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60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49947.9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流阀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GCT换流阀,包括阀层、顶部屏蔽罩,以及底部屏蔽罩,所述阀层至少为两层,且呈上下层叠布置,所述顶部屏蔽罩位于最上层所述阀层顶端,所述底部屏蔽罩位于最下层所述阀层的底端,下层所述阀层悬吊连接在上层所述阀层的底端本换流阀整体性强,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各个阀层之间采用柔性绝缘子串联,使其整体抗震性能和稳定性明显提高;各个阀层作为单独的单元,采用开放式的方式组装而成,方便各个阀层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增加换流阀的适用范围。另外,本换流阀采用悬吊结构,相较于混合型可控换相换流阀装置,在应用于高压场合时能够有效地缩小整个换流阀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3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3908.X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架空输电线路融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融冰装置磁环,包括,夹板,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夹板内部的铁芯件用于调节电气参数,所述夹板两端安装有为铁芯件供电的导电排体;所述铁芯件包括两个对称贴合设置的铁芯本体,将两个所述铁芯件套设连接的连接抱箍,所述连接抱箍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融冰装置磁环的设计允许灵活调整电气参数,提供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并且通过使用绝缘材料提高了安全性,在融冰装置中应用这种融冰装置磁环可以替代传统的电抗器,这样不仅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还有助于降低成本;通过拉力件,可以确保连接螺栓对每个连接抱箍施加相同的压力,从而使铁芯本体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4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65556.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35 , H01M10/633 , H01M10/62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63 , H01M10/6569 , H01M10/6554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系统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循环回路储能冷水机及热管理控制方法,其中,双循环回路储能冷水机适用于液冷电池包及液冷储能变流器PCS降温冷却,包括电池侧压缩机制冷回路及PCS侧水风换热冷却回路,两回路可以单独动作也可并行动作实现降温冷却。其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运行状态;获取电芯温度、供水温度;根据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电芯温度、供水温度,判断PCS侧回路及电池侧回路是否投入使用。本发明能克服储能液冷柜能耗高、电池侧循环冷却系统与PCS侧循环冷却系统无法彻底解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20380.2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静止变频器的晶闸管模组,属于电气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进线铜排和若干串并联的模组单元;所述模组单元包括共极散热器、单相散热器和晶闸管;所述共极散热器相对设于单相散热器的两侧,所述晶闸管位于共极散热器和单相散热器之间,所述共极散热器的一侧设有用于走线的钣金件;所述进线铜排设于模组单元远离钣金件的一侧,且位于共极散热器之间。本发明将机、网桥柜核心功率器件集成在一个晶闸管模组中,大大缩小体积;通过共极散热器节省大量的铜排连接,整个模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2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78031.3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集成低碳型的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包括,泡沫液供给组件、水路供给组件、气体供给组件、灭火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泡沫液供给组件包括:泡沫液罐、泡沫液泵和调节阀,所述泡沫液罐的出口与泡沫液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泡沫液泵的出口与第一调节阀的一端的阀口相连通。该高集成低碳型的固定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的设置,实现压缩空气泡沫比例的精准控制,使系统适用不同场景,泡沫液泵采用立式泵型式,泡沫液流量控制采用变频加电动调节阀控制,水泵采用立式泵型式,与泡沫液泵一起集成到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本体中,大大的节省了系统布局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1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44369.X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的补水系统,包括水箱和消防补水管网,水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通过供水管路与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中并联的两个供水泵连接,两个所述的供水管路之间连接有旁通管路Ⅰ,所述旁通管路Ⅰ上安装有旁通阀Ⅰ;消防补水管网分出两个补水支路Ⅰ,且两个补水支路Ⅰ分别与两个水箱对应连接,以向两个水箱补水。本发明能够避免出现供水不可控而导致的供水不足或供水过量的问题,并以多种补水方式和路径,保证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其消防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44633.7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网型冷却系统流量延时测试方法,以构网型SVG所配套的冷却系统为载体,并在构网型SVG阀组结温承受低流量能力范围内,对冷却系统中两个泵的切泵启泵时间、原泵重叠时间,以及流量跌落建立时间进行测试,以获得流量延时时间。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构网型SVG系统在最苛刻工况下冷却介质低流量所需时间,以设置流量延时,使得切泵等单一故障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结合构网型SVG阀组中功率模块的耐受能力,保证阀组器件不会短时间因低流量而影响其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743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81718.8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机架,其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机架底框、自机架底框顶部端面凸起的左立柱、自机架底框顶部端面凸起的右立柱、连接左立柱与右立柱的连接板和自机架底框顶部端面凸起的装置门固定立柱,以及;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自机架底框顶部端面凸起的底端横梁组件、连接左立柱与右立柱的顶端横梁组件、线槽连接板、自机架底框顶部端面凸起的固定立柱和型连接板,本装置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9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83270.4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C02F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离子罐及其树脂更换方法,离子罐包括罐体、进口组件以及出口组件,所述进口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罐体上部的上封头、位于所述上封头一侧的进水管以及位于所述上封头上部的排气阀,所述上封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进水管、排气阀连接,所述罐体与上封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封头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进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出口组件设于所述罐体底端。本发明的去离子罐各零件之间采用可拆卸结构连接,拆装方便,极大地减少了人力和时间,并且树脂排放管安装在下封头的底部,可以保障排尽去离子罐内部全部的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7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85237.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系统渗漏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液位值变化数据,并构造尺度函数;利用小波变换将所述液位值变化数据分解为低阶高频分量和低阶低频分量;使用低阶低频分量重构高阶尺度函数;根据所述高阶尺度函数获取液位变化的趋势曲线,根据所述液位变化的趋势曲线监测是否渗漏。本发明通过小波变换方法可以滤除受温度影响造成的液位波动,从而得到液位变化的趋势数据,能够有效准确地判定阀冷系统的渗漏情况,并且可以弥补现有技术在阀冷监测手段上的不足,提高阀冷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