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浪发电系统的双扰动MPPT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32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57209.0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波浪发电系统的双扰动MPPT方法,属于水力发电技术领域,通过双开关电容C1和C2的串并联,扩大电压调节范围,使输出电压在1‑3倍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变化;同时开关电容单元SC1和SC2之间形成双向互补,当一个开关电容单元正向或者反向溢出时,其扰动任务将由另一个开关电容单元执行,在一定范围内对整流后的电能输出进行跟踪调节,提高了系统的跟踪速度,可以快速稳定地启动并减少误判,增强抗干扰能力,有效降低系统输出功率在最大功率点处的振荡现象,提高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稳定性。

    一种双极性母线海岛微电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1095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58783.8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极性母线海岛微电网系统,微电网系统包括双极性直流母线,所述双极性直流母线用于连接供电段子网系统和负荷子网系统,供电段子网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和波浪能发电单元,负荷子网系统包括混合储能系统、直流负载单元和交流负载单元,风力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波浪能发电单元、混合储能系统、直流负载单元和交流负载单元均并接在双极性直流母线上。本发明微电网系统采用超级电容组与磷酸铁锂电池组级联的连接方式,实现了微电网高低频波动功率在超级电容组和磷酸铁锂电池组之间的合理分配,既优化了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工作条件,又节省了储能容量和成本。

    一种GIL线路实时监控系统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773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23750.1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GIL线路实时监控系统,系统包括检测装置、中央监控计算机、手机APP模块。检测装置检测包括气体密度、电压、电流、温度等GIL线路信号。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总线结构,GIL线路设置多个检测点,安放多个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后,通过有线网络将数据与运行状态发送给中央监控计算机,中央监控计算机将数据存放到后台数据库,便于运行线路的数据管理,并对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线路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工作人员的手机APP模块。整个GIL监控系统能实时动态监控线路的运行状态,实现现场检测与监控、运行数据保存与中央计算机监控、手机APP监控三方管理监控功能,整个监控系统安全度高,便于实现线路的无人值守。

    矿山电力数据通信方法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000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444273.8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电力数据通信方法,包括:采集设备采集矿山电力数据,并通过预定规约的通信设备传输至DDS通信联合平台;所述DDS通信联合平台将接收的所述电力数据转化为DDS规约;所述DDS通信联合平台将转化后的电力数据传输至数据订阅端。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整个电网调度平台的统一管理。

    一种基于SOI材料制备的跑道型微环2×4热光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97096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13184.5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材料制备的跑道型微环2×4热光开关,包括基于SOI材料制备的直波导和跑道型微环波导,以及顶层的热电极;其中跑道型微环波导由弯曲波导和短直波导构成闭合跑道,所述跑道型微环波导与直波导间构成耦合区,直波导间交叉部分采用多模波导交叉结构。所述顶部热电极加载的数字电信号作用下实现光通道的快速切换。本发明可以实现多输入多输出光信号的同时切换,可应用于光开关阵列、光路由、光逻辑门设计、集成光路中单元器件工作状态检测。

    一种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43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450280.0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该方法选用石墨烯纳米条带阵列作为吸收层,以金属槽阵列作为衬底,并在金属槽内设置相应填充介质,通过石墨烯纳米条带阵列激发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通过金属槽支持磁共振模式的激发,使两个模式之间强耦合所产生的杂化场集中分布在石墨烯处,最终实现增强石墨烯的宽带吸收效应;其中,使用的石墨烯纳米条带阵列仅与金属梯形槽阵列的一边缘接触,满足了激发强耦合效应要求较高品质因子石墨烯等离激元模的共振条件。本发明增强的吸收带宽覆盖在中红外波段,具有高带通、低波动、高速率等特性,可以在集成全光网络中获得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