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基础地形匹配的土石坝有限元计算三维网格生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67963.1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基础地形匹配的土石坝有限元计算三维网格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平推土石坝的最大断面二维有限元网格至各个横断面,并对所有节点进行相邻断面间连接生成三维有限元初始网格,重绘所有横断面地面线得到地形三角网,利用地形三角网判断所有三维节点的地形上下性,并筛选出三维待切割网格,随后将其统一处理为三棱柱网格,并赋予前后断面二维网格的地形切割等级,最后将所有待切割的三棱柱网格嵌套三维切割网格模型,利用虚拟切割节点滑动法,得到匹配地形的切割后三维网格。本发明利用提出的虚拟切割节点滑动法,覆盖所有三维网格的切割情况,将土石坝底部三维网格切割后更好的匹配地形,间接提高土石坝有限元分析计算的精度。

    材料精细化裂纹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596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1484351.6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精细化裂纹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得材料的相关力学参数;根据实际所要模拟的物体的真实情况进行建模,并将步骤1得到的参数代入到建立的模型中;建立相场模型在复杂破坏模式下的断裂理论以使得相场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多种破坏模式的断裂情况;建立精细化过程理论,以能够精确模拟裂纹路径与扩展过程;对模型施加实际的荷载过程;根据上述建立的理论对模型的开裂过程进行求解。本发明可以隐式地得到模拟对象在各种外力条件下的开裂破坏过程,无需增加额外的判断准则,可以对材料在一定环境下是否开裂、开裂后如何止裂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并解决传统方法只能进行裂纹拟合而非裂纹预测的难题,以及模拟的裂纹过于粗糙的问题。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灰度图像增强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720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277440.6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灰度图像增强方法及设备,包括:S1:定义图像转换函数,输入的灰度图像将通过图像转换函数进行增强;S2:通过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确定图像转换函数中的参数数值,在保障图像信息量的情况下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轮廓;S3:根据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确定的参数数值,通过图像转换函数输出增强后的灰度图像。本发明通过在构建图像转换函数时考虑图像的局部信息,改进了传统图像增强中仅考虑图像全局信息的不足,在不损失图像信息量的情况下强化图像轮廓,实现了对求解空间全局搜索与局部挖掘的自适应平衡,不仅规避了人力调整参数的盲目性,还能够保证算法处于稳定的搜索状态,且求解效率更高。

    大坝异常诊断与缺损补全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67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29527.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异常诊断与缺损补全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堆石坝变形序列的时序依赖性和测点之间的协同相关性,建立时空融合预测模型并进行训练;将最新实测数据作为测试段数据,以在训练时的测点序列作为训练段数据,判断训练段与测试段的残差序列值是否服从相同的分布,以此判断测试段序列中是否存在异常测点或数据缺失测点;以检测到的异常测点和数据缺失测点作为待补全测点,同时将其他测点变形序列、待补全测点环境因子并为输入特征,输入到时空融合预测模型中进行预测获得待补全测点的序列值。本发明提高了异常测点检测的精度,并将其他点变形和目标点环境因子为基础的两种补全思路有机结合,同时实现了多测点多缺损段的补全。

    一种二次曲线型拱坝自动化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95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37043.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曲线型拱坝自动化建模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拓扑分析使用多个设计参数二次曲线拱坝体形进行描述并进行几何可行性验证,基于三维建模软件中使用脚本语言实现坝体、孔口、分缝以及真实地形地质条件全自动化建模。本方法的创新点在于,相比现有自动化建模方法,首次将孔口、分缝等细部结构以及真实地形地质条件纳入自动化建模过程中,建立起了拱坝‑地基整体模型。工程实践表明本方法兼具准确性、稳定性与高效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一种抑制化学收缩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19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008664.1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化学收缩的碱激发胶凝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垃圾焚烧底灰30~40份;贝壳灰10~16份;熟石膏10~14份;复合碱激发剂14~18份;秸秆灰4~6份;聚合物乳液4~6份;羟基化纳米氧化镁0.2~0.3份;分散剂0.4~0.6份;减水剂0.2~0.3份;水10~18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化学收缩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具有抑制化学收缩效果好、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高、凝结时间短、能够实现常温化制备及养护的优势。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垃圾焚烧底灰,不仅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量,而且制得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在隧道衬砌、防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一种颗粒材料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94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2794.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材料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方法与装置,属于颗粒物质力学研究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颗粒材料剪切过程中每个剪切步颗粒材料的颗粒信息;根据每个剪切步颗粒材料的颗粒信息构建对应的每个剪切步的颗粒接触网络;改变接触力临界值,识别颗粒接触网络中不同接触力临界值下接触团簇与接触环的数目,根据接触团簇与接触环的数目,构建演化曲线,其中接触团簇为局部节点通过连边形成的最大连通集合,接触环为局部节点形成的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根据演化曲线,确定每个剪切步对应的强弱接触体系划分阈值;根据每个剪切步对应的强弱接触体系划分阈值,获得整体强弱接触体系的动态划分阈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