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54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225386.5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249/18 , C10M133/44 , C23F11/04 , C23F11/14 , C10N30/12 , C10N30/06 , C10N3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苯并三氮唑功能化的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润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苯并三氮唑功能化的季铵盐,其阳离子为带有不同烷基链长的苯并三氮唑功能化季铵盐,阴离子为苯并三氮唑。本发明在季铵盐结构中引入苯并三氮唑官能团,所得苯并三氮唑功能化的季铵盐具有优异的成胶性能,可以作为凝胶因子,在传统的离子液体润滑剂中通过超分子自组装,将传统的离子液体润滑剂凝胶化形成稳定的凝胶材料,所述凝胶材料的热稳定性好且摩擦学性能优异,同时防止了传统的离子液体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的爬移和泄露;所述苯并三氮唑功能化的季铵盐还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可以作为缓蚀剂有效阻隔酸性介质对金属材料基底的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22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233352.0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M169/04 , C10N30/06 , C10N30/10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氧化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润滑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包括润滑脂和木质素;所述木质素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含量为1~20%。本发明提供的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对润滑脂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影响不大,并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明显提高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和极压承载能力,尤其是显著提高润滑脂的抗氧化效果,可作为润滑剂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1159037.8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M141/02 , C10N30/06 , C10N3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润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包括纳米颗粒、凝胶因子和基础油;所述纳米颗粒为银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氟化石墨纳米颗粒或碳纳米管纳米颗粒。本发明利用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限域效应”来阻止纳米颗粒的团聚及沉降,解决了纳米颗粒在润滑油中的长期分散稳定性问题;并且纳米颗粒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凝胶的力学性能,还能提高凝胶润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为纳米颗粒在润滑剂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这对机械寿命的延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33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1157376.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271/20 , C07C269/02 , C10M133/22 , C10N30/08 , C10N30/06 , C10N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润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氟功能化凝胶因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氟功能化凝胶因子能够溶解于全氟聚醚润滑油、酯类基础油和有机溶剂中,成胶性能好,能够很好地阻止润滑油的泄露与爬移。本发明提供的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且流变性能好、抗磨减摩性能好,使用本发明的超分子凝胶因子和全氟聚醚润滑油组成超分子凝胶润滑剂,所得润滑剂在真空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辐射性能,能有效地阻止润滑油在真空及辐射环境下的摩擦副表面的爬移与泄露,在航天航空润滑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21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05630.X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刷修饰的透明防雾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雾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聚合物刷修饰的透明防雾贴片,包括透明高分子基膜、位于透明高分子基膜一侧的亲水聚合物刷层和位于透明高分子基膜另一侧的有机粘结剂层;所述亲水聚合物刷层通过光引发的方式接枝生长在透明高分子基膜表面。在本发明中,亲水聚合物刷层通过光引发表面自由基聚合产生,亲水性聚合物刷层与透明高分子基膜通过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其结合强度高,能够避免水化作用下亲水聚合物的流失导致的防雾性能下降问题;接枝的亲水性聚合物刷链段能够快速吸收水雾并水化并形成透明水膜,产生防雾效果,且亲水聚合物刷层具有优异的机械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2792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1050370.6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F9/40 , C07D279/02 , C07C227/08 , C07C229/12 , C07C51/41 , C07C59/105 , C10M137/12 , C10M135/36 , C10M129/36 , C10M133/06 , C10N30/06 , C10N3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功能化的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为水溶性功能化的季铵离子液体,其阳离子为不同烷基链长季铵阳离子,阴离子为乙酰磺酸根、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酸根、水杨酸根、甘氨酸根、D‑葡萄糖酸根、柠檬酸根、二羟基丁二酸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水溶润滑添加剂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22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233352.0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M169/04 , C10N30/06 , C10N30/10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氧化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润滑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包括润滑脂和木质素;所述木质素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含量为1~20%。本发明提供的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对润滑脂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影响不大,并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明显提高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和极压承载能力,尤其是显著提高润滑脂的抗氧化效果,可作为润滑剂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润滑脂木质素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66783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72115.4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F16C33/00 , C10M129/44 , C10M133/16 , C10M133/20 , C10M169/04 , C10N40/0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含浸凝胶润滑剂的自润滑含油轴承,包括多孔质轴承基体和灌注在所述多孔质轴承基体孔隙中的超分子凝胶润滑剂;所述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由凝胶因子和基础润滑剂制备得到。本发明利用超分子凝胶润滑剂代替含油轴承中的传统润滑剂。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摩擦热的作用下,由凝胶态转变为液体,从轴承的孔隙中渗出,起到自润滑作用,且在液体状态下大大提高基础润滑剂的粘度,减少高速运转时含油轴承甩油现象的发生;摩擦结束后,凝胶润滑剂又能再次冷凝并储存在含油轴承的微孔中,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泄露或挥发等带来的损失,提高含油轴承的存油能力。这种新型自润滑含油轴承有望作为某些特殊的润滑部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466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789114.3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F9/54 , C07F9/11 , C07F9/40 , C07C309/17 , C07C303/32 , C07C53/126 , C07C51/41 , C10M137/12 , C10M135/10 , C10M137/04 , C10M129/40 , C10N30/1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油溶性离子液体,该离子液体为磷酸酯功能化季磷、季铵油溶性离子液体,其阳离子为带有磷酸酯官能团的不同烷基链长的季磷或者季铵阳离子,阴离子为二异辛基磷酸根(EDHPA)、异戊二辛酯磺酸根(DOSS)、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根(DDSSP)和月桂酸根(SL)。该离子液体能够有效的降低基础油对金属的腐蚀,抑制积碳的生成,改善润滑油的润滑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740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93997.2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309/14 , C07C303/32 , C10M135/10 , C10N50/10 , C10N3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09/14 , C07C227/18 , C07C303/32 , C10M135/10 , C10M2219/044 , C10N2230/06 , C10N2250/10 , C07C2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性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其通式为,其中,R1代表碳原子数为12到18的烷基;R代表氢、甲基、异丙基、异丁基、苄基或CH3SCH2CH2;X 代表磺酸根;n为3或4。本发明还公开了两性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凝胶润滑剂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两性有机小分子基础油凝胶润滑剂组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以及高的承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