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654927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026338.8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称布置的高速双涡轮分布式余压发电系统,属于分布式余压发电领域,包括一号隔离阀、流量分配阀、二号隔离阀、二号三通切换阀、高速永磁电机、二号涡轮膨胀机、一号涡轮膨胀机、一号三通切换阀、安全阀和旁路隔离阀;一号涡轮膨胀机与二号涡轮膨胀机反向对称布置,高速永磁电机设置在一号涡轮膨胀机与二号涡轮膨胀机之间。通过对称布置的双涡轮结构,实现了高速轴承轴向力的平衡,增加了工质通流量,提高了系统的功率输出;通过隔离阀和三通切换阀的切换,实现双涡轮膨胀机串联和并联运行,使系统对蒸汽品质较高、压差较大的场景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651059U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20942246.4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G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用于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改良及能源综合利用。本实用新型包括碟式反射镜、立柱、支撑臂、斯特林发电装置、吸热器,所述碟式反射镜安装在立柱上,所述斯特林发电装置通过支撑臂安装在碟式反射镜上,所述吸热器安装在斯特林发电装置上,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补燃装置、冷却流体循环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所述补燃装置包括燃气管道和烧嘴,所述燃气管道与烧嘴连通,所述烧嘴安装在吸热器上,所述冷却流体循环装置包括上流管和下流管,所述上流管和下流管均与斯特林发电装置接触,所述上流管与下流管连通,所述下流管与余热利用装置连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39627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239834.1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资源综合供能系统。现有分布式能源和资源利用系统过于独立、缺少互补性和互动性,存在系统效率偏低以及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多种分布式能源与多种资源实现互补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优化资源利用,实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资源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能源系统和资源利用在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实现能源、垃圾、植物和污水100%回收再利用等,提升资源再利用。从而解决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分布式能源、低温地热、垃圾循环利用的一体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213205780U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21236888.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藻呼吸作用耦合太阳能与超临界水热反应的系统,涉及碳的减排领域,包括CO2生产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超临界水热反应系统以及热电发生系统。本实用新型超临界水热反应系统产生的CO2作为工质进行全天发电,而将微藻夜晚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进行压缩、升温后储存起来,可作为白天超临界CO2发电的补充工质,有效缓解白天用电高峰;同时超临界水热反应器生成的烟气可用来加热预热器中的O2,二级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的CO2可用来加热低温的CO2,实现了余热的梯级利用;且利用太阳能加热进入中温CO2,实现了太阳能的阶梯利用,既解决了CO2的捕集储存问题,又提高了系统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225330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214079.9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气浮轴承平衡轴向力的单级径向透平发电系统,包括转轴、空气气浮轴承、高速永磁发电机和径向透平,高速永磁发电机和径向透平与转轴连接,空气气浮轴承设置在转轴的外部;空气气浮轴承包括平衡盘、轴承壳体、气浮轴承壁和平衡气浮壁,平衡盘套装在转轴上,轴承壳体设置在转轴和平衡盘的外部,气浮轴承壁和平衡气浮壁设置在轴承壳体的内壁,且气浮轴承壁朝向转轴布置,平衡气浮壁朝向平衡盘布置,轴承壳体内设置有空气流道,空气流道与气浮轴承壁和平衡气浮壁连通,轴承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空气气浮轴承能在高速运转的透平发电系统中平衡轴向力,系统能够达到高转速,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轻便灵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567534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348380.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蒸汽余压发电的压力调节系统,为解决常规的余压发电系统不能满足不同工业用户的不同压力需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透平膨胀机、发电机、控制系统和透平转速调节并网柜;在透平膨胀机的蒸汽入口管路上依次布置高压蒸汽输入接口、汽水分离器、流量计、膨胀机入口调节阀,在透平膨胀机的蒸汽出口管路上依次布置膨胀机出口调节阀、止回阀和低压蒸汽输出接口;透平膨胀机与发电机同轴连接,发电机与透平转速调节并网柜连接。整个系统由控制系统进行监测、控制,采用背压调节方法满足不同工业用户压力需求,同时将余压通过透平用来发电;通过对各个关键参数监测、计算,保证透平膨胀机在满足不同压力需求的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0290021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659181.7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燃机烟气及缸套水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为了解决常规的内燃机三联供系统在过渡季余热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燃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有机朗肯循环膨胀机,发电机,工质泵,储液罐,有机朗肯循环缸套水热源换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烟气热源换热器,有机朗肯循环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冷凝器,内燃机缸套水板式换热器,冷却塔;采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在过渡季回收内燃机缸套水和烟气余热。本实用新型有效回收过渡季由于无法开启溴化锂机组所无法回收的内燃机烟气及缸套水余热,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增加了发电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92887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305011.9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32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黑启动的燃料电池供能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燃料模块、重整模块、阳极模块、燃料电池堆、储能电池、多输入双向变流器和电网输出模块;燃料模块与重整模块连接,阳极模块与燃料电池堆连接,重整模块与燃料电池堆连接,储能电池分别与燃料电池堆和多输入双向变流器连接,燃料电池堆与多输入双向变流器连接,多输入双向变流器与电网输出模块连接。该燃料电池供能系统具备多种输入切换的燃料电池供能系统,燃料电池供能系统可以通过燃料电池堆向电网供电,也可以通过内部的储能电池向电网供电,实现了根据不同运行需求进行切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91804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309592.3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2/08 , H01M8/12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边缘封接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由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片经封接材料封接而成,过渡膜层覆盖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片的外围边缘,用于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片和封接材料;过渡膜层由里至外依次为内侧膜层、中间过渡层和外侧膜层;内侧膜层的材质与支撑体层的材质相同;外侧膜层的材质与封接材料相同;中间过渡层的材质由支撑体层的材质和封装材料组成,该过渡膜层既能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片有良好的连接,又便于封接时候烧结,起到衔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片与封接材料、改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片边缘密封性能的效果,解决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漏气串气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652946U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20999080.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碟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立柱、碟式反射镜、悬臂、接收器、上行管道、下行管道、连接软管、动密封接头和膨胀节,上行管道包括上行管道立柱段和上行管道悬臂段,下行管道包括下行管道立柱段和下行管道悬臂段;碟式反射镜通过动密封接头安装在立柱的顶端,悬臂的一端安装在动密封接头上,接收器安装在悬臂的另一端,上行管道立柱段与上行管道悬臂段通过连接软管连通,上行管道悬臂段和下行管道悬臂段均与接收器接触,下行管道悬臂段与下行管道立柱段连通,膨胀节安装在下行管道上;动密封接头包括球状腔体和球承体,球状腔体安装在球承体上,球状腔体与球承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