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30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2898.4

    申请日:201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在井筒单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形成好氧1区和好氧2区。改进污泥回流位置,通过回流泵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厌氧区。在隔板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满足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井底形成沉淀区,增设重力排泥管,即可起到好氧1区和好氧2区的中间沉淀池作用。运行期间混合液以推流式前进,两侧水位的高度差使得水体流动,厌氧区、缺氧区、好氧1区和好氧2区集于井筒,更好的发挥深井曝气及A2O2工艺综合优势。本发明能有效处理高分子有机废水及其他不同性质废水,占地极小,合理利用矿区废井筒将会大大降低基建投资。

    一种李氏禾快速繁殖方法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0333.8

    申请日:201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李氏禾快速繁殖方法。选取具有多个节点的李氏禾植株,于第二个节点处,剪取李氏禾茎尖,节点末端保留1.0-1.5cm茎段,刀片沿周破坏节点表皮,暴露形成层;将李氏禾的末端节点浸于5mg/L萘乙酸溶液中置于黑暗人工气候箱,6小时后,用蒸馏水将李氏禾末端的萘乙酸溶液清洗干净,于改良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培养环境为:光照强度2000LX,相对湿度70-80%,白天15h/d,温度25±1℃,夜间9h/d,温度20±1℃;经7-10天培养,节点处便生根并长出幼苗,将生根的李氏禾移栽至土壤中于自然环境下栽培,浇水,使育苗基质保持湿润。本发明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廉,为快速获得铬污染土壤或水体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新的途径。

    一种水处理回用装置
    7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82618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482144.6

    申请日:2013-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处理系统包括井体和沉淀池两部分,井体包括井筒和向下曝气头及推流搅拌器,井筒内部用隔板分两侧,一侧厌氧区,顶部设进水管;另一侧上部为好氧区,下部为缺氧区,内部安装向下曝气头和推流搅拌器;井筒上部外围设沉淀池、污泥回流孔和出水孔,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提升泵流入集水池,集水池的水在重力流作用下完成厕所冲洗,然后流经化粪池,经过格栅溢流进入调节池进行预处理后,再次进入处理系统,最终实现了黑水的处理与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的优点。

    利用空气供氧的糖蜜酒精废水微氧生物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12432U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20164759.8

    申请日:2009-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空气供氧的糖蜜酒精废水微氧生物处理装置。建立一个微氧反应器,将反应器的出水先储存在回流桶中,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仪监测回流桶内液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并自动控制鼓风机向回流桶内鼓进空气,再将曝气后的液体回流至反应器内部,控制反应器内部的氧化还原电位,形成微氧环境。在反应器内加入经过驯化的富含硫酸盐还原菌、无色硫细菌和产甲烷菌的活性污泥,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将糖蜜酒精废水中的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同时,无色硫细菌将硫化物氧化成单质硫,降低硫化物对产甲烷菌的抑制,在一个反应装置中同时实现硫酸盐还原、硫化物氧化和产甲烷过程,实现糖蜜酒精废水的高效处理。

    搅拌式温度反馈好厌氧污泥垃圾堆肥制复合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5949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20164284.9

    申请日:2013-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Y02W30/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式温度反馈好厌氧污泥垃圾堆肥制复合肥装置。该装置由堆肥罐和温度反馈调节系统组成,堆肥罐顶部包括集气罩和集水槽,集水槽外侧设有放水口,集水槽下面装有法兰垫,堆肥罐外侧上部设有进料口,堆肥罐外侧下部设有出料口,堆肥罐内侧设有溶解氧探头和温度探头,堆肥罐中央轴线位置安装有连接双向电动机螺旋推进装置,堆肥罐内腔底部安装支架,支架上放置填料,填料上方设置隔离网;温度反馈调节系统包括曝气装置和热水循环设备,通过控制曝气装置和热水循环设备实现堆肥的好氧、厌氧交替运行。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便捷、高效、环境友好,为垃圾污泥及有机物的堆肥制肥提供实用便捷性。

    一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872528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745320.9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装置。由四个区组成,1区即进水区,2区和3区之间有第一隔板,3区和4区之间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未露出水面,第二隔板露出了水面;2区的上下分别有第二取样点和第一取样点,3区下部有第三取样点,4区上部有第四取样点;4区上部有出水管,4区下部有放空管;1区全部为砾石;2区、3区和4区均以土壤和砾石为基质,下层基质为砾石,上层基质为土壤,砾石与土壤的体积比为1:3,土壤上为湿地植物,土壤中施加腐植酸。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能有效解决目前人工湿地存在的处理较高浓度铬废水效果不够理想、长期运行效果难以保证等缺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尾矿砂淋溶模拟装置
    7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31223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438820.9

    申请日:2015-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矿砂淋溶模拟装置。包括进水箱、软管、多管道蠕动泵、带圆孔的支架、淋溶柱、淋出液收集瓶和固定夹。淋溶柱包括PVC管、阀门、320目滤布和滤网,PVC管上端为进水口,接进水软管;下端作为出水口,接阀门;PVC管内装入尾矿砂,在尾矿砂顶部为320目滤布,阀门上方管内为滤网。进水箱和多管道蠕动泵通过软管相连,置于带圆孔的支架上方,淋溶柱固定在带圆孔的支架中间,软管由多管道蠕动泵另一侧伸出由固定夹固定在淋溶柱上方,淋溶柱下方放置淋出液收集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水量和水流速度可调控,淋溶模拟误差小;使用数字型蠕动泵可精确流量,淋溶柱顶端滤布减小淋溶时的误差;淋出液可回收。

    一种完全自回流井式AAO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256033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23016.X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完全自回流井式AA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井体和二次沉淀池;井体包括井筒和互逆曝气系统,井筒外壁为防渗墙,井筒内部空间用隔板分成空间比例为1:4的两侧,一侧为厌氧区,其顶部设进水管,井筒底部为设有重力排泥管的中间沉淀区;另一侧安装互逆曝气系统,互逆曝气系统包括向上曝气头、向下曝气头和曝气装置,以上曝气头为界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体积比为1:1:3;井筒上部外围设有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孔和出水孔,二次沉淀池外围设有溢水堰和集水槽,集水槽底部设置出水管,二次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本实用新型装置构造简单,降低基建和运行成本,达到环保、节能、高效的水处理效果。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49968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104557.6

    申请日:2012-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在井筒单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形成好氧1区和好氧2区。改进污泥回流位置,通过回流泵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厌氧区。在中间隔板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满足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井底形成沉淀区,增设重力排泥管,即可起到好氧1区、好氧2区的中间沉淀池作用。运行期间混合液以推流式前进,两侧水位的高度差使得水体流动,厌氧区、缺氧区、好氧1区和好氧2区集于井筒,更好的发挥深井曝气及A2O2工艺综合优势。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处理高分子有机废水及其他不同性质废水,占地极小,基本实现无动力操作,大大降低水处理成本。

    一种厌氧型渗滤液零排放回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046971U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20112246.X

    申请日:2011-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型渗滤液零排放回灌装置。将新鲜垃圾厌氧反应器(1)与矿化垃圾自然通风反应器(2)串联,新鲜垃圾厌氧反应器(1)上部和下部为砾石层(3),底部出水阀门常关(5),顶部盖子水封(6),中间为新鲜垃圾(4);矿化垃圾自然通风反应器(2)内部设置中央通风管(8),下部为砾石层(3),底部出水阀门常开(10),上部为布水层(9),中间为矿化垃圾(7)。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加速新鲜垃圾的稳定化,缩短渗滤液的处理周期,改善渗滤液水质,实现渗滤液零排放,减少回灌过程中的动力消耗。根据计算,渗滤液COD浓度要降到三级标准1000mg/L,只需要2.2年。渗滤液的削减量高达98.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