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8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87572.2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锈蚀与防锈的金属试片加速腐蚀测试方法,属于金属腐蚀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为了简化测试过程、减少设备成本投入,有利于批量化测试,本发明构建一种基于锈蚀与防锈的金属试片加速腐蚀测试装置;将应变片用有机胶粘贴至试样的几何中心位置;将粘贴好应变片的试样置于上凹槽螺纹杆应力加载夹具和下凹槽固定夹具之间,通过旋转螺母对试样施加预紧力;将应变片与应变仪相连接,将应变仪读数归零,然后旋转螺母,对试样施加轴向拉应力,此时应变仪显示当前试样上的应变值;计算试样上的拉伸应力;将设置好应力的试样和一种简易应力腐蚀加速试验装置整体放入到腐蚀环境中,进行应力加速腐蚀试验。本发明适合多种组合的应力加速腐蚀测试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2107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41819.2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稀土镧氧化物的铌硅基超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稀土镧氧化物的铌硅基超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铌硅基超高温合金难以同时提升室温韧性低和高温抗氧化性的问题,本发明一种含稀土镧氧化物的铌硅基超高温合金由Nb、Ti、Si、Cr、Al、Hf、La制成,通过电弧熔炼的方式制备,得到的合金组织中的氧化镧相在断裂过程中诱发了裂纹桥接和二次裂纹等增韧机制,显著增强了合金的变形能力;在高温下优先被氧化,减轻了合金的内氧化程度,同步提高了铌硅基超高温合金的室温断裂韧性和抗氧化性能。本发明应用于高温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354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38475.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铸态高熵合金强塑性匹配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的通式为Ni5Co4Cr1.5Fe1.5(TaAl)x,其中0.4≤x≤1。本发明通过锁定Ta和Al的比例,调整(TaAl)在高熵合金中的含量x,最终设计并制备出不同成分的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本发明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在铸态下即展现出极高的拉伸强度和一定的断裂应变,本发明应用于高熵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96091.1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温热处理与电弧熔炼相结合制备高温合金的设备和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高温合金的设备和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NbSi基等高温合金采用电弧熔炼时存在合金组织成分偏析的问题,且无法调控相组织。本发明的制备通过在水冷铜坩埚的内部,安装电磁感应线圈,并在水冷坩埚的上部安装有棱台,水冷铜坩埚本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熔炼凹坑和一个耗氧凹坑。在运用电弧枪对金属铸锭进行熔炼后,通过电磁感应线圈的感应加热,实现对高温合金的热处理操作,从而实现对合金相组织的调控,解决合金中易产生偏析的问题。方法:采取电弧熔炼和感应加热相结合的方式,热处理有助于元素的扩散和相变反应性能的提升。本发明用于高温合金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59616.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铸态下高强韧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铸态下高强韧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铸态高熵合金抗拉强度和塑性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铸态下高强韧高熵合金由Co、Cr、Fe、Ni、Al和Ta元素组成,化学式为Co5Cr1Fe1Ni3(TaAl2)x;其中0.2≤x≤0.5。本发明的高强韧高熵合金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利用元素偏析,使得三种相并存协同作用,同时组织均匀且铸造缺陷较少,铸态下的强度和塑性比同为铸态的AlCoCrFeNi2.1共晶髙熵合金更高。本发明应用于高熵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1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38899.2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优化大尺寸柱状晶的定向及循环定向热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热处理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TiAl材料存在柱状晶尺寸小、生长方向偏折和横向晶界多的问题,以及在受外力作用时,利用片层相的软取向变形但强度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基于无接触电磁感应加热和TiAl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对待处理试样一次或者多次定向热处理,使有效加热区内的柱状晶进一步的定向长大,不仅使柱状晶在热流方向上继续长大,而且还减少了柱状晶的横向晶界,最终形成大尺寸、偏折角度小、横向晶界少的柱状晶,且TiAl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本发明用于大尺寸柱状晶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2266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66759.6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冷坩埚复合陶瓷铸型的定向凝固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合金母锭切割后固定于根据构件形状自制的Y2O3陶瓷铸型内并置于电磁冷坩埚腔体中;铸件下端浸入液态金属冷却液中;将定向凝固装置抽真空后返充氩气;利用电磁感应将合金母锭加热至熔化后在一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向下抽拉铸型,当抽拉距离达到要求时,停止抽拉和加热,降温后即得合金定向凝固构件。本发明提供的定向凝固方法在满足构件形状要求的同时,能够降低铸型与合金熔体,尤其是高活性合金熔体的反应,减少铸型造成的污染;还可以缩短过渡区长度,细化合金的柱状晶和片层结构,改善合金显微组织,显著提升合金构件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0948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08712.4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D11/049 , B22D11/10
Abstract: 一种高效率电热转换的熔化与电磁约束成形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熔化与电磁约束成形系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连续熔化与电磁约束系统的内腔尺寸较小,感应器与坩埚匹配不合理导致坩埚损耗过大,高铌钛铝合金不易被熔化,或熔化后的高铌钛铝合金液过热度不高,且电磁力不均匀,组织控制效果不好的问题。它包括:包括坩埚主体、进水管、出水管、细水管,感应线圈和导磁体,所述坩埚主体由上半体和下半体组成,所述上半体与下半体由一个整体铜块通过线切割和钻孔加工而成,所述进水管通过细水管与下半体连通,所述出水管通过细水管与下半体连通,所述感应线圈套在上半体上,导磁体围绕在感应线圈外。本发明应用于电热转换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67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336837.3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粉末烧结合成吸能材料多孔钛的方法,涉及一种吸能材料多孔钛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方法:一、将400目钛粉和200目镁粉混合,加无水乙醇,充分搅拌,静置干燥至呈分散状且不粘结成块;二、置于模具中压制成型;三、再真空烧结。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多孔钛孔形状规则且分布均匀,无大面积孔出现。本发明方法制备吸能材料多孔钛的相组成为单相α相,其密度在2.5-4.2g/cm3之间,孔隙率在5%-35%之间,屈服应力为20.81~645.03Mpa,压缩强度为21.60~645.03Mpa,弹性模量为2.53~14.98GPa。本发明制得多孔钛吸能效率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吸能性能与压缩性能,造孔剂含量为10%,烧结温度为1250℃的多孔钛综合性能比较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15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453384.8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电流作用下类包晶合金模拟物定向凝固结晶器属于电流作用下的类包晶模拟物定向凝固实验装置;由于采用熔区热端紫铜导热板和熔区冷端紫铜导热板通过硅胶粘接的玻璃片连接,因此不仅可以保证融化区域的密封性,有利于在融化区域两端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梯度GT,而且还避免了侧向散热,同时与以往机械连接制造的结晶器相比,该结晶器更能精准的控制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梯度,解决了电流作用下高熔点类合金模拟物的定向凝固实验和实时观察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