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掺杂的带状纳米碱式碳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576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359319.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掺杂的带状纳米碱式碳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及储能技术领域。采用两步水热法在180℃下得到了一种带状纳米碱式碳酸钴,其长度约为500 nm、宽度在10 nm左右,厚度约为2 nm。同时本发明所制得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在1 A/g时其比容值分别为604 F/g、10 A/g时其比容值为498 F/g,从1 A/g至10 A/g其保持率为82.5%,表现了极佳的倍率性能。同时该纳米材料的制备具有成本低、易合成、反应无污染等优点,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一种α-MnO2@δ-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55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01468.X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MnO2@δ-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合成α-MnO2纳米线基底,通过一步水热法在α-MnO2纳米线基底上沉积δ-MnO2纳米片,以制备α-MnO2@δ-MnO2核壳纳米结构的步骤。制备的α-MnO2@δ-Mn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为直径约30nm的α-MnO2纳米线上均匀覆盖着δ-MnO2纳米片,因此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有效的缩短了离子的传输路径,提高了电子的传输效率,增大了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机械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便,产率高。

    一种氧化锌/溴化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306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400890.0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溴化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复合物具有氧化锌颗粒构筑成的梭形结构,氧化锌的表面负载有溴化银颗粒,梭形氧化锌的长度为600纳米,直径200纳米,溴化银颗粒的大小为10纳米。方法是先将蒸馏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恒温,再加入锌源前驱物、硼氢化物和表面活性剂,反应一段时间,随后加入银源前驱物,继续反应一定时间。所得样品经几次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产物。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机模板和高温设备,一步合成,产率高,产物尺寸均一;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耗能少,适合工业化生产,得到的氧化锌/溴化银纳米复合物尺寸均匀,比表面积大,对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强。

    一种Cu3SbSe4三元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7283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14937.4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3SbSe4三元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室温下制备硒源,将其注射到180摄氏度的阳离子反应溶液中,反应时间为半小时,结束后水浴迅速冷却反应的溶液,冷却液经几次离心洗涤处理后烘干得到产物。合成步骤简单,产率高,节能,适合大量快速合成,得到的产物为直径18纳米的球,颗粒分布均匀。通过等离子放电烧结成型后,经测试和计算Cu3SbSe4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电性质。

    一种中压溶剂热法绿色高效制备润滑油添加剂T32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357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54053.3

    申请日:2013-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溶剂热法绿色高效制备润滑油添加剂T321的方法,属于无环不饱和碳架的有机硫化物合成技术领域,其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质硫和溶剂加入反应釜,升温至160~200℃,搅拌反应0.5小时后,向反应釜内间歇式加入异丁烯,压力始终控制在3.5-4.5MPa,继续反应3-6小时,冷却至60℃,利用余压将反应混合物压出反应釜。产物经静置分液后,将有机相过滤、洗涤、蒸馏后得到润滑油添加剂T321,无机相经分析后,再补充新鲜溶剂至原有浓度后可循环利用。溶剂为不同浓度的氨水溶液。本发明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产品收率高,设备要求低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