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4414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49529.1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饲料添加剂,具体的说是一种草鱼或鲤鱼用肉质风味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每千克改良剂的组分含量为:海藻提取物30-50g,肌苷酸和鸟苷酸组合10-20g,肉碱20-30g,甘氨酸15-30g,丙氨酸10-20g,其余为沸石粉。制备首先将海藻提取物、肌苷酸和鸟苷酸组合、肉碱、甘氨酸、丙氨酸和沸石粉原料中的固体原料粉碎过80-100目筛,备用;其次将上述粉碎后的固体原料按照上述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均匀度的变异系数CV小于5%,即可。本发明改良剂,能有效提高草鱼和鲤鱼肌肉中的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4411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49527.2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饲料添加剂,具体的说是一种富含共轭亚油酸的保健甲鱼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共轭亚油酸2.5%-5%、肌苷酸和鸟苷酸组合0.25%-0.5%、肉碱1%-1.5%,甘氨酸0.75%-1.5%,丙氨酸0.5%-1%,其余量为沸石粉。制备首先将原料中的固体原料粉碎过80-100目筛,备用;其次将上述固体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待用;最后将原料中液体原料共轭亚油酸均匀添加到混合好的固体原料中即得添加剂。本发明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甲鱼的保健特色,实现具有多项生理活性的ClA在甲鱼肌肉中的稳定高效富集;能提高甲鱼的营养价值,甲鱼肌肉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996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10016892.4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21/77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基因作物,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饲料的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具体试剂盒:PCR反应缓冲液22.5↘1,引物F2和R2各0.5↘1或F3和R3各0.5↘1,Taq DNA聚合酶0.5μl;阳性对照DNA:1↘1。引物为F2:5’-CATTTGGAGAGGACACGCTGACA-3’;R2:5’-CCGGAAAGGCCAGAGGATT-3’;F3:5’-TAACAACATGGCACAAGGGATACA-3’;R3:5’-CAGAGGATTTGCGGGCGGTTGC-3’。经过检测添加不同含量转基因豆粕的饲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发明能够成功检测出其中的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利用本发明对市售多种添加豆粕的畜禽和水产饲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91%的配合饲料中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表明本发明为灵敏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50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2707.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蔚蓝龙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1/575 , A61P1/18 , A61P31/04 , A23K20/168 , A23K5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贝胆酸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对虾养殖病害防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胆汁酸代谢调节剂奥贝胆酸(Obeticholic acid,OCA),通过对染病对虾机体胆汁酸代谢的调控,减少胆汁酸在对虾肝胰腺中的累积,减轻致病性弧菌感染引起的肝胰腺损伤。奥贝胆酸无论经过注射还是添加到饲料中投喂,显著减轻了对虾感染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后的症状和死亡率,显示奥贝胆酸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27133.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具体的说是一株海水来源的弧菌拮抗菌及其应用。菌株为假交替单胞菌1125(Pseudoalteromonas sp.1125),该菌株已于2024年3月1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944,简称为菌株1125。本发明弧菌拮抗菌来源于海水,所述菌株可作为抗生素的替换物质。同时该菌株1125对对PL12的虾苗具有安全性,能提高对虾副溶血弧菌攻毒后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对虾肝胰腺弧菌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60598.2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盐城市永新水产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鱼品质改良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由桑黄桑木培养基粉碎后添加桑叶和经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混合发酵的油沙豆苗、玉米杆玉米叶或小麦苗混合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方法生产草鱼品质改良饲料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草鱼肉质和生长速度,提高草鱼鲜美口感和风味,增强草鱼抗病性和抗应激能力,有效减少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减轻对水质污染,提高草鱼养殖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652495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9837.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A23K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饲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大鲵微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饲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白鱼粉30-50%;乌贼肝粉5-10%;发酵豆粕2-15%;破壁酵母1-5%;磷虾粉1-10%;磷酸二氢钙0.5-4%;高筋粉10-30%;免疫多糖0.1-2%;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1-5%和枯草芽孢杆菌0.1-0.5%组成。其主要特征为采用一定比例的发酵豆粕、免疫多糖、破壁酵母和磷虾粉并通过微型饲料颗粒膨化机加工成微颗粒饲料。其主要特色为上述三种原料提高了饲料消化率、增强了动物自身免疫力及平衡了饲料氨基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54344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39203.2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青岛仁海水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文鱼专用鲜颗粒膨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百分比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进口鱼粉10%-22%、鲜鱼浆13%-28%、磷虾粉8%-10%、发酵豆粕5%-15%、活性酵母3.5-6%、大豆磷脂2.5%-3.5%、磷酸二氢钙1.5%-2.5%、高筋面粉10-16%、麦饭石1%-2%、多维多矿1%-2%、进口鱼油10.5%-12%、天然虾青素1.5%-2.5%,按制备膨化鱼饲料的常规方法制得鲜颗粒膨化饲料。本发明的三文鱼专用饲料是一种生态环保绿色鱼饲料,用本发明的鱼饲料投喂三文鱼,三文鱼的抗病能力增强,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显著提高,体色显著改善,三文鱼中主要鲜味物质肌苷酸和鸟苷酸含量明显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三文鱼的肌肉强度、鲜度、腥味、口感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368928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6505.3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饲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大鲵成鱼饲料及制备方法。饲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粉状饲料20-50%与新鲜鱼肉糜50-80%混合均匀。所述粉状饲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脱脂鱼粉30-60%;发酵豆粕2-10%;活性酵母1-5%;磷虾粉2-10%;豆粕5-15%;褐藻胶0.5-4%;氯化钙0.2-3%;磷酸二氢钙0.5-5%;a-淀粉5-25%;β-1,3-葡聚糖0.1-3%;柠檬酸0.1-2%;维生素与矿物质预混料1-5%,乳酸菌0.1-0.5%。本发明粉状配合饲料与新鲜肉糜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做成软颗粒饲料,营养丰富,黏合性好,并含有部分活性乳酸菌,很好地解决了大鲵成鱼对营养需求、适口性及饲料耐水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31884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191660.9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济宁华能制药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乳酸菌发酵的鱼鳞胶原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乳酸菌对鱼鳞进行发酵,即得鱼鳞胶原多肽,其主要产物为分子量分布范围1000~3000道尔顿的多肽,消化吸收率几乎达100%,其营养及生理功能显著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测定乳酸菌发酵鱼鳞粉产生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游离钙和胶原多肽,其利用肠道有益菌——乳酸菌发酵天然富含胶原蛋白多肽和适宜钙磷比的鱼鳞粉,乳酸菌发酵过程成产生的酸性末端产物能够将鱼鳞中的不可溶钙(羟基磷灰石)部分转化为可溶性钙(乳酸钙,氨基酸钙),而且胞外蛋白酶可以水解鱼鳞蛋白质提供辅助钙吸收的胶原多肽、氨基酸和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