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非鱼幼苗养殖箱
    8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69423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636468.4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罗非鱼幼苗养殖箱,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罗非鱼幼苗养殖箱包括:内箱和外箱,内箱安装在外箱的开口Ⅱ内,内箱外壁与外箱内壁之间设有空隙,外箱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Ⅰ,进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增压泵的出水端连接,增压泵的进水端通过排水管与热水箱底部的出水孔连接,出水口Ⅰ通过排水管与热水箱上的进水孔连接,热水箱内设有感温器,热水箱下方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放置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罗非鱼幼苗养殖箱,通过流动的热水对养殖箱加热保温,加热均匀,养殖箱内水的温度不会高于流动的热水的温度,而不会出现水煮鱼现象,增加了冬天罗非鱼幼苗在实验室养殖的成活率。

    一种易清理的对虾养殖池底部排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86943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15551.6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清理的对虾养殖池底部排污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中部设有分隔墙,所述分隔墙的上部开有集中管放置槽,所述集中管放置槽内放置有集中管,所述竖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吸污管,所述吸污管的下端面设有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侧壁竖直开有进污口,所述进污管的底部设有进污孔,所述分隔墙的上端设有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杆连接分隔墙的侧壁。该易清理的对虾养殖池底部排污装置,进污管的设置,方便清理污泥,进污口的宽度和进污孔的直径均不大于一厘米,避免杂物堵塞管道,集中管收集各个进污管收集的污泥集中排出非常方便,集中管放置槽的设置,方便维修更换管道。

    一种裂腹鱼养殖抛洒投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86925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15495.6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裂腹鱼养殖抛洒投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左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螺旋输送器的下端,所述螺旋输送器倾斜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右侧通过支撑块支撑固定,所述底座的左侧上壁设有储料箱,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倾斜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设有凸沿,所述转盘的表面均匀环绕设有击碎块。该裂腹鱼养殖抛洒投料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通过螺旋输送器将饲料送出,饲料落在转盘的表面,高速转动的转盘可以将饲料抛洒的更远,抛洒面积大,凸沿的设置,改变抛洒方向,击碎块的设置,可以将结块的饲料打碎。

    一种功能化对虾梯度养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03061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315602.5

    申请日:2017-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能化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包括幼虾养殖池和成虾养殖池,所述成虾养殖池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幼虾养殖池的池底设有倾斜坡,所述幼虾养殖池和成虾养殖池的一侧均设有鼓风机和水泵,所述鼓风机通过进气管向池底通气,所述水泵通过水管连通幼虾养殖池和成虾养殖池,所述水泵连接的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幼虾养殖池通过缓冲斜坡连接成虾养殖池,所述幼虾养殖池的右侧设有两个电动闸门。该功能化对虾梯度养殖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幼虾养殖池和成虾养殖池,养殖方便,方便针对性养殖,缓冲斜坡的设置,方便将幼虾养殖池的虾移入成虾养殖池内,而且避免损伤虾,还能过滤水中杂物,非常实用。

    一种罗非鱼鱼苗养殖装置
    8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13883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084558.9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罗非鱼鱼苗养殖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罗非鱼鱼苗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试水池、料台、排水管、净水装置、加热装置、水泵、进水管,所述的试水池下部通过管道与养殖池上部相连通,所述的养殖池内设有增氧机,养殖池内壁设置有可拆卸式的料台,养殖池的一侧下部设有排水管,养殖池一侧与最高水位齐平位置上设有进水管,排水管与净水装置相连通,净水装置通过管道与加热装置相连通,加热装置经过水泵与进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方便操作,减少养殖人员的工作量;能满足罗非鱼鱼苗对水质和水温的需求,提高罗非鱼鱼苗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种罗氏沼虾幼虾养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13880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084530.5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罗氏沼虾幼虾养殖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罗氏沼虾幼虾养殖装置主要包括:加热板、纵向排水管、污水净化装置、增氧机、曝气头;所述的养殖池的底部设有横向排水管和纵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上端密封,纵向排水管的下端与横向排水管相通,污水净化装置与设在养殖池上部的进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加热板加热养殖池内的水,使养殖池中水温均匀,适宜罗氏沼虾幼虾的生长;能保证养殖池水流处于稳定的旋转流动状态,可有效解决低循环量状态下养殖池及时有效排污的问题,且污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设置水质监测单元,能对水的温度、盐度、PH进行实时监测,方便日常管理。

    一种抗浪鱼养殖装置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82216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370196.3

    申请日:2015-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浪鱼养殖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抗浪鱼养殖装置主要包括养殖池、排污池、池水过滤装置、紫外消毒设备,所述的养殖池内部设有增氧机,养殖池的一侧底端开设有出水口,养殖池与最高水位齐平位置上开设有进水口,养殖池底部呈凹形,最低处开设有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与排污池相通,排污池中部设有滤板,出水口与池水过滤装置的过滤装置进水口相连通,排污池与过滤装置进水口相连通,池水过滤装置与紫外消毒设备相连,紫外消毒设备与养殖池的进水口相连,且管道间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方便饲养管理,能满足抗浪鱼的生长特性,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减低抗浪鱼的鱼病发生率,对恢复抗浪鱼种群数量有重要意义。

    一种食藻虫培养及驯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932146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22399248.0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藻虫培养及驯化装置,所述食藻虫的培养和驯化装置包括培养槽、驯化槽、过滤板,驯化槽至少安装三个,驯化槽中藻类浓度逐渐增加,直到达到相应的要求,驯化槽之间通过排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藻虫的培养和驯化装置,培养装置和驯化装置相互连接,节约了人工转移的工作时间,设备结构简单,过滤板可以更换,清洗比较方便,提高了驯化成功率。

    一种生态浮岛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88485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343285.X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岛,具体涉及生态浮岛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机构以及固定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生态浮岛主体,所述生态浮岛主体外端固定侧边框,所述侧边框外端焊接弹簧,所述弹簧外端固定方框,所述方框内部镶嵌浮板,所述浮板外端粘接橡胶边框,所述防护机构侧面安装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绳索以及支座,所述支座设在橡胶边框一侧,所述支座内壁上安装转杆,所述绳索一端缠绕在转杆上,所述绳索另一端固定在侧边框顶端。本实用新型利用绳索对生态浮岛主体进行牵制,防止生态浮岛主体被河水冲走,且通过绳索的收缩便于对生态浮岛主体进行移动,操作便捷,有效提升安全性,防护机构的设计有效提高对生态浮岛主体的防护效果。

    一种来水预处理系统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44810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22342052.8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来水预处理系统,具体涉及水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分类调节装置,所述分类调节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部设有第一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一侧设有第二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一侧设有第三处理池,所述第三处理池一侧设有第四处理池,所述第四处理池一侧设有清洗池,所述处理箱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底部设有第一电动滑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类调节装置,搅拌桨根据需要调节到第一处理池或第二处理池或第三处理池或第四处理池内部进行混合,进而对来水进行分类处理,有效的提升处理效率,有利于增加来水的处理量,可以根据来水类别进行分类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