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33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293575.7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仿真中目标的矢量控制方法,属于射频仿真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射频仿真技术中,目标的控制方法采用单独控制馈电幅度或者单独控制相位的方式,对目标进行控制,使得目标控制的范围和精确度都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射频仿真目标的矢量控制方法,对馈电幅度和相位进行同时控制,不仅可增大目标控制的范围,减少实际工程的费用,还能对目标进行精确控制,适用于射频仿真系统中的单目标、运动目标、复杂目标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87241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119103.X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02
Abstract: 一种单层膜片加载式四层基板微带-微带互连结构,其目的在于实现四层介质基板中微波信号在层间的低反射和低损耗传输。其包括4层介质层,两两介质层间设置有金属层,顶层的介质层一和底层的介质层四上设置有微带线,微带线通过垂直贯穿介质层和金属层的信号通孔连接,所述微带线两侧均布有金属通孔列,信号通孔周围按圆形阵列分布设置金属通孔,其特征在于,信号通孔贯穿金属层处为金属孔反焊盘,金属孔反焊盘圆心均在信号通孔中心线上,在中间金属层处信号通孔上设置有匹配膜片。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37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293575.7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射频仿真中目标的矢量控制方法,属于射频仿真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射频仿真技术中,目标的控制方法采用单独控制馈电幅度或者单独控制相位的方式,对目标进行控制,使得目标控制的范围和精确度都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射频仿真目标的矢量控制方法,对馈电幅度和相位进行同时控制,不仅可增大目标控制的范围,减少实际工程的费用,还能对目标进行精确控制,适用于射频仿真系统中的单目标、运动目标、复杂目标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02542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73139.7
申请日:2010-12-0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155 , H04B10/12
Abstract: 一种Ka波段多路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单倍频链将低频本振信号倍频至Ku波段,在Ku波段将本振信号功分成N路,然后选择其中幅相一致性较好的M路分别倍频至Ka波段,滤波后再经混频器变频至满足应用需求的Ka波段。本发明能够产生多路幅相一致性较好的Ka波段毫米波信号,以满足Ka波段毫米波整机系统的应用需求;同时具有实现容易、电路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518346U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20242573.X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203
Abstract: 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基础上,增加两段扇形开路支节;所述扇形开路支节是终端为扇形结构的四分之一波长终端开路线,两段扇形开路支节的始端均与副微带线的中心点垂直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形式简单、结构紧凑、带外抑制度高的特点,不仅可以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中使用,还可以用于频率更高的亚毫米波波段上;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和输出微带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便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655932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004117.4
申请日:2010-01-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原理的矩形波导与微带过渡转换电路,属于微波毫米波在波导-微带之间过渡转换技术。该过渡转换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微带线、偏心同轴线和耦合环,在耦合环的终端连接有接地结构,耦合环的侧边设置有独立金属条带。本实用新型基于磁耦合原理,实现了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两者主模之间电磁场的模式过渡转换,完成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之间电磁信号的传输,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插入损耗小、驻波特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663220U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20171388.9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9/00
Abstract: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延迟线,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包括矩形介质基片(4)、金属层(3)和第一类金属化通孔(2);第一类金属化通孔(2)并排平行分布于矩形介质基片(4)的两侧形成基片集成波导结构;两排第一类金属化通孔(2)之间具有若干列垂直分布的第二类金属化通孔(1);相邻两列第二类金属化通孔(1)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呈交错分布状。本实用新型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基础上,通过加入第二类金属化通孔实现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结构,利用滤波器结构来实现延迟功能。通过改变第二类金属化通孔的相关尺寸参数,可实现不同的延迟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小的损耗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同时具有体积小、易于加工、成本低廉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204246Y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20082698.1
申请日:2007-12-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07
Abstract: 新型毫米波微带密封过渡装置,包括电路腔体、过渡主体、调谐螺钉、绝缘体和同轴探针,过渡主体为表面为矩形的柱体,在过渡柱体表面边缘,设有连接螺孔,连接螺钉通过连接螺孔将过渡主体固定于电路腔体侧面;在过渡主体的中部设有矩形波导,同轴探针一端焊接于电路腔体里的微带线上,另一端穿过绝缘体深入至矩形波导内,绝缘体设置于同轴探针与电路腔体侧面的连接处;过渡主体与矩形波导之间设有调谐孔,调谐孔的方向与同轴探针的方向垂直,调谐螺钉通过调谐孔从矩形波导的宽边伸至矩形波导内。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体积,并解决了过渡装置的密封问题,从而降低了过渡中的损耗,主要用于毫米波的微带过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