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59575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375044.7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D19/16
Abstract: 一种固‑液态连接异种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涉及一种连接异种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连接异种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繁多,且操作步骤复杂,经济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用真空熔炼铜模铸造的方法,分别制备出大块非晶合金锭A和B,然后采用固‑液态连接的方法使大块非晶合金A和B在内部带有支架的模具中实现固‑液态连接,最终得到异种大块非晶合金圆棒。本发明的优点:一、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热量传输、溶质扩散、实现了固‑液态下的异种非晶合金原子尺度的冶金结合,工艺简便、容易操作,尺寸可控、合金的化学成分可控,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可进一步拓宽大块非晶合金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8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853442.0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F1/10
Abstract: 一种非晶微丝具有极高巨磁阻抗效应的方法,涉及一种具有极高巨磁阻抗效应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微丝具有极高巨磁阻抗效应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为:一、将微丝两端用铜质平头卡具固定,并置于零磁屏蔽空间进行阻抗测试;二、进行阶梯式焦耳退火的第一步,完成后连入阻抗测试电路中,进行阻抗测试;三、进行阶梯式焦耳退火第二步,完成后连入阻抗测试电路中,进行阻抗测试;四、进行梯式焦耳退火第三步,完成后连入阻抗测试电路中,进行阻抗测试;五、进行梯式焦耳退火第四步,完成后连入阻抗测试电路中,进行阻抗测试,即完成非晶微丝具有极高巨磁阻抗效应的方法。本发明应用于磁传感、磁存储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36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09567.1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共晶Al-Si合金汽车用发动机缸套制备方法,包括:将熔体经精炼、除气和静置后加入预热的Al-P-Cu变质剂进行搅拌,静置30-50分钟后采用半连续浇铸生产铸锭;将铸锭加工成管状挤压坯料后加入炉中预热,铸锭预热温度在420-460℃,铸锭保温3小时;采用反向挤压方法,将预热后的铸锭在3200t水压机上进行挤压,挤压速度为0.1-0.2mm/s,挤压温度为430-460℃;对挤压成形的过共晶Al-Si合金管材平放在淬火料筐内,然后放入炉中随炉进行加热,炉温在100-200℃,逐渐加热至管材温度指温度在420℃,其中,加热速度不高于5℃/min;然后先后进行固溶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本发明生产效率高,加工量小,而且生产的发动机缸套机械性能高,耐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424898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422689.3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非晶金属纤维的调幅变频脉冲电流退火处理装置,涉及一种电流退火处理装置,特别涉及非晶金属纤维的调幅变频脉冲电流退火处理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退火处理装置得到的非晶金属纤维磁学性能不是很好的问题。它包括方波信号产生电路、分频电路、选频电路、MOS管开关电路和调幅电路;方波信号产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分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分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选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选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MOS管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MOS管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调幅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用于对非晶金属纤维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不易造成纤维表面氧化和微观组织的晶化,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非晶金属纤维的磁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02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066139.2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F3/115
Abstract: 一种喷射成形高熔点合金沉积坯锭的雾化器,它涉及一种雾化器。本发明为了解决雾化器制备出的沉积坯锭晶粒大,致密度低以及无法喷射成形高熔点合金沉积坯锭的问题。本发明的保温坩埚和雾化锥之间通过雾化装置固定连接,上雾化器的上部开有35°的内锥孔,上雾化器的下部开有与内锥孔相连通的阶梯孔,上雾化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下雾化器的中心由上至下依次开有第一内螺纹、第一柱状孔和第二柱状孔,第一柱状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第一外螺纹旋拧在第一内螺纹内,第一柱状孔与阶梯孔的外壁之间形成腔室,第二柱状孔与阶梯孔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上雾化器和下雾化器均由石墨制成。本发明适用于喷射成形高熔点合金沉积坯锭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54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74995.4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厚大断面球墨铸铁球化剂属于铸造合金,由镁、硅、钡、钙、稀土、锑及铁元素组成,其中稀土由铈、钇组成,各元素所占重量百分比为镁6-10%;硅40-48%;钡+钙5-6%;稀土3-5%;锑0.4-0.7%,余量为铁,锑∶稀土=(8-14)∶100,(3-5%)稀土中含有(1.5-2.5%)铈和(1.5-2.5%)钇,锑∶铈=(20-40)∶100;应用本球化剂,凝固时间在240min以内的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上可获得满意的球化效果,尤其是可以抑制厚大断面球铁中石墨畸变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479951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10071943.3
申请日:2007-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适于制备大尺寸喷射沉积坯锭的机械摆动式雾化导液系统,它涉及材料加工的雾化导液系统。它为了解决现有雾化器不能得到成分均匀、大尺寸沉积坯锭的问题。坩埚(1)底部的出料口(1-1)与导流雾化器(8)中间通孔(8-1)中的导流管(7)连通,主雾化器(9)直径两端对应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对转轴(9-1),导流雾化器(8)的轴心线与主雾化器(9)转轴(9-1)的轴心线交于主雾化器(9)的中心,导流雾化器(8)的中心与主雾化器(9)的中心之间的垂直高度是10mm~80mm,主雾化器(9)的外壁在垂直于转轴(9-1)的轴心位置设置有定轴连接件(9-2),连杆(12)的一端连接定轴连接件(9-2)的定轴上,连杆(12)的另一端连接电机(13)的偏心轮。它提高喷射沉积技术的应用范围,减少了控制环节,降低坯锭制备成本,得到了均匀、大尺寸沉积坯锭。
-
公开(公告)号:CN1281487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10044157.0
申请日:2004-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1/06
Abstract: 一种低压力下烧结碳纳米管直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它涉及由碳纳米管合成金刚石的方法。本发明烧结电流为1000A-3000A的脉冲直流电,电压为2V-5V的低电压;最终烧结温度设置为1200℃-2000℃,到达烧结温度时迅速升高压力至60MPa~100MPa,进入保温阶段,保温时间20-180分钟。本发明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碳纳米管合成金刚石,不需要催化剂,所需压力最低的仅需60MPa,合成速度快,每炉最快只需约40分钟,降低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所得样品尺寸大,金刚石产品中即有单晶也有聚晶颗粒,直径从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产品质量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570530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3710.4
申请日:2004-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7B14/00
Abstract: 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它涉及一种坩埚,具体是一种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槽体(1)是具有部分斜底的矩形结构的箱体,(1)的宽度是300mm~600mm,长度是1200mm~3500mm,高度是400mm~1000mm,槽体(1)所有边角的弧度为R50mm~R150mm;隔板(2)安装在距槽体(1)有斜底(1-1)一端360mm~400mm处,隔板(2)中部开有长通孔(2-1),隔板(2)的下端开有一个半圆形缺口(2-2);隔板(3)安装在距槽体(1)有平底(1-2)一端400mm~600mm处,隔板(3)的长度是此处槽体(1)高度的一半,盖(4)连接在槽体(1)的上端。本发明具有熔化效率高、出炉合金温度均匀、合金洁净、熔炼操作简便、加热体安放方便和熔炉结构简单、熔炉制备维修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5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99167.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T17/20 , G16C60/00 , G06F113/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限元预测增材制造和后续铣削过程中材料整体应变的方法,涉及金属制造领域与后续的减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增材制造和后续铣削过程中材料整体应变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三维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导入、网格的划分、材料属性的指定、网格划分、单元格类型的指定、分析步的设定、相互作用的设定、载荷的设定、增材数据的提取、数据加载、铣削过程网格划分、铣削过程中的载荷加载。本发明能对增材以及后续铣削过程中材料应变与变形进行整体预测与动态模拟,为金属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手段,从而能够满足增材与后续铣削过程中试样应变与变形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