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055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7404.7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J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衬砌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蓄热加热系统及方式,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地源热泵换热器、地源热泵设备和供热管路。其中地源热泵换热器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和地源热泵设备连接,各自形成隧道中部围岩的蓄热环路和取热环路,供热管路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和地源热泵设备连接,形成隧道洞口段围岩的蓄热环热和隧道洞口段衬砌的供热环路。将地源热泵换热器安装在隧道中部围岩内的中空锚杆内,从而替代传统地源热泵埋管所需的地下钻孔,不占地、节省初期投资,将夏季太阳能存储于热交换器和供热管周围的隧道围岩中,用于隧道抗防冻,实现了太阳能跨季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74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7930.3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桩的公路桥梁路面融雪化冰系统及运行方式,包括供热管路、取热管路、地源热泵设备。其中地源热泵换热器分别与供热管路和地源热泵设备取热端口连接,各自形成蓄热环路和取热环路,供热管路与地源热泵设备供热端口连接,形成供热环路。本发明能彻底解决公路桥梁路面积雪结冰的问题,比传统电加热融雪化冰技术节能70%以上。将夏季太阳能存储于地下土壤中,用于冬季供热,避免了因冷热负荷不均衡诱发的桩基周围岩土体地温逐年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66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51669.3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8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岩土工程类测试探头的污染物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清洗室(1)、喷水器(2)、环保水箱(3);其中,探头(4)置于清洗室(1)内进行清洗,喷水器(2)用于提供压力溶液,并进行压力及流速控制;环保水箱(3)用于储存清洗后的被污染液体。采用该污染物清洗装置,具有清洗效果好、轻便、省力、高效、安全、环保无污染等特点,为原位环境岩土工程测试实践提供有力的探头清洗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206397518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21382290.1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一种能源隧道衬砌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该隧道包括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设置热交换层,所述热交换层一端与供水管连通,所述热交换层另一端与回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均与用户端或热泵连接形成封闭循环管路,所述热交换层内外设置防水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性良好、换热效率更高、节省成本和节约施工周期的能源隧道衬砌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6360714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382317.7
申请日:2016-12-16
IPC: E21D11/38
Abstract: 一种能源隧道层埋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包括隧道换热段和隧道加热段,隧道换热段对应的隧道中,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隧道仰拱和回填层之间均设置热交换层,路面上方、下方的热交换层之间通过换热转换接头连接,热交换层与第一供水管连通,热交换层与第一回水管连通,第一供水管和第第一回收管与热泵前端连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隧道加热段对应的隧道中,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路面和回填层之间均设置供热层,供热层与第二供水管连通,供热层与第二回水管连通,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收管与热泵后端连接形成供热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适用性良好、换热效率更高、节省成本和节约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6554954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21382198.5
申请日:2016-12-16
IPC: E21D11/38
Abstract: 一种能源隧道仰拱复合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包括隧道加热段,隧道加热段包括供热管路,供热管路铺设与所述隧道加热段对应的隧道内,供热管路两端分别与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连接,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热泵末端连接形成供热循环管路,防冻加热装置还包括隧道换热段,所述隧道换热段对应的隧道包括隧道仰拱和路面,路面下方为回填层,所述回填层位于所述隧道仰拱上,在所述隧道仰拱和回填层之间设置热交换层,所述热交换层的第一入水口与第一供水管连通,所述热交换层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均与热泵前端连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适用性良好、换热效率更高、节省成本和节约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6554953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21382173.5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一种能源隧道衬砌层埋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包括隧道换热段和隧道加热段,隧道换热段对应的隧道中,在所述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设置热交换层,所述热交换层的第一入水口与第一供水管连通,所述热交换层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均与热泵前端连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隧道加热段对应的隧道中,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所述路面和回填层之间均设置供热层,路面上方、下方的供热层之间连通,所述供热层的第二入水口与第二供水管连通,所述供热层的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热泵末端连接形成供热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适用性良好、换热效率更高、节省成本和节约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6529673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21382237.1
申请日:2016-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一种能源隧道复合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包括隧道加热段,供热管路铺设与隧道加热段对应的隧道内,供热管路两端分别与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连接,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热泵末端连接形成供热循环管路,隧道换热段对应的隧道包括隧道初衬、隧道二衬、隧道仰拱和路面,路面上方为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回填层位于隧道仰拱上,在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隧道仰拱和回填层之间均设置热交换层,路面上方、下方的热交换层之间通过转换接头连接,热交换层的第一入水口与第一供水管连通,第一回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连通,第一供水管和第一回收管与热泵前端连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适用性良好、换热效率更高、节省成本和节约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6545514U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21382238.6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一种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包括隧道换热段和隧道加热段,所述隧道换热段对应的隧道中,在所述隧道仰拱和回填层之间设置热交换层,所述热交换层的第一入水口与第一供水管连通,所述热交换层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均与热泵前端连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所述隧道加热段对应的隧道中,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所述路面和回填层之间均设置供热层,所述供热层的第二入水口与第二供水管连通,所述供热层的第二回水口与第二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收管与热泵后端连接形成供热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适用性良好、换热效率更高、节省成本和节约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6220981U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21328444.9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防冻保温及防火一体化设施,解决了现有技术保温层与防火层需分层铺设、后期管养维修困难、工程造价高、以及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外到内依次为隧道初衬、隧道防水层和隧道二衬,还包括防火保温一体层,防火保温一体层由工厂加工的预制区格固定拼装而成,预制区格由防火板围设的密封空气腔体制作形成,密封空气腔体内设有防火板制作的分隔板;隧道二衬内表面上设有安装挂钩,预制区格的外侧面上设有卡槽,防火保温一体层通过安装挂钩和卡槽以挂卡的方式铺设在隧道二衬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