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量燃机叶片端壁冷却和换热特性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22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6835.4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量燃气轮机动叶端壁换热系数和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系统,所述空气供应装置的出口连接旁通管路和主流管路,主流管路依次连接稳压段、收缩段、进气段和试验段,其中,进气段入口端设置整流蜂窝,试验件放置于试验段,试验件包括3组叶片,叶片之间的2组端壁为待测量端壁。该实验系统可通过更换不同的试验段上盖板实现测量换热系数和气膜冷却效率。当测量动叶端壁的换热系数时,试验段上朝向待测量端壁有机玻璃盖板上布置有红外玻璃,红外玻璃上方放置红外热像仪,用于通过红外玻璃测量端壁表面的温度分布;当测量端壁气膜冷却效率时,试验段的上盖板为整块的光滑有机玻璃。

    一种涡轮导叶端壁复合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26642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616532.8

    申请日:2021-06-02

    Inventor: 杨星 丰镇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导叶端壁复合冷却结构,第一气膜孔包括多排,间隔布置在导叶端壁上,导叶端壁通过冲击腔前缘侧板和冲击腔尾缘侧壁连接冲击板,冲击板上布置有多排冲击孔,冲击孔与第一气膜孔之间为叉排布置,在冲击腔尾缘侧壁上布置有第二气膜孔,冷却空气经冲击孔冲击导叶端壁内侧形成冲击横流,冲击横流分别经第一气膜孔和第二气膜孔实现端壁外部气膜冷却和下游端壁的二次冷却。本发明通过兼顾端壁内部冲击冷却和外部气膜冷却的性能提升,并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有效提高了端壁的综合冷却性能,同时利用冷气对下游动叶端壁的二次冷却效应,减少端壁的冷气使用量,有利于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总体性能。

    一种测量叶栅气膜冷却特性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77874.3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一种测量叶栅气膜冷却特性的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段模型,用于模拟涡轮叶片叶栅流道,在流道内的叶片转折角位置固定设置叶片试验件,叶片试验件的CO2进气口沿径向伸出流道,其叶片压力面和叶片吸力面上分别布置若干叶片气膜孔,且叶片压力面和叶片吸力面上沿等高线布置等间距的叶片引压孔;主流系统,连接流道的入口,向流道送入主流空气;CO2冷气系统,连接CO2进气口,向叶片试验件内部供气腔送入CO2冷气,并由叶片气膜孔处射出,形成气膜冷却;测量系统,测量流道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分布,其中温度分布通过红外摄像机拍摄获取。本发明实现了对叶栅表面冷却效率与换热系数的测量,解决了叶片表面由于曲率变化过大而无法测量的难点。

    一种端壁气膜孔布置结构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11065.5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壁气膜孔布置结构。该结构利用端壁的流动特性对冷却单元进行布置,其气膜孔构型可随意替换,适用于多种吹风比及上游泄漏流存在的情况下的燃机透平第一级静叶端壁以及动叶端壁。通过引入冷却空气,降低端壁表面整体的温度,强化压力面根部的冷却效率,保护叶片防止烧蚀,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端壁流场边界层的破坏,节约冷却空气用量,提升了透平的工作温度极限。整套布置方案结构简单,简化了工艺流程,可以依据上游泄漏流的情况灵活调整,可以通过调整复合角的大小,满足对不同叶片压力面区域的冷却需求,使得整体的设计能够更加具有普适的应用价值,提升多类型透平的工作效率,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一种小型超高速原动机的功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621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377068.6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超高速原动机的功率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联轴器、电主轴、电容器、负载及功率分析仪,通过功率分析仪测量负载上的电信号获得被测原动机的功率参数。该功率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小型超高速原动机在气动性能试验时其功率参数经负载压气机性能参数换算难于准确测量的技术难题,并避免了采用小型超高速测功机导致的仪器购置费用高的问题。

    一种小型超高速原动机的功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62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77068.6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超高速原动机的功率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联轴器、电主轴、电容器、负载及功率分析仪,通过功率分析仪测量负载上的电信号获得被测原动机的功率参数。该功率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小型超高速原动机在气动性能试验时其功率参数经负载压气机性能参数换算难于准确测量的技术难题,并避免了采用小型超高速测功机导致的仪器购置费用高的问题。

    一种次流场瞬态特性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0935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710307707.7

    申请日:2007-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流场瞬态特性的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常规的PIV系统,通过对PIV系统中双脉冲激光器的光路进行调制,使其发出的两束片光相互平行但不重叠,相互偏移的距离等于或接近示踪粒子沿主流方向的位移s1;两束片光在不同时刻分别打在两个测量截面上,使片光跟随主流运动;本发明的方法使得次流瞬态流场的测量如主流场测量一样可靠,特别是对于无法用常规PIV测量的次流平均速度低于20%主流速度的弱次流场,其精度接近于对主流的测量,且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带有隔热与冷却作用的高温燃气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605730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73277.3

    申请日:200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隔热与冷却作用的高温燃气密封结构,该结构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的转轴、封严盘、径流涡轮叶轮、拉杆、蜂窝带支撑体、蜂窝带、径流涡轮叶轮,节流垫片以及锁紧螺母,蜂窝带支撑体外围布置有稳压气室,蜂窝带支撑体上布置有气孔,封严盘上布置有楔形气道,节流垫片上布置有气缝。该密封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微型燃气轮机的高温燃气密封以及转子隔热冷却的两大技术难题,目前已成功应用到我国第一台100kW微型燃气轮机的径流涡轮实验台上。

    盘式透平的轮盘结构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53063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476182.3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式透平的轮盘结构,包括盘片、盘片流道及垫片,盘片包括盘片外缘区域、盘片主体区域、盘片排气孔及盘片轴孔。盘片与垫片间隔布置,同心安装在转轴上,盘片外缘型线采用尖角、圆弧、椭圆弧等,盘片厚度可以是等厚度的,也可沿着盘片径向由外向内厚度减小,且在安装时沿轮盘旋转方向,盘片排气孔在周向上相差一定的角度。该轮盘结构有效地降低了盘式透平现有轮盘结构中工质从喷嘴或蜗壳中进入盘片流道和工质离开盘片流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及工质在轮盘中的流动损失,显著地提高了盘式透平的流动效率和整体气动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盘式透平的喷嘴结构
    8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53067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477098.3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式透平的喷嘴结构,包括多个喷嘴环,每个喷嘴环上布置有1~2个喷嘴组,每个喷嘴组包括数个喷嘴流道,喷嘴组个数与盘片流道数相等,喷嘴流道深度与盘片流道轴向长度相等,保证一个喷嘴组严格对应一个盘片流道,所有喷嘴环上的喷嘴流道在安装时可以布置在喷嘴结构的相同周向位置,也可分散布置在不同周向位置。该喷嘴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工质流入盘式透平轮盘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显著地提高了盘式透平的热功转化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