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生物可降解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5393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110028781.1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生物可降解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生物可降解神经导管包括作为骨架结构的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制成的网状单丝内衬和作为外层结构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制成的纳米纤维毡。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得PLGA单丝,拉伸取向后编织成网状内衬导管;(2)将可降解生物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得质量分数为3~20%的纺丝原液;(3)将网状内衬导管作为接收装置,将纺丝原液在网状内衬导管表面进行静电纺丝,即得。本发明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适宜的降解时间以及较高的力学强度,能够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修复;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复合型疝气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5122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110048766.3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复合型疝气补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型疝气补片具有双层结构,底层为经过等离子体改性的聚丙烯编织层,表层为聚偏氟乙烯静电纺丝膜;制备包括:(1)将聚偏氟乙烯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丙酮混合溶液中制成聚偏氟乙烯溶液;(2)对聚丙烯纤维编织层进行等离子体改性;(3)采用静电纺丝法将聚偏氟乙烯溶液喷于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编织层上;(4)对复合织物进行定型,干燥即得。本发明的疝气补片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聚偏氟乙烯良好的抗粘连性能克服了单一材料聚丙烯疝气补片易和内肠组织粘连的难题;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9952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93224.X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由聚己内酯PCL与聚乳酸PLA纤维制得的可降解血管支架,支架两端安置具有X光显示性的示踪接头。制备方法包括利用熔融共混纺丝法制备PCL与PLA初生纤维,再对其拉伸;取拉伸纤维在自制血管支架模具上进行编织,用硫酸钡与PCL中空管状接头对纤维进行封头连接,对支架进行加热定型,便得到具有两端X光显示性的血管支架。该支架所采用的材料与人体相容性好,所制备的支架性能稳定,支架两端的硫酸钡管状接头起到体内X光追踪靶的作用,便于支架植入体内后的观察研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四氟乙烯/氟橡胶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1618233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56504.4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氟橡胶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该人工胆管是一种复合柔性管状物,由内向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内胆基层,萘-钠-四氢呋喃溶液处理层及氟橡胶浇铸层;其制备包括:将聚四氟乙烯薄膜恒温加热至产生粘结成为薄膜内胆;用萘-钠-四氢呋喃溶液处理聚四氟乙烯薄膜内胆外表面2~30秒钟;然后在其表面涂覆氟橡胶的丙酮溶液1~10次,最后进行干燥、包装、灭菌消毒即可。该复合人工胆管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便利性、时间耐久性以及较好力学强度,其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用作胆管替代物;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双层编织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6981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200386.5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编织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由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成的外层管壁和聚乙交酯-丙交酯粘合平行纱构成的内层管壁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层编织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制备聚乙交酯-丙交酯粘合平行纱;将聚乙交酯-丙交酯粘合平行纱附于芯棒上,将聚乙交酯-丙交酯纱线编织于其外层;在90~105℃定型2~5min,用无水乙醇清洗,在90~100℃定型1~2min;将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层和聚乙交酯-丙交酯粘合平行纱层从芯棒上退下,在2.5-3wt%壳聚糖浆液中浸渍30-40分钟,自然晾干,在-50--40℃冷冻干燥2-3小时。本发明的优点是可桥接缺损距离长,神经再生质量好、速度快,力学性能好。

    一种以聚己内酯为原料的组织工程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6818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24129.1

    申请日:2006-02-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织工程载体材料,为三维多孔结构,通过如下方法制备:a、将聚己内酯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得聚己内酯纤维;b、将所述的聚己内酯纤维裁剪成长度为1~10mm,填充到特定形状的模具中,填充质量以孔隙率为60%~95%来计算,纤维排列成均匀结构;c、将模具在50~70℃水浴中恒温加热熔结5分钟~1小时,冷却至环境温度后脱模,真空干燥24小时,制得三维多孔聚己内酯组织工程载体材料。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避免了目前诸多方法中采用有机溶剂的缺点,同时相比于一些快速成型技术(RP)具有设备简便,工艺易控的特点,载体材料达到一次成型,而且可获得较高的孔隙率。

    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64341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35951.7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制备及应用,该材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己内酯PCL,其重量配比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90~10份,聚己内酯10~90份;制备:将致孔剂均匀置于模具中,浇入PBS/PCL共混氯仿溶液,支架雏形放置通风橱中至少24小时,浸入去离子水中2~4天,真空干燥后可得PBS/PCL支架材料;应用:作为骨或软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用于骨或软骨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本发明制备的支架材料内部孔结构均匀,各孔间相互贯通,孔径在10~500μm、孔隙率在70~91%间变化,支架体系结构稳定,制备工艺简单。

    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纤维粘结法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4927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35953.6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纤维粘结法制备及应用,该材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内酯,其重量配比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90~10份,聚己内酯10~90份;制备: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内酯共混,经熔融纺丝制得纤维;2)将纤维裁剪,填充到模具中,纤维排列成均匀结构;3)将模具置于50~90℃真空烘箱恒温保持5分钟~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脱模,真空干燥,得三维多孔支架材料;4)将三维多孔支架材料灭菌、包装;应用:作为骨或软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用于骨或软骨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本发明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内部孔结构均匀,各孔间相互贯通,孔径在10~500μm、孔隙率在70~91%间变化,该支架体系结构稳定,制备工艺简单。

    一种用微波加热法制备聚己内酯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0302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24127.2

    申请日:2006-02-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微波加热法制备聚己内酯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聚己内酯纤维裁剪成长度为1~20mm,填充到特定形状的模具中,填充质量以孔隙率为60%~95%来计算,纤维排列成均匀结构;b.将模具在微波炉中加热强度采用温火~中火加热熔结1秒~10分钟,取出冷却至环境温度后脱模,真空干燥24小时,即制得聚己内酯组织工程多孔载体材料。本发明热传导均匀,保证载体材料在一次成型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孔隙率,工艺过程简便易控,因而可适用骨、软骨等多种组织工程的临床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