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氧脱硫的厌氧消化池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厂

    公开(公告)号:CN1148532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567326.7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氧脱硫的厌氧消化池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用于污泥处理,厌氧消化池包括厌氧消化池本体,厌氧消化池本体内能够容纳污泥,厌氧消化池本体的内部顶端形成有气相空间,气相空间位于污泥上方;注气系统,注气系统的一端伸入厌氧消化池本体的内部顶端且与气相空间连通,注气系统能够向厌氧消化池本体内注入氧气。本发明通过在厌氧消化池本体内形成气相空间并向气相空间注入氧气,将厌氧消化池本体内的沼气与氧气充分混合并在气相空间对应厌氧消化池本体的内壁上进行充分的沼气脱硫反应,提高厌氧消化过程的效率,缩短沼气脱硫的反应时间,节约厌氧消化池的运行成本,结构简单且运行方便。

    污泥接收仓系统的安全管控方法、装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585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58632.3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泥接收仓系统的安全管控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污泥接收仓系统用于对半干污泥进行集中处置,方法包括:获取污泥接收仓系统的工况信息;根据所述工况信息确定所述污泥接收仓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当确定存在安全风险时,执行对应于所述安全风险的风险类型的管控操作,以消除所述安全风险。本发明能够对污泥接收仓系统的工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并执行对应的安全管控措施以消除安全风险,避免进一步引起火灾、粉尘爆炸等事故,确保半干污泥集中处置过程中的安全以及污泥接收仓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进而提高污泥集中处置的有效性。

    一种污泥脱水系统及其应用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042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73220.7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系统包括叠螺脱水系统、带式脱水系统和低温干化系统,叠螺脱水系统出泥经1#中间缓存仓进入带式脱水系统,带式脱水系统出泥经2#中间缓存仓进入低温干化系统,低温干化系统出泥进入干污泥料仓暂存后外运。进泥可为含水质量分率99%‑97%左右的浓缩池污泥或含水质量分率80~85%左右的离心脱水污泥,且出泥含水率可调,具有工艺灵活、可调节性大、适应能力强的优点。本发明通过组合利用不同脱水系统最优的高效段,能够显著提高污泥处理装置的操作灵活性,提高污泥脱水效率并降低运行能耗。

    一种适用于污水厂雨水控污调蓄的自循环景观水池

    公开(公告)号:CN1151968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35848.3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污水厂雨水控污调蓄的自循环景观水池,包括自然净化区、沉淀区和蓄水区;沉淀区设与雨水管连接的第一进水管、与污水厂反硝化滤池出水连接的第二进水管、以及与污水厂尾水连接的第三进水管;自然净化区设有由水生动植物和鱼类组成的自然水生生态系统;蓄水区出水管分别连接市政雨水管、污水厂尾水收纳水体和绿化灌溉用水。自然净化区底部的微生物排泄物可以由污泥管输送至反硝化滤池。本发明将景观水池与海绵理念和污水厂现有设施结合,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景观水体难以实现自循环,需经常换水,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同时,可以起到控制初雨污染和雨水调蓄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利用景观水池底泥强化污水厂脱氮效果。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多效复合修复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711461911.4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多效复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总份数100份计,所述多效复合修复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天然锰钾矿颗粒10~35份、释氧材料20~45份、添加剂5~18份、生物炭10~25份、改性超微氧化锌5~20份、pH缓冲剂15~30份。本发明制备的多效复合修复材料性质稳定,表面积大,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活性;释氧持续时间长,释放效率高,能够保证地下水生物修复效果的可持续性;实现了吸附、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及生物修复的多效果协同,克服了现有地下水修复药剂处理功能单一,处理效果调控性差及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符合绿色可持续性修复理念的多功能地下水修复药剂。

    基于GIS技术分析地面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87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610986467.7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技术分析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它包括获取研究区域中陆域的空间信息数据;采样分析;降雨径流污染检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库建立;最优GIS模型构建;生成降雨径流污染等级空间分布图等步骤。本发明将GIS技术引入对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减少主观方法带来的失误;同时,采用GIS技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解决当前主要根据用地类型进行单一赋值的输出系数法而导致计算结果精度较低的问题,并为有效制定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策略、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目标复杂排水系统可调堰智能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2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80334.5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目标复杂排水系统可调堰智能操控方法。本发明涉及控制对象的判别状态要素、总体与样本的马氏距离、先验概率、后验概率函数结构,并以误判率为输出反馈求解器。本发明基于机器学习判别分析计算,选取管道初始水位、关键点水位流量、泵站前池水位、最不利点水位等关键状态要素敏感数据,通过贝叶斯法、线性判别、线性对角、二次判别四种机器学习判别方法对排水系统控制的关键步骤进行辅助决策。本发明所需外部数据简单、易于实时采集,且训练样本可以不断扩充累计,训练样本越接近总体,判断效果越好。本发明为提高复杂排水系统可调堰智能操控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复杂排水系统整体运行水平。

    一种用于污水检查井消毒除臭的车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6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398451.0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水检查井消毒除臭的车载装置,装置内闭合态主反应器通过管缆收放装置从检查井上方插入,闭合态主反应器降至井底与管道内污水流动方向垂直,打开水质在线监测器;通过控制框架拉索缓慢展开反应器,打开超声波发生器;打开臭氧发生器和紫外光灯管,使臭氧通过空压机从纳米气泡曝气盘大量释放纳米气泡,对管道内的细菌和病毒进行高效灭活,并降解管道内臭气;消毒完成,框架拉索收放装置收合主反应器,缆管收放装置将反应器从污水检查井中拉出。可放置于车上,无需人工进行井下操作,可根据需求调整消毒除臭的检查井位置。超声、紫外光催化和臭氧纳米气泡复合型消毒技术处理效率高,减少污水和气溶胶中病毒和致病菌向环境扩散的可能性。

    一种用于压力管道透气井的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4780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399324.2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力管道透气井的消毒装置,包括主机,主机上连接有驱动模块、伸缩臂模块和检测模块,消毒装置后部连接有消毒模块,消毒模块、检测模块与信息收集控制服务器相连;消毒模块包括臭氧发生器和与臭氧发生器相连的曝气管,曝气管采用柔性波纹管结构,曝气管上设有纳米曝气盘;主机为耐腐蚀套管结构,外层套管为密封舱体,内层套管与曝气管相连;检测模块包括沉积物探测器、压力传感器、ORP探头和红外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施中,利用臭氧紫外光组合技术实现长距离透气井内致病菌和病毒去除,减少它们进入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能性,提高污水管道内消毒效率,对管道中的气溶胶内的病毒、臭气和有机物也能进行部分去除,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