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37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32626.8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智慧岩土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隧道塌方区围岩变形实时监测方法。首先采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获得隧道塌方区的三维虚拟实景模型,包括点云数据和与三维图像数据,其次根据每个摄影机位置及其监控塌方区的视频数据,构建摄像机位置与塌方区三维虚拟实景模型之间的透射投影关系,而后采用三焦点张量与对极约束法,实现了多视角摄影视频中塌方区目标监测点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下相对基准控制点的定位,最后依据透射投影关系计算目标监测点的位移值。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式实时全时自动变形监测,规避了隧道塌方区监测的高危高风险性,解决了接触式测量量程与成本限制、非全时监测无法及时安全预警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54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89811.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昌铁路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岩溶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的化学溶解与清洗疏通方法,岩溶地区隧道工程普遍存在着岩溶结晶阻塞排水系统的问题,给隧道工程的结构安全及其长期运营带来了严重威胁。本发明涉及岩溶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的化学溶解与清洗疏通方法。本发明采用浓度为2000~2200ppm、重铬酸盐指数为17.71~20%的聚合羧酸类有机酸试剂作为溶解清洗溶剂。其施工步骤分为:堵点电磁探测、溶解清洗管道布置、化学溶解阶段、辅助疏通措施、循环清洗阶段、封堵溶解清洗管道孔。上述溶解清洗溶剂具有绿色环保、且不与水泥基、PVC塑料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可有效清除排水系统岩溶结晶物。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岩溶地区隧道工程普遍存在岩溶结晶堵塞排水系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6004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236011.9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凯耐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由活性金属盐以及载体组成,金属盐为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的混合物,其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10wt%~40wt%;载体为γ‑Al2O3、ZrO2、SiO2以及TiO2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其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90%;此外还公开了制备此催化剂的方法。本方法制备得到了钾‑钙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剂粒子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能,无毒易分离,不影响后续产品质量;本产品用于催化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时反应条件简单、反应时间短,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合成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产品质量优,产品分子量和羟基官能度可调节,符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922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684886.1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运营期地下管道管径测定方法,其原理利用基于探地雷达电磁波反射机理以及管道特殊圆形形状,实现在地下管道运营阶段管道内充满有耗介质时还能够在非开挖、无扰动下探测与解译地下管道管径的新方法。实现步骤为:①在确定地下管道走向、埋深、对应地表位置与合适雷达频谱参数的基础上,开展探地雷达探测并测得管道上方雷达测线方向3个测点的雷达图像;②在对雷达图像去噪处理基础上,提取3个测点坐标对应电磁波单道波形图;③从单道波形曲线峰谷值确定从3个测点到管壁的电磁波传播时间;④确定场地电磁波波速基础上,得到3个测点到管壁的传播距离;⑤利用3个测点坐标与其到管壁的电磁波传播距离,计算管道管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60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2502.2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粉土边坡的玄武岩纤维与聚乙烯醇联合抗冲刷防护施工方法,涉及岩土工程边坡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采用粉土、玄武岩纤维、改性聚乙烯醇混合土的三层成层坡面抗冲刷防护层及其设计与施工方法,其中表层防护层:普通喷播或客土喷播植草层(0.5~2cm);中层防护层:粉土、玄武岩短纤维(6mm~20mm)、含植物营养液的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层(2~5cm);底层防护层:粉土、玄武岩长纤维(20mm~30mm)的混合层(5~15cm)。本发明融合植草、加筋、固化剂多种抗冲刷技术手段,主要针对粉土边坡在降雨侵蚀条件下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具有符合低碳绿色环保、施工便捷、造价低廉、兼顾增稳、抗冲刷、绿化一体化的优势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7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006385.1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建筑固废负碳道路结构及其信息自动化碳养护方法,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自上而下铺设的耐久面层、负碳水稳基层、CO2养护增气层、负碳路基垫层和路基,所述负碳路基垫层为工业固废基负碳凝胶材料稳定的细粒土或建筑固废细集料,所述CO2养护增气层为工业固废基负碳凝胶材料稳定的负碳补强建筑固废级配粗粒料,所述负碳水稳基层为水泥稳定的负碳补强建筑固废级配粗粒料。本发明工业建筑固废负碳道路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采用工业固废基负碳凝胶材料解决了传统胶结料的干缩开裂问题;采用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减轻对天然砂石材料的依赖,本发明信息自动化碳养护方法能够直观有效的监测道路养护情况并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3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61989.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8/2415 , G01M99/00 , G01M7/02 , G08B3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浅埋隧道施工近接高耸构筑物安全数据识别及预警方法,包括安全监测设备、建成期结构模态标定、结构现状模态监测、操作模态模型标定、屈曲模态分析模型建立、屈曲模态极限承载力计算、动态监测预警、预警判据,旨在解决了既有高耸构筑物地下基础结构监测实施困难,以应力、应变、变形与位移为参考量传统监测上部结构方式存在安全预警滞后偏差,而无法反映高耸构筑物整体承载力衰减。从地基承载力衰减所引发的振动模态变化机制出发,以高耸构筑物的振动模态作为安全监测对象;将屈曲模态分析中应变能发生第一次突变所对应特征阶时屈曲稳定极限承载力作为表征高耸构筑物承载力指标,以承载力指标的衰减速率作为安全预警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258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25620.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改性碳纤维负载镧复合材料在作为磷吸附剂方面的应用,属于生态污染控制工程领域,尤其涉及浸渍法改性碳纤维负载镧复合材料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中磷吸附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所制备的碳纤维负载镧复合材料,具有对磷酸盐吸附容量高、吸附性能不受其他阴离子影响、可循环使用、制备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44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0079007.7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分布式全氮气灭火系统包括火灾前情探测报警装置、全氮气管网灭火系统、制氮装置、远程监控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室等模块,用于提前探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内极早期和早期火灾、沿电力舱防护区间及时施放或补充氮气灭火。优点:对于分布式低压全氮气管网灭火系统,灭火介质来源天然和广泛且可随时随地制取、释放后对现场人员/设备/结构/环境冲击力度较小,系统拆卸维护便捷、二次充装简单、投入运作快速、保持气压持久、传输距离长远,降低整套系统管网配管和部件造价、有效减少氮气钢瓶间所需建筑面积、提高原有建筑整体使用价值和利用程度、有效减少系统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2513.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工字钢拼装格构双预应力劲性TRD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在TRD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内设有若干个连续横向布置的承插式异形工字钢,承插式异形工字钢包括直线型腹板和四个翼缘;相邻的承插式异形工字钢腹板侧部的邻近翼缘的端部相连;每两个相邻的承插式异形工字钢组成一个格构单元体,格构单元体中部的邻近翼缘的下端内侧均设有锁口锚固端,格构单元体顶部的中部压有锚固承压板;所述锚固承压板的中心设有锚点孔,所述锚点孔与锁口锚固端之间分别通过预应力钢索连接,四根预应力钢索上端穿过锚点孔后张拉固定。本发明能通过双预应力提高三向受压状态抗压强度和抵抗侧向力的水平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