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2923.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高琴 , 刘梓宁 , 徐光虎 , 付超 , 张建新 , 李诗旸 , 邱建 , 朱泽翔 , 陈锦昌 , 刘宇明 , 刘金生 , 朱思婷 , 刘春晓 , 谢宇翔 , 杨欢欢 , 吴为 , 姜拓 , 奚鑫泽 , 杨荣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新电压稳定标准的低压减载配置方法,包括识别电压失稳问题区域和电压失稳故障类型;结合电压失稳问题区域和电压失稳故障类型确定可切负荷站点和切负荷总量;基于新电压稳定标准确定电压失稳问题区域的恢复电压水平;计算电压失稳问题区域内关键站点的P‑V曲线;基于可切负荷站点和切负荷总量、恢复电压水平以及P‑V曲线确定电压失稳问题区域电压减载配置方案的具体实施参数;针对电压失稳问题区域,对电压减载配置方案进行仿真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电压减载配置方案作为对应区域的配置方案。本发明提出了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应对新标准并具备良好地区适应性的低压减载配置方法,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0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67875.8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薄弱区域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中的厂站和输电线路,作为电网图论模型的节点和边,并根据节点间的连接关系构建无向赋权图的邻接矩阵。然后,计算节点间的支路导纳幅值,将其作为无向赋权图中节点间的边权。通过重复执行边收缩操作直至达到预设次数,获得完成收缩后的无向赋权图。基于该无向赋权图对电网进行分区,得到多个电网分区。对每个分区计算节点短路比均值,识别出电网薄弱区域。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电网薄弱区域,为无功补偿装置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增强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39943.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运行调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事故发生前的线路总功率、当前环网状态、调控间隔天数、当前环网状态对应的第一切除系数、切换环网状态后对应的第二切除系数、当前环网状态对应的第一切除量基值和切换环网状态后对应的第二切除量基值;其中,环网状态包括:环网投入状态和环网退出状态;在当前环网状态为环网退出状态时,第一切除系数大于第二切除系数,第一切除量基值大于第二切除量基值;根据所述调控间隔天数确定切机量差值阈值;根据当前环网状态、事故发生前的线路总功率、切机量差值阈值、第一切除系数、第二切除系数、第一切除量基值和第二切除量基值对当前环网状态进行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39946.3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稳控策略仿真评估方法和装置,通过将获取的电力系统于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故障仿真数据和稳控策略下载至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中,使得模型基于故障仿真数据对稳控策略进行故障分析仿真,并对仿真生成的控制措施数据进行评估,获得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电力系统于不同运行模式中出现故障问题产生不同的故障数据,生成不同稳控策略,获取更加完整的样本数据,提高后续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获取的数据直接输入至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中进行故障分析仿真,使得稳控策略从获取环节到评估环节所采用的数据为同一数据源,确保了稳控策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对稳控策略进行有效性评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6111.9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和建模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相关信息;构建智能生成模型;将相关信息输入至智能生成模型,得到相关信息对应的虚拟模型数据;根据相关信息对应的虚拟模型数据进行建模,得到虚拟模型,其中,虚拟模型为电力系统的虚拟的模型。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构建的电力系统的模型的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192349.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异步互联的柔性直流虚拟惯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将整流侧PLL与逆变侧PLL分别测得第一交流系统与第二交流系统的系统频率进行微分,得到两侧系统的频率变化率,基于两侧系统的频率变化率,计算两侧系统的附加功率,将两侧系统的附加功率做差,得到目标附加功率并输入至功率外环控制器。可见,通过建立两侧交流系统的系统频率变化率与系统频率变化率的关系,使两个附加功率之差的目标附加功率能够随两个系统频率变化率的变化而自适应,从而向两侧交流系统提供足够且合适的惯量支撑。进一步地,由于惯量控制能量来自于柔直连接的双侧交流系统,减小了惯量控制中对直流电容能量的需求,降低了对直流电容的参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0382.0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电机组连续低电压穿越的稳定裕度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当需要对风火打捆送出系统的风电机组出现的连续低电压穿越现象进行评估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对风火打捆送出系统中风电机组高出力、同步机组低出力场景下风电机组所出现的连续低电压穿越现象的机理进行阐释说明,并确定了风电连续低电压穿越现象的稳定裕度评估指标,以此评估指标完成对风电机组连续低电压穿越的稳定裕度定量评估,有助于了解对风火打捆送出系统中风电机组高出力、同步机组低出力场景下风电机组所出现的连续低电压穿越现象的故障原因以及处理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13149.8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状态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采用储能电池的容量数据进行容量衰减实验,生成电池健康状态变化数据集。采用电池健康状态变化数据集进行轨迹拟合,确定初始寿命经验模型。基于参数辨识法和电池健康状态变化数据集对应的放电至截止电压时间数据对初始寿命经验模型进行更新,生成目标寿命经验模型。采用目标寿命经验模型对应的线性约束对初始经济调度模型进行更新,生成目标经济调度模型。将电池健康状态变化数据集分别输入目标寿命经验模型和目标经济调度模型,生成状态估计与经济调度数据。充分发掘充放电循环过程的老化特性,实现更高精度的储能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39286.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一体系统参与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大规模光伏及配套储能接入电网后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问题。其中,所述光储一体系统与安全稳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电网包含若干个配套储能,所述安全稳控系统对应一安全稳控策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安全稳控系统发送的安全稳控指令以及实际需切出力;根据所述安全稳控指令以及所述实际需切出力,结合所述安全稳控策略,和/或,当前光伏出力,对所述若干个配套储能的储能出力进行调整,以满足所述安全稳控指令对应的出力切除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48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86523.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网机电暂态与稳定控制装置的联合仿真系统、方法及设备,该系统包括环形连接的仿真层、采样及执行层和主控层。该电网机电暂态与稳定控制装置的联合仿真系统通过仿真层的机电暂态仿真实现对电力系统模拟仿真,保持了电力系统的完整性,在采样及执行层和主控层将电力系统中难以模拟的稳定控制装置以硬件的方式引入,实现机电暂态与稳定控制装置的联合仿真,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的一系列响应及动作时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电网安全稳定计算的精确度,解决了现有电力系统仿真模型没有加入稳定控制系统建模,其模型对具有稳定控制的电力系统机型仿真存在仿真速度慢且仿真结果偏差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