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除雾器及其阳极板的连接板

    公开(公告)号:CN205269916U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21140745.4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除雾器,包括阳极板排,所述阳极板排包括若干竖向设置的阳极板,各所述阳极板上端固定于阳极吊梁,下端固定于下部固定件,还包括侧部固定件及连接板,所述侧部固定件竖向设置于所述阳极板排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下部固定件和所述阳极吊梁固定;所述连接板与各所述阳极板连接,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侧部固定件。因此,定位后,该电除雾器的阳极板较稳定,不易摆动,从而提高电除雾器的除雾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除雾器阳极板的连接板。

    一种电除尘器及其阳极振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48294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20065865.6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除尘器及其阳极振打装置,一种电除尘器及其阳极振打装置,能够保证阳极振打装置的密封可靠性。所述阳极振打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保温箱和电场顶板的阳极振打杆,所述阳极振打杆的上部具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与所述阳极振打杆之间具有密封件,下端伸入保温箱内,并与其密封连接;所述阳极振打杆的下部套装有上端封闭的填料筒,所述填料筒的底面与所述电场顶板固连,中部空腔用于填充密封填料。本实用新型取消了阳极撑管的设置,直接将阳极振打杆与保温箱和电场顶板的连接处密封,简化了密封结构,缩减了密封弱环,提高了密封可靠性。

    电除尘器及其复合绝缘轴
    7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12458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871631.6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除尘器及其复合绝缘轴,该复合绝缘轴用于传递振打轴的振打力至放电阴极,所述复合绝缘轴包括绝缘轴和连接于所述绝缘轴两端的连接套;每个所述连接套均设有第一锥孔,所述绝缘轴的两端部均呈锥体设置,所述锥体嵌入对应端所述连接套的所述第一锥孔内,以嵌套连接所述绝缘轴与两个所述连接套。通过对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其连接的可靠性、传递振打力的稳定性,有效延长复合绝缘轴的使用寿命。

    一种隔离振打清灰电除尘器

    公开(公告)号:CN203525869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714226.9

    申请日:201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振打清灰电除尘器,包括阳极板(1)、阴极线(2)和阳极板振打装置,还包括隔离孔板,设于所述阳极板(1)后部;各所述隔离孔板分别与相邻两阳极板(1)之间的气流通道相对应,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开启、关闭两种状态,在开启状态,其导通所对应的气流通道,在关闭状态,其阻断所对应的气流通道。该电除尘器可有效防止后电场反电晕及二次扬尘,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率,能够长期稳定低排放运行。

    一种移动阳极电除尘器
    7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59165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546117.0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阳极电除尘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多个呈环路分布的收尘阳极、位于环路内的第一收尘阴极和相邻两个收尘阳极间的第二收尘阴极,第一收尘阴极和第二收尘阴极固连形成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通过吊杆悬吊于壳体顶部,吊杆位于相邻两个收尘阳极形成的气流通道内,并固连于第二收尘阴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吊杆固连于第二收尘阴极的方式,并使其位于相邻两个收尘阳极形成的气流通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电场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实际电场长度得到了显著的缩短。此外,对固定阳极电除尘器升级改造时,可在提高除尘效率的同时实现降低改造成本和难度,以及缩短改造周期的目的。

    一种气液分离塔、气液分离系统及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816557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819323.9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气液分离塔、气液分离系统及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气液分离塔包括塔体、位于塔体内部的气体引入管和换热管;塔体具有第一气体进口、补水口、溢流口、冷媒进口、冷媒出口和第一气体出口;塔体在溢流口的下方形成洗涤冷却腔;第一气体进口用于和待洗涤冷却气源连接,气体引入管的一端和第一气体进口连接、另一端伸入洗涤冷却腔,补水口用于和水洗液源连接;换热管至少部分位于洗涤冷却腔,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和冷媒进口、冷媒出口连接;第一气体出口位于溢流口的上方。该气液分离塔在应用时,能够将待洗涤冷却气体的洗涤和冷却集成在一个设备的同一个区域内进行,不仅结构相对简单,而且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

    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
    7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78130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23506303.4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包括干式脱酸除尘单元、湿式脱酸装置、氧化剂喷入装置、冷凝装置、CO2捕集装置、飞灰螯合固化单元、压缩干燥液化单元等,从干式脱酸除尘单元排出的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后再进入湿式脱酸装置,从湿式脱酸装置排出的烟气经冷凝装置冷凝降温后再进入捕集装置,冷凝装置排出的冷凝水作为捕集装置的冷却用水补水和湿式脱酸装置的补充用水和冲洗用水,从湿式脱酸装置排出的废水中分离出的浓水作为脱酸剂配置用水和螯合固化工艺的辅助用水,从捕集装置排出的部分CO2气体作为螯合固化工艺的辅助用气。该系统能够获得更加干净的烟气排放,能够以较低能耗高效捕集CO2,能够获得高浓度CO2和高强度的螯合固化体。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及废气处理部件

    公开(公告)号:CN213433689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1935355.7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气处理部件,包括处理模组和移动轨道,所述处理模组包括多个处理模块,处理模组均安装于移动轨道,并能够相对移动轨道进行滑动,所述处理模组设置有滑动配合部,所述滑动配合部与所述移动轨道滑动连接,各处理模块均设有废气处理芯体;相邻的两个处理模块之间通过可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与移动轨道相脱离的处理模块能够转动。安装于废气处理设备的废气处理部件在检修或者更换时,直接将处理模块通过移动轨道拉出废气处理设备,工作人员不需要进入设备中,所以无需设备停机停产,即可实现更换废气处理部件。

    一种RTO热能利用系统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5687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766045.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TO热能利用系统,包括RTO炉膛,还包括空气循环管路和加热介质管路,所述空气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风机;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RTO炉膛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风机均位于所述RTO炉膛外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空气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与所述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空气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还设于所述加热介质管路。该系统能够利用RTO炉膛内的热量加热其他需要加热的介质,安全性高,且对RTO炉膛热能的利用率较高。

    一种污泥干化耦合低氮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847682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044875.2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一种污泥干化耦合低氮燃烧系统,包括燃烧锅炉、污泥干化机、与所述污泥干化机相连通的干污泥仓、湿污泥仓,污泥干化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燃烧锅炉的烟道相连通,以将所述烟道内的烟气通入所述污泥干化机内,并以直接换热的方式对所述污泥干化机内的污泥进行干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燃烧锅炉相连通。如此设置,烟气中的SO2等酸性气体会与污泥中的水分反应生成酸性液体,酸性液体又可以与污泥中的盐类物质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等,并滞留在污泥中,以降低污泥干化机尾气中的酸性气体含量,可较大程度地防止设备发生低温腐蚀;烟气经过污泥干化机后,其氧含量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将其通入燃烧锅炉内,仍可以起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