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及其惯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7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98323.4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包括驱动装置、配重控制装置、惯量盘、摩擦盘、轴承以及电机转轴,驱动装置连接配重控制装置,摩擦盘以及轴承固定设置于电机转轴,轴承还与惯量盘可相对运动设置;驱动装置用于发送配重驱动信号至配重控制装置;配重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配重驱动信号控制惯量盘沿轴承做轴向滑动至与摩擦盘接触,且与摩擦盘同时随电机转轴转动,增加伺服电机的转动惯量,使得伺服电机在负载惯量变化时可对应调节自身惯量,提高系统的性能,使伺服电机可以兼具快速运动响应性及稳定性。另外,可在不带惯量盘的低惯量电机上直接修改而成,无需重新设计电机,不会对电机的电磁方案和整体结构造成改变,也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端盖结构及包含其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7260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59260.1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盖结构及包含其的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电机温升高,导致编码器运行不平稳的技术问题。该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采用铝材制成;还包括设置在端盖本体内的隔热通道、以及填充在隔热通道内的隔热介质;隔热通道包括旋转腔体和螺旋状管状通道;电机包括后端盖、编码器、端盖结构和编码器盖。本发明采用铝材制作端盖本体,保证了零件间的装配精度,通过在端盖本体内设置隔热通道,并在隔热通道内设置隔热介质,可以有效降低端盖的热量传递和传导,保证电机平稳运行。

    电机接地结构及电机
    7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2976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786289.7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及电机,接地结构包括:机壳,及装配在机壳内的电路板;电路板至少部分穿出至机壳外侧;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焊盘,第一焊盘设置在电路板与机壳交错的部位,第一焊盘与机壳连接,机壳通过第一焊盘接地。本发明的电机接地结构,解决了电机金属机壳接地问题,机壳通过电路板接地,接地性能较好,地线直接连接在电路板上,连接方便,节省机壳成本。简化了电机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应力装配低齿槽转矩表贴转子结构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0932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04270.6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一种应力装配低齿槽转矩表贴转子结构及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应力装配低齿槽转矩表贴转子结构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圆周均布开设有用于对磁性部件进行卡位的磁性部件应力卡位槽,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圆周、且位于相邻的所述磁性部件应力卡位槽之间固定有隔磁部件。本发明通过在转子组件的外圆周均布开设磁性部件应力卡位槽对对磁性部件进行卡位,防止磁性部件移动,保证每个磁性部件的位置相同,保证了电机的可靠性,同时通过隔磁部件对安装在磁性部件应力卡位槽内的相邻的磁性部件进行隔磁,降低电机齿槽转矩。

    电器出线装置、电机及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0403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11188078.5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提供的电器出线装置包括电器壳体,还包括密封垫、出线盒结构;电器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出线口;密封垫上设有走线孔和至少三个分散布置的限位孔;出线盒结构包括入线口和第二安装面,入线口设于第二安装面上;第二安装面上凸出有至少三个分散布置的限位凸起;各限位凸起一一对应贯穿各限位孔,且各限位凸起抵触至第一安装面上。本发明的电机包括电器出线装置。本发明的电器包括前述的电机。在限位凸起的支撑下,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间隔距离,避免因出线盒结构与电器壳体过度靠近而造成对密封垫的过度挤压,保证密封垫处于设定的压缩范围,保证密封垫的压缩率处于合理范围内。

    电器出线装置、电机及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040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88078.5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提供的电器出线装置包括电器壳体,还包括密封垫、出线盒结构;电器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出线口;密封垫上设有走线孔和至少三个分散布置的限位孔;出线盒结构包括入线口和第二安装面,入线口设于第二安装面上;第二安装面上凸出有至少三个分散布置的限位凸起;各限位凸起一一对应贯穿各限位孔,且各限位凸起抵触至第一安装面上。本发明的电机包括电器出线装置。本发明的电器包括前述的电机。在限位凸起的支撑下,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间隔距离,避免因出线盒结构与电器壳体过度靠近而造成对密封垫的过度挤压,保证密封垫处于设定的压缩范围,保证密封垫的压缩率处于合理范围内。

    用于出线盒安装的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5704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817949.X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出线盒安装的密封结构,其中,出线盒与电器壳体接触面绕出线口设有密封部,电器壳体设有与所述密封部匹配的密封配合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密封配合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密封胶层。上述用于出线盒安装的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出线盒与电器壳体通过密封胶层接触,接触面不再是平面接触,隔断了浸入介质的浸入路径,提高了密封性。与此同时,本发明还省去了密封垫片或密封圈这类密封元件,避免了这类密封元件的老化问题或装配过程中的遗失问题。另外,本发明密封部与密封配合部之间节省了一个密封元件,并且加工中无需高精度的尺寸、表面平整度以及定位要求,无需二次精加工,降低了制造难度、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