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91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08482.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支撑结构及其光学系统设计方法。所述减震支撑结构包括竖直固定座、两个水平固定座和两个减震连接臂。所述竖直固定座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减震连接臂与一个所述水平固定座连接,所述竖直固定座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减震连接臂与另一个所述水平固定座连接。所述减震支撑结构为刚性材质。减震连接臂由“工”字结构左右横向堆叠构成,“工”字结构中间窄边的宽度为长边宽度的三分之一,“工”字型结构高度与宽度相等,根据实际情况可由3或4个“工”字结构堆叠构成。在设计的光学系统中,结构设计时将震源组件与捕获瞄准子系统隔开,分别安装在两个不同的安装板上,两板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安装至少一个所述的减震支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6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77004.0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最佳角度下偏振差异特征图像获取方法属于偏振光谱成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了偏振光强图像最佳角度计算步骤,解决了旋转偏振片或分焦平面等偏振图像获取机制下,利用有限偏振方向图像进行偏振计算,目标和背景的特征差异化不明显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出射角度α的偏振光强图像进行正交运算,消除自然光分量,得到偏振正交差分量图像。通过结合最佳角度θ±45°范围内出射角度的偏振光强图像的偏振特征信息,得到偏振特征图像,增强了目标和背景间的偏振特征差异,同时解决了单一最佳角度的偏振特征信息不能充足描述出目标物体特征信息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偏振特征图像目标和背景的差异性,为目标检测和识别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37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720996.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天基双星交会测角测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包括两个位置不同的天基双星交会测角测距装置和两个卫星,天基双星交会测角测距装置包括大口径光学探测系统、和与大口径光学探测系统电学连接的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卫星包括精密跟踪单元、伺服控制系统、通信系统、GPS定位系统和总控系统,GPS定位系统与通信系统电学连接,通信系统与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电学连接,伺服控制系统与精密跟踪单元电学连接,精密跟踪单元与大口径光学探测系统电学连接,伺服控制系统与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电学连接;总控系统与天基双星交会测角测距装置和卫星电学连接。本发明可提高测角精度,为高精度定轨提供更精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76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805272.4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11 , H04B10/50 , H04B10/556 , H04B10/61 , H04J14/02
Abstract: 基于少模并行混频的抗大气湍流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装置,涉及自由激光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空间激光传输系统探测灵敏度低、传输速率低和耦合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利用少模光纤接收经大气湍流后的信号光,经少模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光与含有多个模式的本振光在空间光混频器中进行并行混频;然后将混频后的四路信号利用光子灯笼、平衡探测器完成了对多个模式的分级解复用和模式多级的相干接收,最后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经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本发明提高了激光通信系统的抗大气湍流的能力,提升了激光通信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以及传输速率,在卫星之间、卫星地面间激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085708.8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118 , H01Q1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码分多址的空间激光通信组网多光斑同时跟踪方法及装置,涉及空间激光通信领域。针对目前通信激光束散角较小,很难实现广播式的一对多同时通信,无法满足卫星互联网多点信息同时交互传输的需求,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码分多址的空间激光通信组网多光斑同时跟踪方法及装置,包括:从光端机A、从光端机B、从光端机C和主光端机;主光端机包括:抛物面反射镜光学天线、滤光片、分光镜、信标光调制与伺服测控板、波分复用通信发射机、解波分复用通信接收机和通信基带与光电交换板;通过PSD位置传感器对信标光位置进行解算;伺服测控板根据经过信标调制的解算结果控制抛物面反射镜的摆动角度;适合在偏远地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957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60685.X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Janus纳米带的荧光摩擦纳米发电机,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六个步骤:(1)沉淀法制备Tb(BA)3phen配合物;(2)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配制纺丝液;(4)并行电纺技术制备[PANI/CNTs/PMMA]//[Tb(BA)3phen/PMMA]Janus纳米带阵列;(5)单轴电纺技术制备PVDF/PVP复合纤维膜;(6)组装荧光摩擦纳米发电机。该Janus纳米带阵列同时具有良好的摩擦电荷产生能力与电荷捕获能力,既作为电荷产生层又作为电荷捕获层,无需增加额外的电荷捕获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批量生产,该新型荧光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66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155545.9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外部时钟同步的高速调制锁模掺钬光纤激光器,属于光信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激光器结构难以应用到空间光通信的问题,该激光器包括掺铥光纤激光器、掺铥光纤放大器与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依次连接,第一波分复用器公共端与掺钬光纤、第一电光调制器与第一耦合器的一分路连接连接,第一耦合器的另一个分路作为激光输出端,第一耦合器的公共端、第一光滤波器与第一波分复用器透射端连接,构成全光纤谐振腔结构;射频信号源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输出端与微波放大器连接,微波放大器与第一电光调制器连接,射频信号源另一输出端、第二电光调制器、第二耦合器、眼图仪与第二电光调制器连接,作为调制信号反馈,从而实现外部时钟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0220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474397.0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生物组织成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肿瘤组织的成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光源、起偏部分、转轮、检偏部分、相机,所述光源、起偏部分、检偏部分、相机沿光路方向分布,所述转轮位于所述起偏部分与所述检偏部分之间;所述转轮用于使所述起偏部分或检偏部分按照预设角度进行旋转,以进行成像方式的切换,所述成像方式包括反射式成像和透射式成像,与现有染色技术相比,对待测肿瘤组织的预处理要求不高,对待测肿瘤组织的大小、形式、透光性的限制更小,测量对象更广泛,可自由实现透射式、反射式的切换,有效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71081.1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G01B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偏振特性测试油膜厚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偏振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光源、控制系统、探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目标稳定平台以及BRDF架,所述BRDF架包括圆形底座支架以及弧形滑轨,滑轨的两端与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源和探测系统均设置在BRDF架的滑轨上,与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pBRDF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目标稳定平台设置在BRDF架底座支架的中间位置。本发明采用偏振技术对溢油厚度的探测,不但增加了溢油探测技术手段,且可以至针对某一波段进行测量,解决了数据冗余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多数目标偏振特性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49278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916912.7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1.7μm波段宽带皮秒脉冲多波长光纤光源,属于生物医学光源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1550nm波段激光器、强度调制器一、强度调制器二、掺铒光纤放大器一、ASE滤波器、强度调制器三、掺铒光纤放大器二、高非线性光纤、波分复用器和Sagnac环依次光纤连接;任意波形发生器的三个电端口分别连接微波放大器一,微波放大器二,微波放大器三;微波放大器一连接强度调制器一,微波放大器二连接强度调制器二,微波放大器三连接强度调制器三;Sagnac环的末端为该光源输出端;Sagnac环的末端为该光源输出端;本发明在生物治疗、中红外激光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