计,方便水流流入吸水室,保证轴向流向叶轮,隔涡导流片能有效抑制切向流速,隔断旋涡通道,减少水力损失,改善进水条件,提高轴流泵的扬程、效率和稳定性。

    一种多功能溢流坝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8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358153.4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溢流坝及其运行方法,通过对坝内鱼道、坝面旋转钢板装置、坝顶钢闸门装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在不同的水位、降雨量情况下溢流坝运行的最佳状态,旋转钢板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实际需求,调整钢板的角度和位置,分布式生态友好型发电装置与传统的固定式发电装置相比更加灵活,可以通过不同的水位条件,改变发电装置的位置进行最大程度的发电。并能够根据行洪要求,通过伸缩装置,将发电装置缩回坝内,提高坝面的平整度,防止出现汽蚀对装置造成损坏,本发明的坝内鱼道不仅仅不受水位的限制实现过鱼功能,还能在枯水期为下游提供必需的生态需水量。

    一种适用于侧式双向进流泵站的导流装置及其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4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59479.3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侧式双向进流泵站的导流装置及其优化方法,其包括升降单元,包括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内侧的升降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两端的驱动组件;运输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泵站前池下侧的运输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主体部件和运输部件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应用于侧式双向进流泵站后,能够分别在引河两侧来流的工况下,均可改善泵站前池水流的进水流态,减少回流、偏流及旋涡等不良流态,减小能量损失。同时,亦可改善水泵的进水流态,减小水流对泵站内部结构冲击,从而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及安全稳定性。

    一种闸站合建工程卷帘式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95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52019.0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闸站合建工程卷帘式导流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主包括,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旋转筒、设置于所述旋转筒外壁的导流墙、设置于所述导流墙上游侧的限位板;运输部件,所述运输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墙下部的脚轮、支承所述旋转筒、导流墙及限位板的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底板内的轨道。本发明通过主体部件和运输部件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应用于闸站合建工程后,分别在泵站或水闸单独运行时的工况下,均能改善水流进水流态,从而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及水闸的过流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