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3634.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nventor: 朱皓泽 , 刘宇 , 何耀明 , 赵旭楠 , 孙永超 , 关克斯 , 高雷 , 曹阳 , 武艳秋 , 孟令卿 , 高时海竞 , 金红洋 , 赵琰 , 王健 , 李昱材 , 史佳琪 , 王东来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多元负荷聚合可调节潜力指数预测方法,属于虚拟电厂多元负荷聚合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虚拟电厂光伏总出力、储电系统荷电状态、电动汽车总充电功率、电熔镁炉总用电功率、电熔镁炉熔池温度、光照强度进行测量,计算出下一时刻各参数的预测值,进而准确预测出下一时刻的虚拟电厂多元负荷聚合可调节潜力指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指数预测值的大小来调整虚拟电厂的光伏出力,从而提升虚拟电厂的光伏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0498.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电热气状态信息传输协同的电网能量扰动抑制方法,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热气能量网络的多源异构状态信息;针对所述多源异构状态信息,采用自适应通信协议转换技术,将异构通信协议动态转换为统一协议格式;针对解耦后的状态信息,采用分布式流计算框架进行并行处理,提升状态信息处理的实时性与可扩展性。本发明采用分布式流计算框架构建高效处理流水线,并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智能分析模型,挖掘多能流耦合关系和演化规律,本发明将各环节数据处理结果融合形成全局状态信息视图,为电网能量扰动抑制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了电热气多能流系统状态信息的高效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118250.1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nventor: 高庆忠 , 何雨桐 , 王亚茹 , 赵涛 , 周航 , 赵琰 , 姜河 , 王东来 , 李昱材 , 叶瀚文 , 白金禹 , 安琦 , 胡宸嘉 , 辛长庆 , 李兆滢 , 姜铭坤 , 魏莫杋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某地区的光伏电站同一时刻的气象数据与历史发电功率数据,补充缺失数据并剔除异常数据;对预测日气象因素与历史发电功率进行分析与量化,采用数据归一化统一修正后的数据的量纲。构建组合SVM模型;构建孤立森林模型。将模型输出的预测功率与理论功率进行对比,当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输出预测结果,当误差不满足要求时,进行迭代修正,直至误差满足要求。将训练集和历史功率的测试集输入发电预测模型,得到预测功率。本发明能够减小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在有效提高光伏发电利用率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15543.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2 , G06F18/213 , G06Q50/06 , G06F18/15 , G06F18/233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电动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应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类;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进一步处理挖掘负荷数据相似度,取按相关度排序的前n项历史负荷数据,根据时间顺序建立新的历史负荷数据序列;利用根据时间顺序建立新的历史负荷数据序列作为训练集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电动车充电负荷预测。系统包括:历史负荷数据分类模块、历史负荷数据序列生成模块和电动车充电负荷预测模块。优点是:提高日常电动车充电负荷预测精度,简化输入,使得挖掘的数据序列与预报日间存在相似的负荷特征,能更准确地反映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26574.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新能源电源出力波动抑制成本变化指数预测方法,首先定义tn时刻新能源电源出力波动抑制成本变化指数;测量电池储能设备和新能源电源实时状态数据,并建立实时状态数据时间序列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计算n个固定时间间隔的时刻对应的影响因子和这n个固定时间间隔的时刻各项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各项数据归一化值;计算未来下一时刻tn+1新能源电源出力波动抑制成本变化指数预测值,从而判断下一时刻新能源电源出力波动抑制成本变化情况,进而合理调节新能源电场站的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6091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382335.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领域,主要包括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异质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泡沫镍预处理,将硝酸镍、硝酸钴,氟化铵,尿素溶入水中制备前驱体;接着将硝酸钴,钼酸钠,氟化铵,尿素溶入50ml水中;然后将上述溶液和前驱体转入反应釜中得到制备的电极材料。解决材料的结构不稳定,尺寸均一,合成方法无法精确控制,导电性能不好,与集流体接触性不好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075348.3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变异人工鱼群的风电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风电储能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获取各蓄电池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依据获取的状态信息,引入复数,赋予人工鱼信息,建立人工鱼群,建立公告板;人工鱼群产生变异开始迭代;人工鱼群基于自身感知和环境反馈选择相应行为;记录每条人工鱼位置,更新公告板;系统根据检测点充满能量数之和是否达到设定的最高食物浓度或最低食物浓度,从而进行放电或者充能;系统检测点充满能量点数之和回到最高食物浓度设定以下时,重新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输出系统运行结果。本发明引入变异鱼的概念,将变异人工鱼群算法与风机储能系统补偿相结合对风电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209461.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Inventor: 王健 , 宋世巍 , 金家丞 , 李昱材 , 柯昀洁 , 李兆滢 , 白金禹 , 姜铭坤 , 辛长庆 , 赵琰 , 张东 , 林盛 , 王晗 , 郭瑞 , 王东来 , 姜河 , 许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神经网络预测光伏短期发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方法对影响的光伏发电因素(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气压以及PM10)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主要影响的光伏发电因素作为神经网络输入;运用经验方法确定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的层数以及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选取预测模型的输出值与实际值误差的平方和作为粒子群适应度函数,基于构建的适应度函数,改进粒子群中的惯性权重、认知学习因子、社会学习因子。将改进粒子群优化的参数结果作为神经网络初始参数对光伏短期发电量进行预测。该算法避免在优化神经网络参数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提高粒子群的收敛速度,最终,提高了短期光伏发电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60438.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考虑多时间尺度的多能源系统能量耦合程度指数计算方法,首先采集多能源耦合系统中发电设备的相关参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归一化处理后的参数数据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耦合因子,根据耦合因子确定多能源系统耦合程度指数ζ,根据耦合程度指数ζ判断多能源耦合系统源荷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本发明简化了多能源耦合系统是否处于能量平衡状态的判断过程,避免了复杂的不同时间尺度下源荷状态平衡稳定调控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6666.7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储能容量与时间尺度协同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首先对电、热、气等多种能量储能设备在不同时间下状态参数进行监测,然后分析电、热、气储能设备充放能特性,通过表征值来表示某一时刻电、气、热储能设备存储或释放能量的多少,最后根据系统能量平衡判定因子来判断多源系统的稳定性,协调电、热、气储能设备充放能时间以及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多源系统能量波动最小化,满足系统供需能量平衡;本发明针对多能源系统在某一时刻供需不平衡导致失稳时,基于储能融合与时间尺度的协同控制来协调电、热、气储能设备的出力,有效抑制了系统能量波动,保证了系统能量供需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